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的起源

 寻道布衣 2022-02-18

      《史记 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就是说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的时代,亦就是“医经”一派。但所谓扁鹊脉法 是否就是后来的诊“脉动”的方法,仍有讨论的必要,《史记 扁鹊传》虽然提到“切脉、望色、听 声、写形”,但切亦可以解释作“切循”,亦就是对血脉的检査,所以扁鹊治疗赵简子疾时说:“血 脉治也,而何怪!”治疗虢太子疾时分析血脉的问题时说:“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 阴中动胃、绪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 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 乱,故形静如死状。”可见他的脉诊是检查分析血脉经络,而非浮、沉、滑、涩等诊脉动之法。另 外在整个扁鹊传中亦不见诊脉动的方法内容和迹象。这与近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 虽名为脉法但内容是经络检查一致的。《阴阳脉死候》亦是性质类似的资料。

  帛书《脉法》与《阴阳脉死候》中所说的脉很明显是指的经脉和经脉检查。如《脉法》提到“气也者”的问题,与通过炙法使“气出胳(郗)与肘”,古籍中亦有以诊到脉动为“气”之 说,如《史记 仓公传》中就有“右口气急”、“右脉口气至紧小”等等。《伤寒论 平脉法》说如三 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 之至骨者,肾气也。”《脉经》卷五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又说扁鹊曰,夫相死脉之 气,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里,不在荣 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其中所说。的气,应当是指脉动的。

  从脉法出于经络和扁鹊被认为是创始人来看,都说明诊脉方法出自“医经”一派,《脉法》涉 及的灸贬治法亦是从经络角度出发的,《阴阳脉死候》三阳只列“折骨列(裂)肤一死”,三阴则列 出“錡(腐)臧(脏)炼(烂)肠而主杀之五死”,这与《素问 热论》以经络脏腑为辨证依据,三阳主 表三阴主脏腑之意是相同的,以上均可以说明《脉法》与《阴阳脉死候》二书所谓脉仍然是指经 脉,亦即经络血脉,检查方法中有诊脉动之方法。

  据《史记 仓公传》淳于意是西汉时人,受公乘阳庆之传,得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然 而通过他“诊籍”所记,他的脉法显然是与扁鹊不同的。不但是诊脉动而且已经有了弦、代、数、 急、大、小、紧等等后世一直沿用的脉名,这是前此所没有的,它与《内经》脉法巳经很接近了。从《内经》的脉法肴不同方法与若干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来看应当属于脉法的形成阶段,但仍 带有起源的性质。《周礼》说:“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九脏之动就是有关各脏腑 经络的脉动,但《周礼》晚出亦未必是周人的著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