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清晨4点30分,“延安路中运量公交71路”正式从闵行出发载客试运营,这是中运量驶出的第一站,同时也唤起了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百年“轨迹”的记忆。 1908年3月5日清晨,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全线总长6.04公里,线路自静安寺启程沿愚园路、赫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南京路(近南京东路)至外滩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
上海有轨电车 · 初创 上海开埠之后,城市发展的不断拓张致使原先独轮车、人力车(黄包车)为主要代步工具的出行方式日渐捉襟见肘。而十里洋场杨树浦到西藏路,或到十六铺等要道更为突出,实际距离只有7公路的路,急需一种高效且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工具。1895年5月,一位名叫亨特(L.F.T.Hunt)的美国人向工部局拟定了一份在上海创办有轨电车的计划。 有轨电车运营图 1898年3月,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合组电车设计委员会,规划了三条电车线路,并开始招标选择电车的建设运营公司。几经周折,1905年正式确定一家名为布鲁斯 · 比博尔公司(Bruce Peebles & Co.Ltd.)运营,此随即根据合同的规定,组建上海电车公司(Shanghai Electric Construction Co.)负责上海电车项目的建设和经营。 布鲁斯 · 比博尔公司刊登的广告 当时初建时资本为320000英镑,但上海作为远东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吸引着许多投资商的眼光,就在布鲁斯 · 比博尔公司创建后不久,来自比利时的国际远东公司也向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提出了承包法租界电车、电灯的申请,经批准后又组建了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俗称“法商电车公司” 上海英商电车公司发行的股票 上海法商电车公司发行的股票 上海有轨电车 · 运载能力 英国电车公司开业第一年陆续辟线共8条,拥有有轨电车65辆,运营范围西从静安寺、东至杨树浦、北抵虹口公园(近鲁迅公园)线路一览如下: 1路:静安寺至上海总会 2路:杨树浦至上海总会 3路:卡德路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 4路:北站至上海总会再迂回至北站 5路:卡德路至芝罘路 6路:静安寺至北站 7路:卡德路至茂海路(今海门路) 8路:北站至东新桥(今浙江中路延安东路) 上海英商电车公司赫德路车栈 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英电有轨电车为提高运力,开始拖挂车(在电车之后再加挂一节),宣统三年拖车增加到30辆。这样大大提升运载能力之后,总计全年行驶360.58万公里,运客2725万人次。 1937年拍摄的南京路街景,图中可见一辆有轨电车后加挂拖车
上海有轨电车 · 票价 1908年,第一条线路通车后,全线共分3段。其中头等每段票价3分银元,全程15分;二等每段票价2分,全程3分。票价的悬殊主要是为了限制“华洋杂乘”。后在该年开业后不久为了吸引更多乘客,英电公司主动调低了票价。 铝制车票(凸面) 除单程票外,英电还发售月票和季票,在1908年9月首次发售。该类车票只限于外国人乘坐头等车厢使用,分成人和儿童两种,每张票价分别为8银元、5银元,每月以不同颜色区别。1909年,月票开始向华人出售,但只能乘坐三等车厢,且价格为每张5银元。英商电车与法商电车联营后,英法电车通用月票每张票价10银元。 铝制车票(凹面)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也是第一个引入无轨电车的城市。当时有轨电车被形象地称为“铛铛车”,而根据英语“Trolley Bus”无轨电车被诙谐地音译成“拖铃巴士”。百年之后,这辆从闵行驶出的“中运量”再一次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城市的空间,这不仅是上海那份难以割舍记忆的回归,也是“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及拓展! □ 编辑|莽夫 图片|方志上海、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