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脉、经络、血脉的争议与考证以及诊脉方法的发展

 自渡自己 ywy 2012-08-04

经脉、经络、血脉的争议与考证以及诊脉方法的发展 2012年02月09日 20:40:49

第一部分文章来源于刘澄中的《经脉医学与“血脉论”孰是孰非》

  摘    古代经脉医学运用被称为的循行性感觉来诊断与治疗疾病,惜在两汉时期失传。对此,正史有记载;出土《脉书》与脉人有证据;循行性感觉的再发现与现代研究及循脉诊断与循脉治疗的成功有事实。血脉论者对此均有质疑,本文荟萃经脉论者的大量研究成果答疑解惑。 
  争鸣文字《〈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脉是感传线吗?》,曾在1985年发表[1] 2002年,继有《古医书的是血脉,非灸疗感传》刊出[2]。上述两文的作者坚持血脉论,反对感传论”[3~5] 
  按,感传论应该订正为经脉论感传的全称是循经络感觉传导,或称循经感传,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应该订正为感觉循行循行性感觉,也就是沿循经脉路线走行着的感觉。循行性感觉可以略称为循感,但是不可以称为感传
一、经脉论者的“经脉医学”历史观
  经脉医学,说的是以观察和操控被称为“脉”的循行性感觉的走行方向、路线和归宿,即“案法”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一种医事活动。
  据正史的记载,大古的俞拊之为医也,炊窍定脑,炊灼孔窍而定经脉;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俞。俞拊所擅长的是“拨俞见应”脉法。俞拊或写作俞跗,表明施灸的位置或者在手腕部,或者在足踝部的脉口处。此时作为人名的“俞”字,读音为“余”。“五脏之俞”的“俞”字的音与义均同“输”,也写作“腧”,所指是循行性感觉的始发点或转变方向的地点。中世的扁鹊,即秦越人之为医也,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言病之所在。他所擅长的是“募俞脉法”。所闻的阴阳指循行性感觉,所得的阴阳指脏腑。
  仓公淳于意得到的《扁鹊脉书》,“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其中还包含着“奇该脉法”,“该”或写作“咳”,音与义均同,就是用口讲出循脉分析的结果;此字中的“亥”为地支的第十二位,喻指十二正脉;“奇该”就是例外的脉。这里所说的“气”或“脉”,就是循行性感觉;“气当上下出入”也就是“脉该上下出入”,讲的是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规律或案法。
  古代经脉医学根据循行性感觉的邪正逆顺而“决死生,定可治”;又通过艾灸或针刺的方法对呈现为“脉乱”的循行性感觉施以“拨乱反正”,从而使病危濒死的患者复为生人。
  扁鹊“以脉视病”尽见五藏癥结,是经脉医学的宗师;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是扁鹊学派创造了经脉医学,并把它推上了中国古代医学技术的巅峰。《史记》中有记载说:“扁鹊言医,为方技者宗;后世循序,弗能易也。”  
  据《汉书》记载:“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古的经脉医学,历经中世即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之后,到了两汉时期,终于暗昧失传了。后出的黄帝学派取代了扁鹊学派而成为中华医学的统领者。 
   黄帝学派以天人数术为武器,接管并且整编了扁鹊脉书,使失去了临床实践的经脉理论变成了黄帝“经络学说”。黄帝经络学说,说人体中有经络,纵行的主干是“经”,横行的分支是“络”,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首尾相衔,如环无端,运输营卫,行如日月。
  李伯聪说:“黄帝学派的创立时间不可能早于战国中期,而扁鹊开创扁鹊学派之时在春秋末年。”[6] 
       黄帝学派改编扁鹊脉书与整合扁鹊学派的手段是:首先,把所有曾经被分类归档为七家的天下医书统一重编为两部:《鍼经》与《素问》, 说它们都是“黄帝书”。凡开场白有“扁鹊曰”的,均改为“黄帝问于歧伯曰”,而歧伯乃是轩辕黄帝时期的扁鹊,已经成为黄帝之臣了。按,歧伯的“歧”字今日已经通误为“岐”。李伯聪考证说:“在战国、秦汉时期,扁鹊学派的著作之标题或题名‘扁鹊’,或题名‘黄帝?扁鹊’,——扁鹊二字决不可少;而黄帝学派的著作,均单独题名‘黄帝’——决不连称或出现扁鹊这个名字。”[7]  
  其次,则有穴位归脉,用穴位把经脉循行线钉死:穴位是固定而不可移动的,说是穴位归脉,实际上却是脉归穴位。从此出现了把经脉循行线生拉硬扯而改造成的经络穴位线,以至于后人只知道“经络”就是经络穴位线;不晓得曾经有过经脉循行图。朱兵说过:“比如在经络实验研究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研究者一直将观察结果与古代‘经穴图’——这与‘经脉图’及古典文献所记载的经脉循行有本质区别——相比照,这就使研究工作误入歧途。”[8]

