前些日子,胡歌因在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暂别娱乐圈,走向学习深造之路而被广大网友称赞,并表示:我们等待更优秀的胡歌回来。 谁能想到,曾经死里逃生的胡歌,现在不仅是保障收视的演技派,更是拥有正能量的优质偶像。 这个世界,是不会亏待坚持学习的人的,就像胡歌一样。 在精读读友会,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有着各自的学习方法,但都不约而同的坚持每天学习精读的成长日课,日复一日。 于是,为增加读友之间的互助性思考,有效学习,精读君举办了《成长日课学习讨论会》,邀请了三位会员探讨学习心得,并提出对任何学习都有所帮助的建议,下面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 学习成长日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精读君:阅读成长日课这3个月,在认知、行动、习惯三个方面,分别有什么变化? 七月流火:这三个月确实感觉到自己有了明显的成长。觉得比以前更成熟一些,更多了解自己一些,能看懂的东西又多了一些,感觉时间更紧张了一些。 ①在认知上:对自我的认知有了提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以自己为圆心的圆。找不到圆心,只有半径画不了圆,只有圆心不想着增加半径也就成不了大圆。 ②在行动上:因为明确了方向并制定了计划,所以感觉一直在前进。知道还有这个事之后还有别的事要做,所以行动力更加高效。还在不断努力抵御懒惰懈怠中。 ③在习惯上:有了事前先过一遍脑的、提前做准备的习惯,还有积极思考解决办法的习惯等等。说到这里应该表扬自己一下。 Demi 贞子:我是1月4号开始日课打卡的,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确实像日课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来更新自己。 ①在认知上:对自己成长努力方向有了新的认知,由被动学习者逐步向主动学习者转变,能够开始接触学习以前自己不感兴趣或者很排斥的,比如写作。 ②在行动上:因为有了方向,制定了目标,也一直鼓励自己践行计划。与人沟通时,也能够运用同理心换位思考。 ③在习惯上:能够有更好的自控力,能够把爱看电视剧的习惯替换为偶尔看优质电影和益智综艺,并自己写出一定感悟;能够坚持早起,起来就先看日课,如果不能及时评论,就找碎片时间或者睡前补上;有了记账习惯。 邱少:首先,很开心看到她们带来这么多认知、行动和习惯的变化。其实,对于大众的我们来说,成长日课,这种概念性的“精读”是再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毕竟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存在很多不全、谬误或缺陷的认知。 结合个体,我一直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人是不完美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我们能做的是: ①在认知上:复杂混沌的变得简单清楚;从零散到系统,从单点到点点成线,逐渐成面的体系。 ②在行动上:从散射到专注聚焦,从宅男埋头苦读到走出去知行合一。 ③在习惯上:从拖延到马上就做,从急躁到慢下来再抉择。 【二】 如何正确使用成长日课? 精读君:学习成长日课,为增强理解、促进行动,你阅读时、阅读后两个阶段,一般是怎么做的? 七月流火:精读团队的成长日课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从一开始让我们了解,成长,到现在的行动,反馈,内容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吸收、互助、尝试、输出。我提供一下我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①阅读前,我通常会把手机关静音,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把思考题抄下来,阅读时带着问题会做重点框架图。 ②阅读后,实在难理解或没有经验的概念会放一放,看看别人的回答,去搜索引擎找相关资料,或者搜一下相关书籍,列入书单。不管概念多没办法写,自己也一定要动笔写,精读说的,写就对了。过段时间会发现,那个时候难住自己的问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解决了。 