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知录82】二分明月楼传奇

 金色年华554 2017-03-12


   【导读】宋代王楙《野客叢書》卷十五云:“唐時揚州為盛……徐凝詩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其盛如此。”按:因唐人二分明月之诗,扬州遂有二分明月楼。而此楼历史兴衰,颇值一叙。请读李友仁先生文。(原题《漫话二分明月楼》,载《扬州广播电视报》)

 

漫话二分明月楼

 文/李友仁

 古城扬州广陵路路南,广陵小学与大武城巷之间,有一条窄窄的小巷子。穿过小巷,进入园门,左手拐弯,眼前豁然开朗,但见园内有高楼,有小亭,有假山,有水池,有小桥,有砖刻。这便是中国名楼二分明月楼所在的二分明月楼公园。


三位园主:员氏、贾氏和徐氏

二分明月楼公园原是私家园林,为清道光年间员氏豪门兴建。

“二分明月”因唐朝诗人徐凝咏扬州的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成为扬州的代称,员氏依徐凝诗意垒石筑园,便将园中主楼取名为二分明月楼。

奇怪的是,员氏姓员名谁,从事何种职业,何年出生,何年辞世,扬州史籍中竟无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记载。同样,对员氏为何弃楼而去,后人也无从知晓。

贾颂平从员氏手中购得园林,成为第二任园主。

贾颂平,名贾沅,祖籍镇江,其曾祖父迁居扬州,从事盐业经营,到了贾颂平这一代,贾家已成为扬州著名的大盐商。而在贾颂平的儿子贾蝶安看来,对他父亲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扬州著名的集“住商、钱商、运商和食商”于一身的四栖人物。住商,是住在扬州的盐商;钱商,是入股银行;运商,是从事官盐运输;食商,是从事官盐销售。贾颂平独资经营的同福祥盐号是扬州最大的食商。贾颂平曾任天津大陆银行董事、上海太平银行董事。他还是扬州食商工会的会长。

贾颂平热心公益事业,建设扬州第一条汽车公路--扬圩公路,修建扬州正谊小学、正谊中学,修建五亭桥,建造瘦西湖小金山上的玉佛洞,他都慷慨解囊。玉佛洞的洞口曾有一块牌子,上写“千佛洞”三字,两侧分别写有“贾颂平居士独资捐建”、“民国二十五年立”字样。

贾颂平资金雄厚,清光绪年间在大武城巷1、3、5号建造庭院(或说系贾颂平祖上用二千石大米购自李鸿章名下,现称为“贾氏庭园”),又购得二分明月楼园林,并入其中,还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从周易三手中购得丁家湾1号房产。这些统称为贾氏盐商住宅。据贾蝶安介绍,二分明月楼园林其实是父亲为三叔父购买的后花园,只不过后来三叔父过早地去世了。

1937年12月14日,扬州沦陷,贾家被迫逃亡。贾颂平与家人一起前往上海,主要收入还是靠盐路。后来因为战乱,盐路隔断,贾颂平亏了很多钱,与其他盐商一样,贾氏大家族亦日趋没落。

贾颂平1944年农历四月二十几去世,享年64岁。

贾家衰落,二分明月楼园林再次易手,绸缎商徐佩卿购得,成为第三任园主。

徐佩卿(1906-1989),江都樊川人,名不见经传,可是他的先人在有“小小樊汊赛扬州”美誉的江都樊川镇却是赫赫有名的。明清两朝,樊川镇上有滕、黄、葛、吕、徐五大姓,徐佩卿为徐姓后人,其夫人黄良玉为黄姓后人。徐佩卿的父亲徐灿晨,字拱北,又称徐拱,曾是樊川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为樊川一代富商大贾,曾任樊川的三届商会会长,一生节俭,乐善好施。

徐佩卿在家排行老五,人称五爷。他继承了父亲的遗传基因,有商业头脑,且胆大心细,干练老成。他后来常驻上海,负责大宗采购,闲暇时在上海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获利颇丰。上世纪40年代初,他从贾氏手中购得二分明月楼园林,夫妇二人定居扬州。他在扬州城里的多子街(今甘泉路)独资开了一家华泰绸缎店(公私合营后更名为德诚布店),另外还与人合股,在新胜街开了恒裕号,经销柴油、火油。因经营得法,生意红红火火。1956年初,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华泰绸缎店等实行公私合营,徐佩卿后赋闲在家,安度余生。