二、出土脉书与“脉人”及经脉医学的复活
  马王堆与张家山出土脉书的主要构成是《脉灸经》、《脉法》与《阴阳脉死候》等。脉灸经讲的是百病归脉,唯其归脉,才可以循脉施治。脉法讲的是从“环”部即腕踝部到肘膝关处施灸的规则。阴阳脉死候则是根据脉的走行格局以判断死生预后的程序口诀。出土脉灸经的特点是手少阴心脉禁刺,用手厥阴脉来“冒名顶替”,所以只有十一条脉名。所谓“十一脉”,实际上是“十二脉”讳去一脉。
  绵阳双包山出土的涪水经脉木人身上用红色漆线描绘出手三阴脉、手三阳脉、足三阳脉、督脉与带脉的走行路线,略去足三阴脉。“脉人”的脉行路线特征是,阴脉全部上行到头部,其中的手厥阴脉独自经过耳前与侧头部直接上行到头顶,左右相会在督脉上的一点。[9]
  观察经脉现象循行性感觉的技术已经失传了两千多年。1949年,日本的长滨善夫报道了一例泛经脉循行性感觉阳性的病案,是一位梅毒性脑病兼有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公布了涂描着循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走行的循行性感觉的照片,包括针刺背俞时出现的感觉循行,还发现了两条离经叛道的“奇该循行”[10]。十年后,中国的张绘伍与陈克勤相继报道了泛经脉循行性感觉阳性的脑震荡与胃溃疡患者[11,12]。
  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展开了一场经脉现象的普查。大量事实证明,经脉现象循行性感觉的出现与临床疾病相关。循行性感觉的趋病灶走行即“气至病所”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对于循行性感觉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了很多循脉规律;在实验研究中,肯定了很多循行性感觉的高等临床神经学特性。对于中日两国已经报道的循行性感觉阳性案例进行了循脉分析与循脉诊断。也有循脉治疗成功的大量报道[13]。根据脉案及脉人手厥阴脉的走行路线以及循脉规律与阴阳脉死候,已然破解了两千多年前的经脉医学诊籍《虢太子脉案》[14]。
  涪水经脉木人出土于1993年,将脉人身上所描绘的两千多年前的经脉路线与当今在阳性患者身上临摹或拍摄的循行性感觉路线相比较,竟然会不谋而合,尤其是手厥阴脉的趋头走行路线。这就证明了,古代的脉书与脉人,它们所描绘的经脉路线,确实是源自于对循行性感觉的临床观察。追溯古图,则发现见于六朝时期(公元317-581年)的《产经》中的《妊妇十脉图》与见于北宋时期的《环中十二脉图》(公元1112年),均保留有经脉循行图的特征。

