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十里桃花,来中大赏百里杜鹃!

 学海长流 2017-03-11

旧地重游六十秋,

杜鹃花发满山头。

昔日同游半作古,

洱海驱舟吊故友。



这是1999年,张宏达先生重游1939年7月毕业实习时曾经考察过的大理点苍山杜鹃花林,回顾旧事,感慨万千,所做的《忆旧游》。


阳春三月,杜鹃花开,虽到不了大理的杜鹃花林,你可知在这中大校园,也有一片杜鹃第次盛开,漫山红遍。    


杜鹃花的

植物分类学地位


杜鹃花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杜鹃花科杜鹃花亚科杜鹃属下所有植物的统称,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杜鹃花科是一个庞大的科,约有75属1350余种,中国有分布的种类超过所有种的一半。蓝莓、越橘、蔓越莓等等都来自杜鹃花科,属于越橘属(Vaccinium),但除此之外很多杜鹃花科植物皆有毒的,不可食用。

 

而杜鹃属(Rhododendron)又是杜鹃花科里最大的属,有大约960余种,中国有分布的该属植物多达590余种,是中国种子植物最大的属。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是杜鹃属植物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因此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种类丰富的杜鹃。



中国的杜鹃花


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湖北大别山下的麻城、武汉市黄陂区等地,盛产杜鹃花,大多俗称为映山红。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杜鹃花炒蛋,是云南的一道家常菜肴。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衣食无忧。


可是,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终日醉生梦死,嫖赌逍遥,纵情享乐,有时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


当时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是一个非常负责而勤勉的君王。看到人们乐而忘忧, 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


可如此年复一年人们竟习惯了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


杜宇积劳成疾,最终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他们把那小鸟叫杜鹃鸟,把那鲜血化成的花呼作杜鹃花。



红色之树


杜鹃花的英文名是Rhododendron,源于希腊语。


据文献记载,这一词最早出自基督教初期罗马的以为博物学家,在希腊语中Rhodo意为玫瑰(红色)dendron意为树,这为博物学家当初是用这意为玫瑰树(红色之树)的希腊语来描述一种红色夹竹桃。


1576年,一位法国人也用来描述夹竹桃。


1629年,另一位法国人第一次在著作中将RH用来描述杜鹃花,并将杜鹃花作为植物园中的装饰种向世人推荐。


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被称为阿尔卑斯山高山玫瑰的植物种类实际是原产于当地的高山玫瑰杜鹃:Rhododendron ferrugineum,如今当地人仍然习惯称杜鹃花为高山玫瑰,Rhododendron作为属名沿用至今。


杜鹃花的特征


杜鹃属灌木或乔木,叶常绿或落叶、半落叶;花显著,形小至大,稀单花,通常顶生,花萼宿存;花冠管状整齐或略两则对称,花药无附属物,花柱细长宿存。蒴果果瓣木质,种子纺锤形。

常见的园林种——锦绣杜鹃

解剖后的杜鹃花

杜鹃花种子


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杜鹃的园艺品种在花瓣数量、颜色、花季、株高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了更多美丽,便于观赏的后代。



中大的杜鹃花


春访南粤,藏身中山大学康乐园内的杜鹃花已经悄然绽放。


1948年,时任岭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亲自栽种了第一批红杜鹃。时光荏苒,数十年后的今日,已有300多丛白色、宫粉、大红、深红和紫色的杜鹃遍布康乐园。百花开放时置身花丛中,蝶飞蜂舞,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生长于马丁堂—格兰堂(大钟楼)间斜坡的红杜鹃以及环绕廖承志像旁的宫粉杜鹃尤为可观。

校园内的红杜鹃和粉宫杜鹃


中山大学图书馆还将杜鹃花定为图书馆的馆花


春光三月里,同学好友在清晨去往图书馆的路上,那一丛盛开的杜鹃总让人的脚步和心情都轻快起来,成为无数中大学子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以此作为馆花可谓名至实归。



