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市基金经理和熊市基金经理

 VipName5ov2x0k 2017-03-12

在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每位基金经理都会形成自身的投资风格。有些基金经理擅长自下而上的选股、有些擅长做行业轮动;有些专注于投资大盘蓝筹股、有些则希望挖掘中小盘股票;有些喜欢做一些趋势投资、有些则青睐反向操作。投资的方式虽然千千万,但基金经理受自身的性格以及投资经验的影响,最终选择的总是自己最擅长的投资方式并坚守下去,这一投资方式不会是任何市场环境下的大赢家。这也是约翰·C.鲍格尔在《共同基金必胜法则》中提到“均值回复理论”的真实反映,其深层含义是市场上几乎没有长期的赢家,今天业绩最好的基金,明天很有可能将会是行业的平庸之辈,而一些目前表现平淡的品种,可能会成为耀眼的明日之星,这一规律在美国的共同基金行业还没有提出相反结论的研究。

牛市基金经理和熊市基金经理的划分较好地反映了国内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特征。前者主要指具备牛市思维的基金经理,其组合的进攻性较强,体现在仓位较高且较少做仓位选择,他们往往不能及时回避大幅下跌的系统性风险,但却能够较好地踏准宏观经济企稳以来的行业轮动。他们的投资策略往往在牛市中如鱼得水,业绩涨幅领先,而熊市中的暴跌也受到来自市场各方的质疑和诟病。其高贝塔的业绩特征让持有人既爱又恨,也被一些媒体冠以最热门、最具有争议的基金。细细想来, 擅长在牛市中操作的基金经理可能具备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基金经理相对年轻,资历相对较浅,较少经历熊市的历练,初次走马上任时正值市场向好,买股票的愿望要远远大于卖股票。在2007年股市一片人声鼎沸、以及基金市场大幅扩容的背景下,这一现象给基金公司和持有人都带来了不少隐忧。其二是基金经理或基金公司历史的选时操作成功率不高,但擅长通过行业轮动或个股精选达到获取超额收益的目的。较为一致的是,具备牛市思维的基金经理对市场多数情况下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敢于大胆建仓,并认为类似2008年的单边下跌市可能不会重复。

牛市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除指数基金)业绩波动性大都与指数相当,业绩波幅与下跌风险评价为高,由于其下行风险控制得不够好,晨星对其回报惩罚得较多,表现在星级方面比较落后。这一些基金年初以来在单边牛市中斩获颇多,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同时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如果采用追高的方式进行投资,其潜在的大幅下跌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不可否认的是,高贝塔基金是趋势投资者的最爱,然而对于趋势的判断却不是每个人都胜任的,投资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对了多少次,而是尽量少犯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定投高贝塔基金尽管看起来乏味,却是普通投资者实现稳步增值的更好方式。

熊市基金经理的的投资思路通常比较谨慎,操作策略较为稳健并能够长期坚守下去,不会因为周边市场的喧嚣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这一类基金经理有些从业时间较长,经历过完整的牛市和熊市,他们在熊市中往往比别人更抗跌,而在牛市行情下其加仓的节奏也相对缓,有时也会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减持仓位锁定收益。其谨慎操作的思路使基金业绩呈现出不要惊涛骇浪、只求细水长流的特征。这一类基金看起来似乎缺少激情,但其波动较小的特征仍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牛市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可能成为某一阶段的黑马基金,而熊市基金经理可能需要通过更长时间来验证稳健的投资管理能力。但市场中大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可能介于两者之间,其业绩表现既不是暴涨暴跌、也不是抗涨抗跌。也许是涨得快跌得慢、亦或是涨得慢跌得快。长期来看,经历过完整牛市和熊市,且历史管理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在熊市中能够尽量控制组合的风险,而在牛市中则保持较好的进攻性,业绩上呈现出涨得快跌得慢的特征,长期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居前,也是投资者所追求的绩优基金。同时存在一些基金经理踏不准市场节奏,在熊市中没有及时采取谨慎的操作思路,牛市中却表现过度谨慎,错过了挽回净值损失的最佳时机,最终的业绩体现则是涨得慢跌得快,这一类基金以及基金经理则是投资者需要回避的。更多时候,投资者可以利用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帮我们管理资金,均衡配置的策略一直都有效,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了多高的回报,而是长期的收益比较稳定,重要的是没有增加短期的投资风险,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