三、“血脉论”提出商榷的对象与内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对于“经络”这一概念的取材唯有来自“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对于它的理解,只有“血脉论”一家。事实上,灵素以降,两汉以后,在历代的相关文献中,均是把经络笼统地当成是血脉的。“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把“血脉”与“经落(络)”分别排列,后汉班固(32-92)所写的这句话便是它最后的分界标志。这也就是说,在先秦,脉是什么?是经脉!在两汉迄今,脉是什么?是血脉!
  因而,血脉论向经脉论提出商榷,实际上是“传统一贯的看法”对基于新史实的新发现与新观点感到迷茫而提出的质疑。
  1.对孟昭威与李鼎诸氏的经脉医学观点质疑
  血脉论者“是‘感传线’吗?”(1985)一文的商榷对象是孟昭威氏的《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还有李鼎教授主编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经络学》。
  孟昭威教授是我国生理学界的前辈,曾经担任“经脉循行路线新图谱”绘制协作组的组长,发表有十二正脉与奇经八脉的循行性感觉路线图32幅。孟教授的学术观点是:经脉路线图起源自古代医家对于循行性感觉的临床观察与临摹;脉穴异源论,先有脉,后有穴;经脉循行线不同于经络穴位线,后者是因“穴位归经”而形成的工艺图;在古代,气与脉的概念均指循行性感觉,后来称为经脉,再后来变成了“经络”。孟氏认为,出土《脉书》证明了上述观点。孟氏说:是循行性感觉路线,不是血管!孟氏认为,“脉行六寸”不是血行速度,是循行性感觉速度[15]。
  李鼎主编的《经络学》1984年版,在其第一篇“经络概论”中说:“针灸、按摩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可能是描述经络循行的主要依据。”说针刺时所产生的循行性感觉就是所说的“气行”;说“气至而有效,掌握气至现象是取得针灸疗效的关键” 。此书的最后一篇题为“经络现象及其现代研究”。《经络学》的1995年版,重复了1984年版的上述观点[16] 。血脉论者对李氏的如下言论质疑:“切脉导源于经络,而在发展中逐渐脱离了经络。这个变化从另一方面说明经络并非血管。”  
  李鼎与王雪苔共同承担“八五”经络攀登的“经络古代文献考证及经络学说形成历史与发展”的课题研究。王氏为文写道:“经脉路线的确定,同针灸、导引行气中发现的循经感传现象有密切关系。”同时举例说明,古人早已注意针灸时会出现循行性感觉,把它“作为得气的一种表现”;说循行性感觉的速度,与“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也基本一致”[17]。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由王雪苔担任主编,在此书中列有“经络现象”、“循经感传现象”与“气至病所”专章。所表达的观点与上述诸家所论者同[18]。
  在“八五”经络攀登普及丛书中,首席科学家在前言中说:“经络现象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黄龙祥在此书的第二章里写道: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最早的事实可能还是来自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此书的第四章题为“经络现象——揭示经络实质的入门向导”[19] 。
  如上所述,参与经脉现象循行性感觉临床实践研究的几位生理学专家与医史学专家均是经脉论的主张者。必须说明的是,经脉论是对经脉现象循行性感觉科学研究的结论;也是对出土脉书与脉人的科学考证的结论。
  血脉论者对上述诸家的经脉论观点提出质疑,要求商榷。
  ⑴ 该血脉论者的认知是:“必须刺中穴位”,才能出现循行性感觉。既然脉书中 “有脉无穴”,而“会环而灸之”是:绘画“火圈圈”而灸之,并不直接烧灼穴位,那么,循行性感觉从何而来?