Demi 贞子:其实我和七月的方法很像。 阅读时,为了增进理解,会用到日课中的金字塔、图解法、归纳法边思考边总结,遇到实在不懂得会百度查阅加深理解,或者直接用日课的链接对之前日课进行重温,看看别的评论,启发后再进行评论。 阅读后,会日常工作生活中想一想今天的日课概念,并努力实践,睡前还会再看一遍,看一遍别的朋友的评论,互助思考。或者和别的会员朋友讨论日课内容,加深理解。有时候确实理解不了,就放一放,先简单评论目前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 邱少:谈到日课的学习,这里不得不提下咱们大精读成长日课的书写模式,我的总结是:通过一则材料的启发引入关键词,再围绕某个关键词,依次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带着问题去阅读,是我一直以来的阅读习惯。 看到成长日课里的每一个关键词,我不会着急点进去,先给自己5到10分钟思考3个问题:
聪明的精读读友们,不难发现,这3个问题,是受上面精读日课的书写模式的启发!带着这些问题,开启精读精心准备的”日课大餐”,这是阅读前的准备,我叫ta“让子弹飞一会”。 至于阅读时,像上面我提到的把复杂的东西清晰化:对每个陈述的点都get下,仔细品味下日课中每一道菜,好好咀嚼下自己印象深刻的那几道。 阅读后的思考和评论至关重要,本质上是更新自己认知!好好的把品尝大餐的感受表达出来,毕竟时光易逝,有爱不等待,一定要说(写)出来,这一直是人该有的积极态度。 所以,写日课评论是必须要做的事!这也是精读的一种理念:输出倒逼输入。把自己要表达的点清晰简单化,再把认知内容系统化,剩下的就交给写了。 精读君:成长日课评论,在针对议题、逻辑结构、表达方式、字数控制等方面,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七月流火:关于我的评论写法如下: 议题:回答思考题部分,我一般都是针对议题。另外评论的小段就是引申出来的一些想法,所以评论一般分两次写。 逻辑结构:我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从大到小,或者回答思考题加上总结或感想,一般写三条。 表达方式:我喜欢积极的寻找每节日课的优点,不喜欢找不足,所以我的表达方式也是以积极思维为主。语言表达上我更喜欢简洁诙谐的语言。 字数控制:字数一般就在150到300左右,太少的话说不完整我的想法,太多的话不方便读友的观看。我希望以后尽量控制在150到200。评论就是要简短有力,加油! Demi 贞子:在写法上,自己没有严格控制字数: ①自己最开始只是有感而发,没有逻辑性,想的是写就对了。现在逐渐开始养成句首写出中心意思,然后举出几个论据或者举例说明的习惯。 ②对日课内自己不是很理解的关键词,就先记录下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去加深理解,并简单分析。 ③直接回答思考题,或者根据日课中提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思考回答。 ④对其他会员朋友的评论,比较赞同或反对的,也会进行评论互动。 其实评论的方法是由最开始的随性,到针对提问回答思考题。日课需要大家互助思考,共同进步。 邱少:我是一个喜欢抽丝的人。简单说,就是把一篇文章用简单的话概括下。对于精读的每一个议题,我喜欢的做法是探究ta的本质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来比喻ta。 结构化和表达方式,我喜欢的做法3点法:凡事分3点来回答是我理解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这么理解、我怎样做的”。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阅读前要思考的3个问题。 除了结合自身情况思考,我常常还会针对文中感兴趣的点,展开想象和发散。像日课《兴趣》里只提了一句某个观点: 度过生存期,才能谈兴趣和理想。当时我脑里就有了一个画面: 星爷的《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告别的那一幕——他好像一只狗,然后就是各种过往生活的脑海里剪影。 至于字数,我常常并没有考虑这个,思维的缰绳一旦甩开,我一般不会轻易收,让它去它该去的地方就行。 【三】 学习成长日课,从来都不简单 精读君:学习成长日课,你遇到了哪些难点,分别是怎么处理的? 七月流火:我目前遇到的难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难点:坚持。因为不间断地每天都评论,所以有的时候特别想停下一次。 