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遍诊全身”到“独取寸口”的脉法演变过程

 实力9 2017-09-30

摘要


阐述概括了脉诊技术的起源及发展,总结了脉诊从复杂繁琐的全身遍诊法逐渐发展完善为“独取寸口”的演变过程,是众多脉法的初步总结,为临床应用和研究脉诊提供依据。


中医理论认为

人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认识人体的外在症状来诊断疾病是中医诊断的特色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四诊中之脉诊则最能体现中医的诊察特色《诊宗三昧》曰:“天地有灾,莫不载闻道路;人身有疾,莫不见诸脉络,故治疾犹要于测脉也。”回顾历代重要医学古籍中的脉诊技术,能系统的再现脉诊技术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为临床工作者提供脉诊技术学习参考。

1

脉诊起源

现在所用的脉诊实际上是古人经络检查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扁鹊脉法和《内经》脉法为代表的古代脉法中,脉诊最初来源于对经络的综合诊察,如今的“独取寸口法”是从远古的遍诊经络法最终发展完善而成,其间经历了几百年不断地发展、创新的漫长历程。




脉诊方法最早源于扁鹊脉法的经络诊察,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扁鹊的脉诊之法实为全身经络检查,其脉法多从经络述及,如有三阴、三阳的脉位描述,与经络学说中三阴经、三阳经相吻合,如《扁鹊阴阳脉法》对脉象的描述:“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太阳之脉,洪大以长,其来浮于筋……厥阴之脉,沉短以紧,动摇至三分。 厥阴之脉急弦,动摇至六分已上,病迟脉寒,少腹痛引腰,形喘者,死。”此时的诊法尚未明确提出目前认为的狭义的脉诊法,其部位未局限于某处。


而在《内经》中亦有脉诊经络诊察之法,这种全身经络诊察方法明显不同于扁鹊脉法。《内经》中具有丰富的脉法内容,是脉学形成发展的重要典籍。 此时的脉法已有三部九候法,但仍然是对经络全身遍诊法的简化,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亦即十二经脉的诊察,且十二经脉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其诊脉的位置都在有关的经络上,这说明了脉诊来源于诊察经络。


古代的脉诊之法如扁鹊脉法因来源于诊察经络,因此不仅包括诊“脉动”(即候气,诊经脉,其深而难见),尚包括诊络、诊皮(此两者浮于体表,而无脉动)等,后两者乃是“察颜观色”,成为望诊的一部分,在《内经》之前的脉诊法其实是望诊与切诊的“捆绑合诊”[1]。

2

分类

2. 1 《内经》脉法

《内经》记载了丰富的脉诊方法,这些脉法不仅所取部位不同,而且各自具有取义上的不同,包括:十二经脉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法等。

 

十二经脉诊法即取手足三阴、手足三阳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中较为浮露的一部分作为诊“脉动”的诊脉方法,如太渊:肺,寸口;阳溪:大肠,手合谷上;阴郄:心,神门内;太溪:肾,踝里旁穴;太冲:肝,足大趾上跗;劳宫:色络,掌心;冲门:脾,腹下前股沟缝。通过诊察十二经脉的脉动,可以推知全身脏腑功能及气血运行情况,是一种比较详细但又繁琐的脉诊方法。

 

三部九候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是通过人体上、中、下三部九处动脉的比较,以某脉之大、小、疾、迟、寒、热及陷下之变,来诊察九脏的情况。 三部九候法的出现是对十二经脉诊法的简化过程,通过此种诊法仍能较全面的了解全身状态,属于遍诊法的范畴,其可诊五脏病脉,如“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至今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可诊断五脏之绝,如“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冲阳绝者,死不治”等。

 

人迎寸口诊法是一种对比诊法。人迎是指足阳明胃经循行所过的喉结旁颈总动脉搏动处,反映体表及十二经脉之阳的情况,即所谓 “人迎候阳 ”;寸口是指手太阴经循行所过的手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反映内脏及十二经脉之阴的情况,即所谓 “寸口候阴”[1]。人迎寸口脉法即通过比较人迎与寸口两处的脉动以概括疾病的阴阳、表里、虚实等,具体方法是阳经以人迎大于寸口为盛,小于寸口为虚;阴经以寸口大于人迎为实,小于寸口为虚,如《灵枢·终始》云:“持其脉口(即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人迎寸口脉法是《内经》中的主要脉法,应用此种脉法可以辨别阴阳、疾病的虚实,同时可以测知十二经脉的虚实。 在《内经》中此种脉法较多的应用于针灸的临床治疗,通过对比人迎寸口的脉象盛衰,可对经脉进行补虚泻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尺寸诊法即诊寸口脉与察尺侧肤相结合的方法,实为望诊与切诊的“捆绑合诊”。 如《素问·论疾诊尺》曰:“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可见察尺、诊脉,古人都很重视。