  ⑵  说循行性感觉“极为罕见而意义未明”。说古人首先重视人工引发的、少见的、存在短暂的循行性感觉并为之写了古脉书专著。这乃是“奇谈怪论”。  
  ⑶ 既然脉书中的“十一脉”是循行性感觉线,为什么古人把它写成代表血管的“脉”字呢?“脉是什么?是血脉!这是前人一贯的看法。”
  ⑷ 对切脉或血脉诊“后来脱离了经络”大惑不解。怀疑孟氏与李氏是否看过与“循脉”及“相脉”相关的古文献?该血脉论者的认知是:切脉摸脉搏,从古到今,不就是切摸在血管上吗!况且,经络就是血管,何谈“脱离”?
  2.对马继兴先生经脉论与拙著“经脉学”观点质疑
  第二篇商榷文章“是血脉,非感传”(2002)晚出17年,视经脉论为“违乎事实”、“奇谈怪论” 的立场转强,并且在内容上有所增补。
  例如,大段引用与《脉书》同时出土的《天下至道谈》中描述“百脉充盈”的光景。提出了“血脉区带”的修补性概念,并且开始做“脉”字的古文字的考释。
该位血脉论者在此文的开头提到现代有少数学者认为脉是“灸疗感传”时涉及到马继兴研究员。因为马氏在被指认的论文中有如下的论述:
  ——脉书中所说的“脉法”与后代诊脉法不同,而是指通过灸法,呈现脉的感传现象来提高治疗效果,即所谓“导脉”。“脉法”不仅描述了由于灸法呈现的脉的感传现象,而且还记述了进一步增强这种感传可能性的措施。这已经为 “气至”、“候气”现象以及“接经通气”、“飞经走气”、“通关交经”等手法所呈现的效应进一步证实[20]。
  马继兴先生对出土经脉木人的研究也颇有见地。他在有关论文里写道:该木人身上刻绘有“红色经脉路径”。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人体经脉模型。”马氏说:“经脉学说的早期阶段约占战国中期以前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古经脉学专著《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十一脉系统和针灸木人的十脉系统都是属于本阶段的产物。”[21,22]  
  血脉论者该文的后半部,有针对性的批判拙著《临床经络现象学》。因为,拙著反对血脉论观点,认为“古人首先重视的是‘灸疗感传’并称之为‘脉’”;说古代脉书就是“循经感传路线及其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的最古老的记载”。
  按,如前述,“经络现象”应订正为“经脉现象”;“循经感传”应订正为“循行性感觉”;拙著已经宣称更名为《临床经脉现象学》。如朱兵博士所说,“循经感传”一词“违反了生理学原则,因为感觉只能发生,不能传递;传递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感觉。”(朱兵:<近、现代针灸经络研究述评>,见《经络的研究十年》,38-4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该氏历数拙著之谬误,重申了以前的论点与结论,如说“所谓证据是虚假的”;“没有一例是有真实性的”;“这是不是奇谈怪论?”等。该氏强调:“气”与“脉”的所指不是循行性感觉,而是流行在血管内的“营气与血”;说:呼吸定息,“气血行六寸”,进行“气血循环”的只能是以心为动力泵的血脉。
四、让经脉医学为“血脉论”者答疑解惑
  1.古文字学与经脉医学及脉书
  出土古《脉书》中的“脉”字,或是写作“目”字与“洫”字的合字,或是“目”字旁的“派”字。这是由李学勤与马继兴等古文献专家参与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研究考证的结论。质疑者认为“不妥”。说是“译为‘衇’字为宜”。理由是“篆体‘脉’字中并无‘目’字部件”。又举《说文》与《正字通》的“脉”字条文来证实己说。
  据马继兴先生考证,马王堆经脉帛书的写成,还要比吕后元年即公元前187年“早一个相当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建光元年,那已经是公元后121年了。至于《正字通》,那乃是明末的字书。要追溯“脉”字的起源与早期演变,本应该从甲骨文着手,据康殷,许慎是没有见过甲骨文的[23,24]。因而,请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把出土脉书改译成《衇书》,恐有不妥。