应对方法:重要的东西都不能停,比如呼吸,肺说累了,停两秒再呼吸吧,可以吗?养成习惯,到时候不学习、评论一下都难受。 ②难点:复习。每天学习,但是不能保证不忘记之前学的。但是刚开始没有意识到复习的作用,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天以后了。日课学了一大堆,怎么安排复习都坚持不久。 应对方法:每天复习前一课,每天从头复习一课。当然,该方法还有待提升。 ③难点:无聊又很难的陌生概念。我以前只看小说,尤其是大仲马的书,故事性强,看的津津有味。但是日课的概念无聊难懂又陌生,很难学进去。 应对方法:首先,还是养成习惯。然后,确定内心是真正想自我成长。最后,想象一下我是今天日课的写稿人,学习都这么困难,总结精简出这些信息该是什么难度。找一下跟别人的差距,这样就能静下心来学习了。 ④难点:交流。虽然可以评论交流,但自我性较高,很少能跟别人互助思考,不知不觉中还错过很多知识点。 应对方法:主动找人交流,多把自己的想法输出,多参加精读团队的活动。 关于学习,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大家也不要放弃寻找适合的解决问题方法,继续摸索吧,我想在某个时候总会顿悟的。 Demi 贞子: ①难理解:有时候,遇到有些日课看了好几遍思考了很多还是写不出来的时候,就会有点懊恼,觉得花费了很多时间,有点灰心。 不过会暗示自己,日课不能囫囵吞枣,接受不理解日课的自己,记住这节日课,学后面的时候定时进行重温。然后就会缓一缓,看看日常工作给自己有没有一定启发,然后抽出碎片时间,看看别的会员朋友的评论再进行评论,或者重温之前的日课进行评论。 遇到不确定因素,不能及时回复日课时,会给自己一个缓冲段,在另一段时间抽时间把他补回来。 ②怎样通过日课学以致用,才是最难的。因为理解不深,所以输出很浅。 低质量的输出证明没有优质的输入,所以我会多思考,多花时间来学习日课,并通过日课概念寻找自己觉得与日课有关的书籍辅助学习,所以有这么一说:少读,多思。 其实学习日课主要是自律和坚持。 邱少:带着问题阅读,像打有准备的仗一样,多少有点把握和侧重。关于阅读日课,认知方面还没碰到什么难点,我本身喜欢新鲜的事物,也热爱不同的体验。 再者,精读文章从What 、Why 和 How这3个方面已经剖析的很到位,文章本身自带易懂易理解的特质,议题的理解相对我个人而言多少是轻松的。 要说难点,就是坚持读和把读的东西内化后转化为行动,也就是知行合一!这点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刻意练习才行。 精读君:对于后续加入精读读友会的会员,关于日课阅读顺序、阅读篇数、阅读方法、如何坚持等,你有什么建议? 七月流火: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是在精读团队开始发布成长日课之前加入的精读。这样省去了好多困扰,我想,要是我突然加入进来发现成长日课已经九十多节了,心里就会打退堂鼓,找各种借口拖延。 所以,对于新加入的会员朋友,我有几点建议: 阅读顺序:从头开始。因为精读编排的日课是有计划的有规律性的,如果前面不看,后续有的看不明白,会感觉难,不容易坚持。 阅读篇数:我现在就是一天一篇,复习一篇这样的速度。看您自己的情况,如果一天一篇刚刚好的话也不要着急,学习就是自己静下心来认识自己认识事物的过程。但是不建议跳读。 阅读方法:先读懂思考题目,不懂的概念要想办法弄明白。抄写思考题,并从思考题入手,写出答题思路和大纲。写一篇草稿,修改订正一下,发表到日课评论。 如何坚持:只要养成习惯,就不需要刻意坚持。如果没有养成习惯,就想想自己想要成长的理由是不是那么坚定。 Demi 贞子:我有个建议就是早起、睡前 学日课,因为早起比较安静,思考问题也比较深入,顺便还可以培养早睡早起习惯,睡前也一样,因为这个习惯,还替换了自己以前一直爱看电视的坏习惯。 邱少:其实,就成长日课而言,我也是后续加入的。因为之前并没有太关注这个(请原谅一个粗心男人不经意的与日课一次次擦肩而过),后来偶尔读到一篇,觉得很好!尝到甜头后,就一直在坚持读。 阅读不要什么顺序,时间充裕,最好全部读了,别忘了这是精读团队每天精心准备的大餐,最重要的是吃多了不会胖,只会让自己看起来由内而外的迷人。建议的话,坚持读后写,哪怕是把文章中的亮点内容摘抄一遍,也是一种收获! 日课每一天的内容都会让我们产生新的不同认知,这就是日课的精华所在。 以上就是三位读友在学习讨论会上的分享。活到老,学到老。人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变得有趣、有活力。坚持学习,总不会被亏待。 |
|
来自: 漩涡yoxvfc03f6 >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