2. 2 《难经》脉法

《难经》是古代医经之一,全书共八十一难,其中关于诊脉的部分占全书的四分之一,体现了对脉学的重视。它首先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 根据现有的医学文献记载,最早提出“独取寸口”的理论是《素问·五脏别论》关于“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论述,但诊法中并未有“独取寸口”之法。但《难经》开篇即提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本书不仅涉及了寸口脉的长度问题,还提出了寸、关、尺的概念,自此脉诊开始应用三指诊法,其简便的操作及理论上的创新,使“独取寸口”得到推广,但此时的寸、关、尺仍没有与脏腑相关联。

2. 3 《伤寒杂病论》脉法

《伤寒杂病论》进一步分出了寸、关、尺及浮、中、沉的取脉法,可用来诊断三焦病变。即寸脉诊上焦病变,关脉诊中焦病变,尺脉诊下焦病变。此外,仲景还涉及到跗阳脉诊脉法、少阴脉诊脉法、寸口跗阳脉诊脉法等脉法。


仲景的寸口诊法主要体现在:

①阴阳为纲。如:“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具体表现在,脉象、诊脉部位、气血营卫、浮沉几方面分阴阳。

②尺、寸合参。如“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 ” 等。

③脉象论述多于脉位。如“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五苓散之”等。

这些条文仅反映了疾病的脉象但未提及诊脉的部位,有观点认为这正体现了仲景脉法的一个特点,即脉法以 “阴阳 ”为纲,其中的“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中的阴阳正为“尺寸”部位[3]。此外,仲景脉法还有脉与四时相应、因人辨脉及脉、证、治并举的特点,其脉法因以“阴阳”为纲,与《脉经》中的脉法大不相同。

2. 4  《脉经》脉法

《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为西晋·王叔和所编撰,该书总结了以前的脉学成就,第一次规定了脉名、脉形,完成了对寸、关、尺的位置及其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并将脉象进一步与病证相结合,是中医脉诊学上的里程碑,自此脉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脉经》完成了独取寸口法,明确了寸、关、尺的位置,发展了《难经》“独取寸口”的诊疗方法,如:“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比较清楚地划分了寸、关、尺的位置以及长度,有利于建立与脏腑之间联系,因此《脉经》提出了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子户、三焦),并确定了表里两经在同一位置上的对应关系,后世医家及著作关于寸关尺与脏腑之间关系的描述皆源于此。 《脉经》还进一步延续了仲景脉、证、治并举的诊疗方法,具体分析了六脉的脉象变化及相关的证候治法,如:“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和,即自汗出愈……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其汗,表里俱虚,其人因冒”,均体现了脉、证、治并举的特点。 《脉经》通过收集古代文献,梳理了脉法和脉理,使后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到脉证之间的联系,更加重视脉诊,本书成为后世医家脉法研究的重要参考。至此,脉诊完成了从 “全身遍诊”复杂的诊疗过程向理论丰富而操作简便的“独取寸口”的过渡并逐渐完善[4]。

 

古代医家也曾使用“两手诊脉法”,但因述之较少,未成系统。现代许滔[5]采用两手诊脉法,先辨常脉所在的脉部,其他部脉再与此进行比较,认为此法使“各部脉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一目了然……辨证思路清晰”[4],比单手持脉法更能合理舍脉或舍证。此种脉诊法是对寸口诊法的灵活变通。

3

总结

脉诊的发展源远流长,

在经历了扁鹊脉法、仓公脉法、

华佗脉法、仲景脉法等古代脉法

理论发展以后,在此基础上,

王叔和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并进行

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较系统的脉法规范,

尤其是“寸口”诊法成为后世医家学习的典范。

 当然,每种脉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在原著中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现代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即便是《脉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第一次制定的 24 种脉名脉形的论述太过绝对,此外三部六脉分主脏腑的观点也非绝对,现代医家为此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见解,如目前的寿氏及许氏脉法从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寸口脉法的脏腑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脉经》理论,丰富了脉诊技术,使脉诊脏腑定位和临床脉诊思维辨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本文原名脉诊衍变探析

原载于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4月第30卷第4期P221-223——

[参考文献]

 [1] 高建芸 ,赵京生 ,孙英霞 ,等.应用人迎寸口脉法的临床意义 [J].

 铁道医学,2001,29(3),161.

 [2] 郑志杰 ,李志刚. 《伤寒论 》脉诊探讨 [J]. 吉林中医药 ,2008,28(4):235

 [3] 赵恩俭. 中医脉诊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6.

 [4] 许滔. 两手对比持脉法的临床应用[J]. 贵州医药,2005,29(9):8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