  说晚于甲骨文的篆体的“脉”字无“目”,那么,要把望眼秋波的“目”字旁的“眽眽含情”或“眿眿含情”写成“血”字旁的“衇衇”,那恐怕也是属于“天下至道谈”的内容了。
  2.先秦脉学与汉后脉学的不同定义
  据评,李建民所著《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是一本中国脉学史的专著,讨论中国古典医学经脉理论的发展过程。”该书的作者说:本书“不涉及经脉实质”,而只是留心于“脉”的产生。“本书主要处理从战国到西汉中晚期脉学体系化的过程”[25]。
  周秦汉脉学是什么?是经脉!台湾古代医学史专家李建民的经脉史观与大陆的同道们不谋而合。因为,这是古代医学史常识。时代有变,“脉”字的概念定义不同。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可以写作《衇经》而马王堆的脉书却不能。
  先秦时期的经脉之学,百病依照足臂阴阳十一条经脉来归类。后来,十二经脉与脏腑的相关规律被发现,疾病按五脏六腑归类。循感技术失传之后以切诊血脉代替之,最初,仍然是要判定病候与十二经脉的关系。但到最后,终于抛弃了十二经脉主在所居的古法而专以判定疾病对于心肝脾肺肾的五脏所归为唯一的选择了。对此,脉诊学大家赵恩俭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医脉诊学》中有精彩的论述:“脉诊起源于经络和经络检查,由于后来不做经脉的检查而是为了诊病辨证,脉诊就由诊全身经脉逐步简化为独诊寸口之法了。但溯其来源,脉诊是出自经脉诊的检查。”《难经》成书于东汉以前,血脉与经脉并重,待到《脉经》问世,则是循感脉法最终消亡与血脉诊法完全独立于世的标志了。赵恩俭先生进一步说:“经脉检查是脉诊的起源。独取寸口则是脉诊在这一历史历程的完成阶段,至此,‘脉’的含义亦自经脉、血脉转化为指脉的跳动了。”[26]
  赵氏的血脉诊法专著多次再版,在中医学界颇有权威,是否看过与“循脉”及“相脉”相关的古文献,那恐怕是勿庸质疑的。
  3.泛经脉循行性感觉与十二经脉的挑选
  循行性感觉,分为单经脉循行与泛经脉循行两大类。单经脉循行见于躯体或内脏的慢性局限性病灶之时,例如,慢性胆囊炎患者仅出现循足少阳脉走行的循行性感觉,其余各脉均为阴性。而在泛经脉循行性感觉阳性的患者身上,则施刺激于全身皮肤上的任何一点时均可以引发出循行性感觉,并没有数量的限制。
据头针发明者焦顺发主任医师的研究,如果在一个肢体上施行“多株密植”式的施压而不顾及经脉循行线的位置,则“最多者压四十个点能出现四十条循感线,而多为互不融合,且成平行状态的分布”。焦氏曾在93例阳性者的经脉线上与经脉线外各取2,232个点,施加刺激后,各分别出现1,570条与1,528条循行性感觉,两者相较无显著性差异[27]。
  全国经脉循行路线新图谱绘制协作组成员蔺云桂研究员的研究结论是:“以泛经感传阳性者为实验对象,在其躯干的侧面,在前起足阳明脉胃经,后至足太阳脉膀胱经之间的区域内,在其间各经脉的间隙中取十个非穴点施加刺激,结果均可引出上至头、下至足的全程感传,相互邻接地分布在足阳明脉、足少阳脉与足太阳脉的相应皮部中。”(蔺云桂等.经络敏感人的感觉研究.见:参加全国针灸学术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第30页,福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1980年)
  同为全国经脉循行路线新图谱绘制协作组成员的张文亮医师为文写道:“以十例泛经感传阳性者为对象,在其手足两条经脉的间隙中各取二个点,在其胸背部各条经脉的间隙中各取五个点,施以脉冲电刺激以引出循经感传,其结果除一点为阴性外均可引出全程的感传,且均各与十二经脉并列走行,互不干扰”。(张文亮.经线间隙区域感传与十二皮部关系探讨.黄山:第七届全国经络研究学术讨论会,1993年11月)
    山西医学院沙洛对泛经脉循行性感觉阳性患者十例积数百次的观察,得出感觉循行的“平行性线谱”的概念:在经脉两侧的非穴位处针刺引发的循行性感觉,“大体上与其近邻经脉有相似的行径,略有偏离”;针刺点偏离愈远,反而接近相邻经脉时,则其循感就与相邻经脉“相近似了”。至于奇经八脉,则是填补了十二正脉“不敷分布”的地方[28]。