校友创作歌曲

《杜鹃花》


黄友棣先生,1912年1月14日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1925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并考入读国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1930年入读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大学毕业后,应聘至广州南海县佛山镇,任教于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由云南澄江迁返广东乐昌县坪石,黄友棣应聘返师范院校任教。


1940年冬,师范学院的同事陈维祥送给黄友棣先生一首由文学院哲学系四年级学生方健鹏(笔名芜军)创作的新诗《杜鹃花》,黄友棣先生将其谱写成民谣风味的抒情歌,并于1941年春交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学生演唱,从此,黄友棣抗战烽火中谱写的《杜鹃花》传遍神州南北,成为此后风靡半个多世纪的抗战歌曲不朽之作。


当时中日抗战战况胶着,而《杜鹃花》描述抗战时期一对相恋的青年男女,谈情之余也不忘家国,女方要等情郎凯旋之际,把杜鹃花插在他的胸前,而不是往自己的头发上插,写下大时代的缩影。


淡淡的三月天

杜鹃花开在山坡上

杜鹃花开在小溪湾 多美丽

啊像村家的小姑娘

像村家的小姑娘

去年村家的小姑娘

走到山坡上和同伴唱支山歌

摘支杜鹃花

插在头发上

今年村家小姑娘

走向小溪湾

杜鹃花谢了又开呀

记起了旧时的同伴

摘下一枝鲜红的杜鹃

遥望着远远的天边

哥哥等你回家来

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

不再插在自已的头发上

淡淡的三月天

杜鹃花开在山坡上

杜鹃花开在小溪湾 多美丽啊

像村家的小姑娘

像村家的小姑娘

哥哥等你回家来

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

不再插在自已的头发上

淡淡的三月天

杜鹃花开在山坡上

杜鹃花开在小溪湾多美丽啊

像村家的小姑娘

像村家的小姑娘 啊!啊!

文章开头有音频文件


1949年,黄友棣迁居香港,1987年从香港珠海书院退休,移居台湾在高雄定居,期间仍持续音乐创作,并皈依高雄县圆照寺。


在台湾西子湾中山大学音乐系馆里,存有一套五大本的旧版《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扉页中写着一段故事。


抗战期间,黄友棣向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借了这套辞典。因战火波及,学校得暂时疏散他迁,他要还书时,图书馆以“兵荒马乱的怎么收呢?”没有接受还书。黄友棣也只好带着简单衣物和大辞典逃难。


抗战结束,他又将这套书带回广州,中山大学以这套书已报失,也没有收。辗转流离,黄友棣来到台湾,但他仍将这件事挂在心上。最后将这套书捐给了高雄西子湾的中山大学图书馆。他说,总都是“中山大学”,在他的心中,“勉强也算是书归原主吧。”


2013年11月21日,黄友棣先生仙逝已经三年,在这个时刻,两地中山大学举行校友黄友棣先生归还《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移交仪式,将黄友棣先生借出长达69年的辞典移交中山大学图书馆,共同实现校友黄友棣先生生前遗愿,演绎人世间最为美好的诚信故事,见证校友黄友棣先生的完美品德和高雄广州两地中山大学的深厚友谊。


赏花小攻略

据说杜鹃花的花语为“节制”。


虽然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但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绽放。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中山大学南校区拥有花城广州才有的春天与秋天同在的奇特景象,一边是春花烂漫,一边黄叶飞舞,令人不禁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除了杜鹃花,中大南校区还能观紫荆,拾木棉,赏禾雀。春日的美,还需你多多留意。


赏花路径:中大大钟楼、图书馆旁廖承志纪念像、管理学院附近。

最佳观赏时间:3-4月,莫错过咯~

小编还给你画了张路线图,不要忘了点赞哦(害羞)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相应内容

专业 | 实验室 / 团队 | 校历 

校友 | 生科视角 | 资讯

学院 | 校车时节

导航 | 如需其他信息,欢迎随时调戏主页君

留言 / 投稿 mediasky@yeah.net

-----------------------------------

文章 腿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