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 ‖ 脉诊的意义

 JXY雨萌 2017-03-12



简介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精华之一,运用于临床确有“视死别生”的作用。


脉诊古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后世以寸口诊法为主。按脉的位、数、形、势而分二十八种脉象,以察知身体内部的病变。脉隔皮肉,全靠医生手指灵敏的触觉体验,况且“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因此要准确分别部位和脉象,除了熟习理论之外,还要经过实地练习,做到既有理论,又有技巧,才能掌握这一诊法。



意义

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正如《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这就是说,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


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朕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



《素问.宣明五气篇》载: ”心主脉。”脉与心息息相关,心为一身主宰,身有疾病,必然影响及于脉。另一方面,脉中水谷的精气,分流经络,灌溉脏腑,游行四肢,贯注百骸;五脏脏气也通于脉而作用于全身。人体血脉的运行,和血气脏腑关系十分密切,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脉往往先受影响,甚至在疾病还未显露之前脉巳有了变化。周学海说: “有是病即有是脉,脉在病后也;若夫病症未形,血气先乱,则脉在病先,诊脉可以预知将来之必患某病也。”



脉与病的关系十分复杂,根据古人的经验,脉和证有相应也有不尽相应的;因此又有“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的诊法。脉虽有常度,但临床运用需要灵活掌握,所以《内经》认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但又叮咛:“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总之,四诊合参,无遗巨细,方法愈多,诊断愈确,这是一定的道理。





12

哲眼看中医

 

匹夫结志, 固若磐石

采山饮河, 纵情游闲

陶冶情操, 非求禄位

不贪天下, 安然无惧

求医之道, 本心为善

淡泊自在, 医道宗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