  以上可见,十二脉的出现,乃是人为选取手与足的三阴三阳各六个脉口穴、五俞穴或井穴施加刺激的结果。如此这般的关于循行性感觉走行路线及其数目的临床实验,在一例泛经脉循行性感觉阳性患者的身上很快即可完成。长滨善夫于1950年报告的一例即可证明。而在今日,要想找到可供实验观察的泛经脉循行性感觉阳性的病例,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让我们到病房里去一趟找来便是。
  至于单经脉循行性感觉,它是可以被纳入某一个循行性感觉的“线谱带”或“皮部”而得到独立的命名的。还有,自发发作性的循行性感觉,即“循行性感觉性癫痫”,那都是循单经脉走行的[29,30]。
  如上,“施刺激于人体皮肤上某一点或穴位而产生的、与经脉循行线相符、相似或相平行的感觉循行现象,称为循行性感觉”。这并不是某人“自拟其定义”,而是多家临床研究的科学结论。
  所有参与经脉现象临床研究的学者们都知道,引发循行性感觉时所施加的刺激,除去针刺与脉冲电之外,冷与热、触摸与压迫,均可使用;笔杆、圆珠笔,火柴头均无不可。古人俯拾一根骨刺、石笋、树枝或草棍,或用指压,即可施术。轻轻一触,“气象”万千。他们所用的“鍉针”,按压在经脉上,“以致其气”,还是九针之一的专用工具呢。
  4“会环而灸之”与“以砭启脉”
  出土脉书《脉法》〉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讲的是“当环而灸”即循感脉法;第二部分讲的是“以砭启脉”即砭石脉法;第三部分讲的是“相脉之道”,即血脉诊法。
  “当环而灸之”的原文是:“视有过之脉,当环而灸之。病甚,而上于环二寸益为一灸。气出郄与肘,一灸而已。”  
  环:即佩带于手腕或足踝部的金玉之“环”,或称手镯、脚镯。今借指为肢体的部位,即腕踝部诸脉的脉口。益为一灸:益,增益,增加。
  《脉法》的这一部分可作语释如下:“要找出不正常或有过错的经脉而灸之。如何施灸呢?当其腕踝部的‘脉口’而灸之。如果病情较重,更可以在前灸之上方二寸再增加一炷之灸。如果循行性感觉走行到肘、膝处即消失了,则一灸即可以使疾病康复。”
  用砭石切开脓肿,怎么也会与“脉”即循行性感觉发生联系了呢?原来,古人看见循行性感觉“脉”走行到脓肿处止而不行且受憋变宽,便“领悟”到这脓肿乃是因为脉气淤塞不行而形成的,把结果当成原因,因果倒置了。脉法的这一段说:“脉气郁塞不得畅行,就会在其处生成脓肿。循行性感觉走行到脓肿处就会被阻受憋,不能前行。切开脓肿之后,循行性感觉又可以继续前行,这就叫做‘启脉’,所用的工具则是砭石。”
  5.脉行或气行六寸与循行性感觉速度
  “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或“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这里所说的气或脉即指循行性感觉,气行与脉行同义,上述记载见于《灵枢》与《难经》。到了晋?王叔和《脉经》,则又将呼吸、脉动与气行三个数据结合起来:“一呼吸为一息。呼吸定息,脉五动,气行六寸”。
  此时的“脉”指脉博;“气”指循行性感觉。“脉五气六”。经过换算,所得每分钟的呼吸、心跳与气行速度如下:
◎ 呼吸14~18次;◎ 心跳70~90次;
◎ 气行60×(3.5~4.5)cm
也就是说,灸法循行性感觉的速度V=3.5~4.5cm/秒。按,今日实测所得的热致循行性感觉速度是2.5~6.7cm/秒。两者不谋而合。
  在上记呼吸设定为每分钟14~18次的情况下,心跳或脉博为每分钟70~90次,这是完全正确的。因而,循行性感觉的速度也必然正确无误。这里的数据均来自实测,即以呼吸或脉搏为计时标准,同时度量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距离即可得之。“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此之谓也。至于,“其死可解剖而视之”,那是根据循行性感觉“气至病所”的趋脏腑病灶循行而探求经脉与脏腑间的特定联系的。
对于上记循行性感觉走行速度的确认,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应该载入史册,已经建议称之为“俞拊氏速度” (Yufu’s speed)。

