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猛为何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伟天英 2017-03-12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人,后移家魏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为什么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为何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五胡乱华时期,氐族将领苻洪在后赵暴君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人毒死。公元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与东晋断绝。之后东晋屡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皆成功抵御,国势渐固。之后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以杀人为儿戏,“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昏暴胜过石虎。后赵的覆辙就在眼前,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苻健之侄苻坚更是忧心如焚,后来决计除掉苻生。

苻坚广纳贤才,以图大举。当他向尚书吕婆楼请教除去苻生之计时,吕力荐王猛。苻坚即派吕恳请王猛出山。

苻坚与王猛一见面便如平生知交,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就象刘备当年遇到诸葛亮似的,如鱼得水。于是,王猛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公元357年,苻坚一举诛灭苻生及其帮凶,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

王猛为何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申明法纪

京畿附近的始平,有很多从枋头返回来的贵族,这些人目无王法,横行霸道。而始平的治安也一塌糊涂,老百姓苦不堪言。苻坚于是任命王猛为始平令,让他去治理这个让人棘手的地方。王猛刚到任,便申明法纪,明辨善恶,压制地方不法豪强。这些豪强与地方里的官吏勾结以久,霸道惯了,哪里会把王猛放在眼里,照例恣意妄为。王猛言出即行,当即把一个作奸犯科的恶吏鞭杀。这些豪门见状,赶忙怂恿这个恶吏的狐朋狗友上书“诉冤”。

上司逮捕了王猛,押送到长安。苻坚闻讯,亲自责问王猛:“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你莅任不久就杀掉那么多人,多么残酷啊!”王猛平静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陛下不以臣为无能,让臣担任难治之地的长官,臣一心一意要为明君铲除凶暴奸猾之徒。才杀掉一个奸贼,还有成千上万的家伙尚未伏法。如果陛下因我不能除尽残暴、肃清枉法者而要惩罚我,臣岂敢不甘受严惩以谢辜负陛下之罪?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论,加给我‘为政残酷’的罪名而要惩罚,臣实在不敢接受。”苻坚听罢,且叹且赞,向在场的文武大臣说:“王景略可真是管仲、子产一类人物呀!”赦免了王猛擅杀官吏之罪。

不久,苻坚深感用人之务关系政务兴衰,于是罢免了不称职的尚书左丞程卓,改任王猛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辅佐他处理朝政。

制定选官标准

首先,王猛“举异才,修废职”,唯有人才才真正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这一点毫不夸张。王猛深知人才对于治政的重要性,不断向苻坚推举贤能参与国政。在王猛的推荐下,苻融,任群、朱彤等一批贤才得到重用,而那些尸位素餐之徒,则纷纷被王猛弃用。同时他帮助苻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其主要内容是:由地方官长分科荐举名为孝悌、廉直、文学、政事的人才,上报中央,朝廷对被荐者一一加以考核,合格者分授官职;凡所荐人才名实相符者,则荐举人受赏,否则受罚;凡年禄百石谷米以上的各级官吏,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其不通一经一艺者统统罢官为民。

荐举赏罚制度和选官新标准的规定,改变了当时士族豪门垄断朝廷的局面,有利与有才有德的寒门之士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否定了自从西晋永嘉之乱以来许多胡族军阀统治者迷信武力、蔑弃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有效地提高了前秦各级官僚的智能素质,“才尽其用、官称其职”的新局面日益形成,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也为之一变。

加强教育

注重教育,注重教化百姓,以期培养人才,改善社会风气。永嘉之乱后,中原大地不时陷入战火,乱世之际,大家都过刀尖上舔血的日子,没有几个人重视教育德化的,以至太学被夷为废墟,原来的教育制度在中原也废弃了很久了。而王猛则深深明白到“马上可以得天下,却不能治天下”的道理。他主政后,向苻坚建议恢复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修缮学舍,请名士讲习儒学,并要公卿的后代必须入太学学习。苻坚自己就饱通儒学,因此在欣然接受了王猛的建议外,还决定每月亲临太学三次,考问诸生经义,品评优劣,并与博士等教官讲论学问,以督察学校教育,扩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在兴办教育外,王猛还“礼百神,旌节义,继绝世”,弘扬德化,教化百姓,通过这些举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竞学之风气也与日俱盛。

调整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氐族又是少数民族中较小的一个。前秦国内存在着氐汉之间的矛盾,也存在着氐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王猛作为汉人而能尽忠于前秦政权,与苻坚名为君臣,形同兄弟,为氐汉两族的团结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前秦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诸族杂居,互相融合。有人别有用心地建议苻坚把西北氐族各部尽迁入京城,而将关中各族大户驱逐到边地,王猛劝苻坚将其人处死。边将贾雍所部攻掠匈奴,立被罢官。于是,匈奴、鲜卑、乌桓、羌、羯诸族纷纷归服,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四方种人,皆奇貌异色”。

发展社会生产

为解决关中少雨易旱问题,前秦政府征调豪富僮仆三万人开泾水上游,凿山起堤,疏通沟渠,以灌溉梯田及盐碱地,“百姓赖其利”。又通过召还流民、徙民入关等途径增加农业劳动力,并注意节约开支、降低官僚俸禄、减免部分租税,以减轻人民负担。前秦政府还经常派员巡察地方,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奖励努力种田的农民。于是,荒芜多年的田地重长五谷,空废多年的仓库又满帛粟,前秦立国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了。

王猛为何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剪灭群雄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366—376年)便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

正是因为王猛的努力,使得北方获得短期统一。所以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为何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