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应该读读余秋雨

 汉青的马甲 2017-03-12




还是应该读读余秋雨

马风丨文




遥想当年,30多年前吧,原本波澜不惊的散文园地,突然由于“文化大散文”掀起的一股巨浪,而变得狂涛拍岸。探寻汩汩而来的源头,即扛起“文化大散文”那面大旗的始作俑者,谁都知道,是一个叫余秋雨的戏剧学院教授。


曾几何时,如今尘埃落定。那股阅读狂热,逐渐的由平息进而冷却下来,回归到正常状态。


然而,又是曾几何时,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就是以纸质书籍全覆盖读者群的方式,遭到了异军突起的自媒体书籍的猛烈颠覆,弄得狼狈不堪。


特别是无以计数的微信平台公众号,披星戴月的在熬煮加了各色猛料,滋味各异的鸡汤,致使传统读物丢盔卸甲全线崩溃。以余秋雨作品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当然也招架不住,几乎有点销声匿迹的势头。



就余秋雨个人而言,诸如“文革”中加入“石一歌”写作班子带来的秽点,婚变的花边新闻,以及频繁在娱乐节目中招摇出镜,诸如此类的负面因素,也令他的大作雪上霜,粉丝剧减。


但是,必须说句公道话,这些文本之外的种种骚扰,绝不应该,也丝毫不会降低他的“文化大散文”的优质品格,斑驳文采。况且,眼下纯正文学创作的颓靡,导致的优秀之作的稀缺凋零,这就更能映衬出余秋雨作品的弥足珍贵。


前不久,香港中文大学发布个推荐书单,计58种。文学类入选的作者如曹雪芹,钱锺书,张爱玲,余光中,龙应台等,皆为超级大家,余秋雨名列其中。而且,唯有他一个人,以《千年一叹》和《文化苦旅》两部作品榜上有名。这绝非偶然。不论什么大学,不论什么书单,都难免有一己之见,但既然公开发布,一准经过審慎的筛选和评估,它的公正和权威,值得信赖。




书单推荐者在对《千年一叹》的简评中,这样说:“余秋雨以一个中国文化人的身份,用三个月时间,踏上一个充满惊险的旅程”,“探索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对古代文明的兴衰,当代文明冲突的根源,中华文明的独特性,都作了细微的观察和深刻的反省。为读者带来惊喜,感叹与深思。”


这段话,首先肯定了他的“中国文化人”的写作角色。又一连用了三个“文明”,反复强调出余秋雨写作的终极指向。其中“探视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一句,引用了余秋雨的自白,道出了他的写作追求,可谓文怀大志。同时也由此足以看出,他立足点的居高临下,视野的开阔恢弘,完全契合“文化大散文”的标格。


这类游记文字,自然要以足够的史料作为根基支撑,可是绝不能轻而易举的处理成史料的剪辑和翻版。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头脑去梳理,选择,吸吮和消化,最终与自己的精神品格融为一体,并且体现在相应的述说方式上。


照实说,就如今的交通条件而言,三个多月走了十几个国家,并非难事。难在,究竟看到了什么?这就要靠一双慧眼。余秋雨凭借锐利的目光,找到了视野中的焦点,那就是“文化”,然后开掘下去,于是发现了丰富的宝藏。



《千年一叹》写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希腊,希望“一把抓住希腊文明的灵魂”。余秋雨异常敏捷扑捉到“灵魂”的载体,“白色石柱”。是上面刻着拜伦的名字,是“祖国啊,此刻你在哪里”的吟唱,和他刻写在石柱上的名字。


这之前,还说到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七八个伟大的哲人,(后面还说到苏曼殊和章太炎)。但一番浮想联翩之后,兴奋点很快落在诗人拜伦身上,落在刚说过的石柱的名字上。这在诺大的空间,只不过是个细节,他牢牢把握住,进行专注的开掘,见出别一番景象。


“别人,不管在他之前还是在他之后,都用大写字母刻写着自己的名字,他却只用端正的手写体,而且又刻得那么低,可以想见他刻写时的心情。必须把自己的名字签写在希腊文明的肌肤上,但即使是遗址,也必须低头小写,如对神明。”


这几句描述,与其说是在写拜伦,莫如说写的是余秋雨自己,“如对神明”,乃是他敬畏文明和仰视文明的内心写照,加上谦卑的姿态。


于是,纷繁的史料,苍茫的遗址,与他的认知,解读,思绪,心有灵犀一般的紧密融汇在一起,意蕴升华为丰厚深远,且烙刻上属于自己的个性印记。




余秋雨出版于1991年的成名作《文化苦旅》,至今,仍然可以视为代表作。“文化大散文”的冠名,就与这本书名的“文化”二字,有直接关系。“苦旅”,明显意味着在寻觅“文化”真谛和精髓中艰难困苦行走的心态,以及“行走”中的“苦”思“苦”想。书的名字,含括了他写作的最高题旨,和精神追求。宏阔,凝重,可赞可叹。


随便找一篇看看。最后一篇《这里真安静》。“这里”竟然是新加坡一处荒凉的坟场。一个矮小的石碑上,有六个汉字:“纳骨一万余体”。原来,这是日本侵略军留下的遗骨。而另一处,有无数小石桩,一个石桩下面埋着一个日本妓女。


把一个民族截然不同两类人,摆在一处,从巨大差异中窥视出相同之处,需要多么睿智的头脑。可是余秋雨因为有“文化”作坚强支撑,立时变得举重若轻了。


面对如此情景,余秋雨写道:“我确实被震动了。人的生命,能排列这样紧缩,挤压得这样局促么?而且这又是什么样的生命啊。一个一度把亚洲搅得晕晕乎乎的民族,将自己的媚艳和残暴,挥洒到如此遥远的地方,然后又在这里划下一个悲剧的句号。多少倩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凝结成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



“坟场”就这样与“文化”连接在一起了,“安静”的深处,深藏着曾经被搅动的历史。之所以在荒寂中能有灵动的发现,恰恰是“苦旅”的结果,“苦旅”的收获。


曾有论者,指责余秋雨作品中有“硬伤”,即某些史料的失实。余秋雨笔下的“文化”,隶属于文学作品的范围中,出现史料,必然要与想象,甚至一定的夸张嫁接在一起,难免有少许的变形,这应该是文学创作所允许的。当然牵扯到重大史实,那还是得小心谨慎对待。余秋雨倒是需要引以为戒。


“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余秋雨的“希望”,如期实现了,已经“苦”尽甘来。于是,读者有了浸满“文化”意的阅读享受。



作者 马风民国文艺公众号专栏作者。

简书签
约作者。
曾任哈尔滨话剧院编剧,黑龙江行政学院作家班教授。主要作品有剧本《松岭朝霞》《七月,八月,九月》《高高的兴安岭》以及专著《超越的艰难——中国当代小说散论》等多部。已退休,现居深圳。在ID瑞祺艺术开有'茶余闲文'专栏”

本文系作者投稿。欢迎更多的原创作者向“民国文艺”踊跃投稿,投稿邮箱:wenyizhiguang@163.com,没有稿费。文章要求:1)民国文艺题材;2)原创;3)未在任何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发表;4)篇幅适中;5)附笔名与一小段作者简介(非必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