五、血脉论者“再商榷”的学术背景
  1.生理学家与循行性感觉
  上海生理研究所的一位资深研究员说:“医学,包括生理学,有一个基本概念,即一定的功能必寓于一定的物质结构,如果有经络的话,其物质基础是什么?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恰如毛之与皮,皮之不存,毛生何处?”对于经脉现象循行性感觉,他们认为“无一例不是假的”。这也就是说,感觉循行现象,它是正统的、严肃的生理学家们的科学领域之外的东西。他们问道:“经络是无结构基础的,何来循经诊断与治疗的规律?” (于宗瀚.对中医“经络”的质疑.中国科学报,第2版,1989年1月6日;于宗瀚.法国人找到了经络?.明报月刊,香港:1990年4月号)           
  在中医研究机构或院校工作的生理学专家们通晓中医基础理论,接受黄帝经络学说。但是,他们必须服从上述“基本概念”。有经脉现象,必有“经络”;它必须是每一个人都有,“百分之百的无例外”,是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或称“正常生命现象”。对于循行性感觉,他们处于两难境界,认为现有的生理学知识“无法解释”。
  上一个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有过所谓“生物学与医学上的伟大发现”,邻国一位大学里的生理学家发现了“经络系统”。据称,“发现的经络实体是前所未知的新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系统。经络系统,其物质基础,其组织学和实验生理学的性质均与神经系统以及淋巴系统有明显区别。经络系统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机能形态系统。”[31]
  血脉论者认为古人首先发现“普遍可见而意义明确的血脉”是“必然无疑”;而在“左胸跳动的”、跳动着的“心,是经络系统的中枢,成为血流的推动力。”他们不解,如果把十一脉或十二脉说成是循行性感觉,那么,在《脉书》与“黄帝内经”中,“怎能理解唯独遗忘了这最重要的血脉,而不把它分别为‘十二血脉’?”看来,当代生理学家血脉论者的理想是不仅要把出土古代“脉书”更名为《衇书》,而且还要把灵枢经脉篇的篇名更正为《血脉第十》,把篇中的十二脉更名为“十二血脉”。其实,廖育群先生早就说过:“中国古代医学不知‘心脏跳动’”;而我们如果能够“摘掉基本生理学常识的‘有色眼镜’,忠实地考查古代文献的内容,就会发现这才是历史的本貌。” [32]
  2.高等临床神经学与季钟朴学术思想
  前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教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领导我国经脉现象研究,提出研究思路的十六字方略:“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强调了“要大量抓住现象且要找到客观指标,这些现象主要在临床,离开临床实践则山穷水尽”;“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后更要提到理论水平的高度上来,要有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要在实验的条件下阐明本质”。
   1997年4月,在“经络研究发展方向与方法学讨论会”上,季教授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季五点”的五点看法:以循行性感觉与气至病所为研究对象不可动摇;循行性感觉研究,是高等临床神经学中的新天地;测线找物是简单化的表现,是经验教训;要始终围绕临床疗效,为经脉诊断治疗学奠定基础;组织精兵强将,协作攻关,共同攀登高峰。1998年2月,他又提出了三点意见,被称作是“新三点”。季氏说:经络是什么的回答多种多样,等于没有回答;要结合临床回答“为什么气至病所”。
  季钟朴教授是精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神经心理学的生理学专家。他的学术目标是:回答“经脉现象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阐明经脉现象的科学原理。季钟朴学术思想,代表着经脉现象研究的正确方向[33,34]。
  3.寻找经络与阐明科学原理的不同归宿
  经脉论者只以经脉现象(类比为燃烧现象)为研究对象;不认为有“经络”实物(类比为燃素)。如黄龙祥所说:“经络的研究”与“燃素的研究”如出一辙,性质是相同的,结局也只能与后者相同。(黄龙祥.“经络学说”究竟说什么?.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6月28日第3版)
  史学家程之范说:“五○年代初,朝鲜的金凤汉宣称他发现了中医经络的物质基础”,而到头来,才知道“什么也没看见”[35] 。
  李连达院士回顾说:“五○年代中期,宣称发现了‘凤汉氏系统’,在‘经络实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震惊世界”。然而,却被以李肇特教授为首的一些学者,将其“识破”。((李连达、靖雨珍.对“经络实质研究”的反思.中国中医药报,第3版,1999年8月11日)
  在高等临床神经学领域,循行性感觉被称为“知觉延伸”,是“知觉抗争”的形式之一。在这一学术领域里,感觉循行的一切规律均可以得到科学的阐明[36,37]。薛崇成教授指出,因“两点同时刺激”而发生的知觉抗争,自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本德氏用于检测大脑皮层顶叶功能以来,迄今无进展。[38,39]是我国的循行性感觉研究在这一领域里开辟了新天地。
  4.围绕黄帝经络学说的不同史料观
  研究古史的清儒分为“求其古”的吴派与“求其是”的皖派。中国的经络研究者与经脉史学研究者,其中的“是什么学派”可能继承了“求其是”的传统,以黄帝内经的经络古义“为一固定不移之物,乃想在各种诠释中寻得个最恰当的解释;求得一个最合于圣人本意的了解”。也就是说,对于“经络”要求得出一个最合于“黄帝曰”的理解。而以经脉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为什么学派”则是“求其古”,认为西汉古墓中出土的脉书与脉人最古,最接近于俞拊与扁鹊的活动时期,如果能将它们好好地整理出来,可以对经脉理论形成过程的原始面貌有最直接的了解。
  自然科学史研究专家廖育群建议中医界反思自己的方法论,首先批判宗教方式的“圣教量”:“圣人的语言就是我论证的基础”[40]。
  血脉论者提出:“希望通过争鸣,用客观事实来统一认识。”以上,读者们已经看到,我们经脉论者讲的都是客观事实;而血脉论者的所谓“事实”则全靠引经据典。这也就是说,凡是有悖于血脉论的事实均是“非事实”,必须到“黄帝曰”与“内经曰”那里去统一“事实”;他们对于“经络”并不仅仅要求得出一个最符合于“黄帝曰”的理解,而且要求“黄帝曰”给出一个最符合于“现代血脉论生理学者曰”的解释。

