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2008年)获奖者介绍

 茂林之家 2017-03-12

2000年(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00年(首届)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1919年生于上海,数学家。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40年,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6年赴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46年由陈省身引荐到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从此吴文俊就一直沉浸在数学世界里。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7年曾颁发过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当时国家最高奖项。37岁的吴文俊便因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而获此殊荣。

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他提出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为拓扑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令国际数学界为之瞩目,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上世纪70年代,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实现了将繁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计算机完成。

1991年,吴文俊任国家科委攀登项目“机器证明及其应用”首席科学家。

从1956~2006年,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国际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邵逸夫国际数学大奖等。

吴文俊是中国当代数学的标志。他不仅代表着中国人的数学能力和水平,也意味着当代中国数学已行走在世界数学科学的前沿高地。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

1937年生,江苏无锡人,计算机专家。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7~2006)。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

他主持华光和方正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研制,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并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画特性的方法,并取得了欧洲和中国的相应发明专利。他的发明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他领导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报社和出版社、印刷厂逐渐普及,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

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

1919年生,籍贯浙江嘉兴,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1919~2005)。

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黄昆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他提出了稀固溶体的X-光漫散射理论和晶体光学振动的唯象方程,并预见了晶体光学声子和电磁场的耦合振动模式,被称为“黄散射”和“黄方程”;提出并发展了由晶格弛豫引起多声子跃迁理论(包括光跃迁和无辐射跃迁),被称为“黄一佩卡尔理论”;提出了有效解决半导体超晶格光学振动模型,并阐明其光学振动模式的要点,被称为“黄一朱模型”。

1984年黄昆曾获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授予的“理论物理弗雷曼奖”,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授予的“卓越的外国学者”称号。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黄昆一生不事张扬,默默耕耘,为科技事业鞠躬尽瘁。他以其严谨和创新、勤奋和率真,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竖起了一座座丰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北京大学物理系师生在他70华诞时赠送了一幅对联: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这38个字浓缩了黄昆的一生。

200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

金怡濂(1929.9.5-),江苏常州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美誉。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唯一获奖者,2010年5月国际永久编号“100434”这颗小行星以金怡濂的名字命名。

金怡濂作为运控部分负责人之一,参加了中国第一台通用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此后长期致力于电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号传输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多种当时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在此期间,他提出具体设计方案,作出很多关键性决策,解决了许多复杂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对中国计算机事业尤其是并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贡献卓著。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

1917年生,籍贯天津,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17~2008)。

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他早年师承杨钟健进行古脊椎动物学研究。1954年开始从事黄土研究,确立了“新风成学说”,从古土壤多旋回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第四纪四次冰期学说,使之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变的重大转折;基于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并列成为环境变迁研究的三大支柱。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1964年起参加和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等高山科学考察。1969年以来推动我国环境地质学研究。

刘东生于1982、1991、2000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

200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永志

王永志(1932.11.17-),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获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

王永志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王永志参与主持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主持了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组织了研制、试验中的总体技术协调,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路,正确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空缺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

1916年生,籍贯安徽安庆,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16~2013)。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10月回国投身新中国气象事业,耕耘70余年。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叶笃正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为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框架等一系列科学思想。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叶笃正曾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2003年获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国际气象组织奖。

多年来,叶笃正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几代气象工作者,分别成为各个时期中国气象科研和业务发展的骨干力量。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

1922年生,福建闽清人,医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他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

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60年,吴孟超切除过14000多颗肝脏肿瘤,其中进行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他开创了中国肝脏外科多项手术纪录,奠定了中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这一系列成就,使中国肝脏外科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996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其著作《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还联合6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发病机理与防治”的建议案,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

1931年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4年前,李振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5年后,为响应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便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杨凌,在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李振声把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

他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他提出的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和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李振声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科院率先组织实施了“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11年5月,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渤海粮仓”的设想,如今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已正式启动。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

1924年生于四川成都,石油化工专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而如今,国产催化剂早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闵恩泽”的名字是最绕不过去的。60年前,他留美学成归国。从此,他的人生便与祖国的炼油催化事业紧紧相连。

翻开他的履历表,一条清晰的自主创新轨迹赫然在目:1960年,他成功开发出质量优于国外产品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20世纪70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 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多套工业装置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1981年,他成功开发出半合成分子筛裂化催化剂;1995年起,他担任“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主持人,“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

1916年生于江西九江,植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16~2013)

作为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70多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他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

吴征镒对成千上万的植物的特征了如指掌,可以尽数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以及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等,因此被中外同行誉为“植物电脑”“植物活辞典”。

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面,他科学地划分了中国植物属和科的分布区类型并阐明了其历史来源,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完成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为资源保护和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修改了世界陆地植物分区系统,为植物区系区划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

1920年生于浙江绍兴,无机和物理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20~2015)。

1951年,徐光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徐光宪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的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让徐光宪一生感到最幸福的,还是自己倾尽心血培养的学生。其中,黎乐民、黄春辉、高松、严纯华4位院士已在量子化学、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分子磁体及稀土萃取等领域做出了骄人成绩。

徐光宪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

王忠诚(1925.12.20-2012.09.30),山东烟台人,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

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65年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忠诚在神经外科诊断、治疗、科研、教学、预防及流行病学调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和重大贡献,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科研成果6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发表论文300篇,专著20部。

文章选自《科学新闻》2015年5月刊和资料整理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