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种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3)

 wuzhsen 2017-03-12

  ★间隔交替记忆法

  间隔交替记忆法是建立在“记忆心理学”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我们举个例子;小张前年暑假参加了夏令营。和各地来的营友朝夕相处一个月,混得可熟了。可是,今年暑假在黄山碰到南京的营友小吴的时候,就差点认不出来了。夏令营时还有一位上海的营友叫小李,开营不久因为生病回上海了。小李生病的时候,小张曾经照顾过他。小李回去以后给小张写几封信,还寄来过照片。有一次小张去上海,在火车站出口处那么多迎客的人群中,小张一眼就认出小李来。

  小张和小吴是一次性接触,一次性记忆,而和小李则是间隔接触,因此有间隔交替记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记忆过程中,先记住的事物对后记忆的事物有抑制作用,叫后遗抑制(我们用表示);后记住的事物对先记住的事物也有抑制作用,叫倒摄抑制(我们用表示);那么,记忆的序列则为:

  A?B?C?D?E?F

  可见开头A和结尾F只受单向抑制,中间部分B、C、D、E则受双向抑制,越是中间的部分,受到的抑制越强烈。为了降低这种抑制,可以采用间隔法。也就是说把记忆的序列打断,插上非记忆的活动,这样开头和结尾增多,中间部分减少,抑制就大大削弱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对某一长篇材料,一天要读六十八遍方可背诵;可是每天读几段,三天内读了三十八遍就可全部背出。因此,背诵长课文、阶段复习,与其集中时间打突击,不如分而治之,每天背一点,效果还好些。也就是说,把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避免过多地接受单一刺激,可提高记忆功效。

  课间操,就是把上午一个记忆序列打断,变成两个记忆序列。午睡,更使上下午之间的抑制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恢复下午与晚间学习的精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