 

                第二部分文章摘自韩世明所著《略言经脉与血脉》

 

    当今有些人在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上,经脉与血脉常混为一谈。经考《内经》之语,经脉与血脉有别。经脉可言十二,未有十二血脉之称;经脉之穴称为气穴,未称为血穴;经脉之气称经气,不能称为经血。《内经》中有“气脉其应也”、“气脉常通”、“阴阳气道不通”、“此气之大经隧也”等语,说明经脉之别称又有“气脉”、“气道”、“经隧”之谓。而《灵枢·刺节真邪》中的“血道不通”,则提示血脉之别称又为“血道”。其他则如《内经》中的动脉、赤脉、青脉等名词,总不能将之视为经脉的分类吧。

    《内经》中的“脉”字共有两义。单言“脉”之处,有时指血脉,有时指经脉。如《灵枢·脉度》中的“脉度”之“脉”,以及“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脉”,均是指经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夫脉者,血之府也”,又是指血脉而言。

    《内经》中更有经脉与血脉并举之处,如《灵枢·四时气》曰:“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灵枢·天年》曰:“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于此等处,均可见经脉、血脉之不同。

    经脉与血脉两者不同,也反映在《内经》以后的学术思想之中。因为经脉又有十五络,亦为气行之道,所以张仲景又以经络与血脉分论之,如《金匮要略》曰:“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汉书·艺文志》中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这里将经络与血脉并列,更为明示二者有别。

    《难经》中曾言:“十二经皆有动脉”,是说十二经中有些部位有动脉与之并行,但不能理解为“十二经皆是动脉”。

    经脉与血脉又密切联系,血脉分之细者,又为孙络,所以十五络为气行之道,而孙络又为络脉之一种,为血脉广布周身之微小血管及与经脉相联系者。如《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所以经脉也以血中之物质而滋养,为血络中这物质渗灌于经。所谓渗灌之义,是孙络之血直通于经吗?不是!再请看《素问·调经论》之语:“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正说明孙络之血,不得外溢于经,也非络中之血直通于经,若果为直通,则不能言什么外溢了。所以应将渗灌理解为血脉中的物质通过孙络而渗透之,营气正是如此产生。明得此理,就可知经脉之壅遏营气,紧密关系于血,经脉之营气亦由心之血而能生成,为心所主持。血脉之空虚,经脉亦未尝能气行旺盛。所以《伤寒论》中说:“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实因两者之关系紧密,但未可将营气直称为营血,张仲景无此称呼,而《内经》中除《素问·调经论》有“荣血泣”一词,是指荣气之行与血行具为滞涩,他处未见荣气直称为荣血或营血者。

    气血津精,广布于周身,血中有气,津液中也有气,气除了经脉中有外,全身各处又无处不有。有关血气之全身布散规律,在《素问·经脉别论》中可见其义,原文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第三部分  相脉之道到三部九侯及寸口脉法的演变---刘先利

 

   “相脉之道”是古代诊查经脉病变的具体方法,文献上文已经提及,这是最古老的诊脉方法,后来被《内经》的三部九侯脉法、人迎寸口诊法替代,由于《难经》的寸口脉法被后来的《脉经》继承,古代的经脉诊病、三部诊病、人迎寸口诊法再次被统一到寸口诊病,前三者逐渐被遗忘。但是,细看《难经》,其实不难发现,作者的书里,对于相脉诊法依然是有继承并提倡的,只不过在《脉经》中没有得到提倡。大家不妨去看看相脉之道的文献,就能很好的对照。其实,不管脉诊怎么变化,对比察独的方法是一直没有变化的。说到诊法的不断改进,其实,对于现在的很多现代科技检查,大家又怎么来看了?我想,只要我们中医功底扎实,很多科技时代的成果都是可以被吸收的!

 [附难经原文]: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第四部分  个人体会---刘先利

 

    从个人临床体会来看,经络不是血脉,近几年来,经络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了,似乎什么病都与经络相关,什么病都离不开经络,经络参与一切中医的病理过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经络之外,还有血脉、骨、筋、肉、脏腑等等,经络只是起到一个信息传导的作用,这是中医‘气’的层面的问题,只有病在经络才治经络,而不是什么病都要围着经络转.......至于相脉之道能否被寸口诊法取代,这个我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来体会!但是,要明白针刺之道,就必须学会诊查经脉之病变,绝对不能随手施针,不明经络病之所起所在而胡乱施针,岂不是涂炭生灵之举!当今中医界,只会用‘毫针’针来针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哀之处!现在想起在医院时的切开引流术、抽胸腹水、气胸闭式引流术等等,发现这些其实就是古代中医常用的方法,很是汗颜,那种术后的“得气”体会才叫深刻!立竿见影!只可惜西医那帮人只会看着机器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而中医却是把个脉就能知道,老祖宗的东西是值得继承的,大医院的各位大佬们!!!

     中医与西医都是对人的研究,‘人体构成’这个最原始的研究本体是不变的,现在很多中医,学着学着就变成神仙啦,就变成大道、大巫啦,这才是可悲之处!中医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鬼神、宗教色彩,希望越来越多的同道回归到研究中医的正道上来,而不是动不动就用“破解千年之谜”“发现千年之秘” 这样的态度,古人研究中医,绝对不会比现代人愚蠢,大家不要不自量力!多做临床、多去大医院接触研究病人才是正道!还记得当年跟师父学正骨时,每天拿着骨骼标本摸来摸去,回家又在自己身上来回摸骨头,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现在有些什么道医正骨、太极正骨啊,哎,我也不想去评价啥!!世道真是不饶人啊,会吹牛创新就行!!

     等这段时间忙完,我计划联系一个肿瘤科室,好好从中医的角度研究研究这些病人,我想,只要中医功底扎实,一定会有心得体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