徐佩卿购得的二分明月楼园林,后除保留一部分自家居住使用外,大部分公管。上世纪70年代末,笔者造访二分明月楼时,楼宇破旧不堪,园内除徐氏一家居住外,还住有其它居民,甚至还有小工厂。上世纪80年代末,二分明月楼公园由政府拨款修复、扩建、增景,对游客开放。徐佩卿一家则安排至它处居住。



一副名联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二分明月楼中楹的廊柱上挂着一副“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的楹联,系集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吴让之墨而成。不知情的人会以为这是为二分明月楼量身定制的,其实不然。

据记载,元朝兴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他请过好多人替这幢楼写副春联,大多不适合主人的意向。一天,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字子昂)路过扬州,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酒喝到一半,主人拿出纸和笔请求赵孟頫写春联。赵孟頫拿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到春联,非常高兴,把喝酒的器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了赵孟頫。

据明代万历《江都县志》记载,明月楼“在府东北大街东” 。后来,明月楼荡然无存,人们便将赵孟頫所题楹联借用来赞誉后建的二分明月楼为“明月扬州第一楼”。上世纪80年代,笔者曾在楼中居住过,当时廊柱上并无楹联。到了80年代末,大修二分明月楼时,才添置上去。

二分明月楼被誉为“明月扬州第一楼”,恰如其分,名至实归。

先看主楼,上下两层,甚是壮观。七间长楼,坐北朝南,雄踞挺拔,气宇轩昂,楼顶飞檐翘角,取势空灵,楼栏虚设,作美人靠,确是赏月佳处。

再看园内,充盈着月亮的元素,有伴月廊、迎月楼和月牙桥。桥,娇小秀媚,如两片新月。那一个个门洞、漏窗,或如满月,或似残月,或像新月。倘是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色朗照,清辉笼罩佳园,遍地铺银,树影斑驳,丹桂飘香,人仿佛在山涧探幽,在水畔漫步,沉浸于月色之中,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心旷神怡。

园内有假山,也是独具匠心。园内原本无水,却又水意涵蓄其间。著名的古建筑、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对扬州园林感情深厚,曾数度来扬探究扬州的造园艺术。他对二分明月楼园林推崇备至,认为这是“旱园水作”的杰作。他在《说园》《扬州园林与住宅》《园林谈丛》等著作中说道,“假山有旱园水作之法,如上海嘉定秋霞圃之后部,扬州二分明月楼前部之叠石,皆此例也。”

“将园的地面压低,其中四面厅则筑于较高的黄石基上,望之宛如置于岛上,园虽无水,而水自在意中。”“二分明月楼园中无水,而利用假山之起伏,平地之低降,两者对比,无水而有池意,故云水作。”有一部关于二分明月楼的电视片,有一段解说词讲得十分形象、生动,照录如下:二分明月楼园内“院落开阔,地面放低,黄石顺势垒成平冈,平冈略高于地面而高下不等,如同汀屿浮出水面。院中虽无崇山峻岭,却有峰峦余脉;虽无池喷泉涌,而水意涵蓄其间。真可谓心裁别出,达到了眼无神有的境界。此乃旱园水作,在大江南北的城市园林中极为罕见。”

上世纪80年代末,在整修二分明月楼园林时,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园中央开挖了一个大水池。扬州园林研究专家李金宇表示,历史上的二分明月楼园林是典型的“旱园水作”的代表,在园内凿塘引水,化虚境为实景,使本来巧思独运的匠心刹那间荡然无存,歪曲了这座园子的本意,建议填池整地,恢复二分明月楼原貌。



两种境况:匾额一去不归,井栏失而复得

二分明月楼原来悬有清代学者、书画家钱泳题写的“二分明月楼”的楠木匾。上世纪60年代中叶,有一天,来了一帮人,上得楼去,取下匾额,扬长而去。从此,匾额再无踪迹,一去不归。园内现在的隶书匾额系集钱泳之字而成。

相比于匾额,园中的井栏则要幸运得多。

园内有古井一口,圆形青石井栏上绳痕深刻,刻有“道光七年杏月员置”八个字,表明此井及井栏为员氏于道光七年杏月(1827年2月)所置。笔者推测,后人便据此认定,二分明月楼为员氏兴建。

此井栏曾经失而复得。通常的说法是,井栏被农夫偷偷运回家中砌了猪圈,巧被发现,几经周折,方才完璧归赵。但据徐氏家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拆除园内小工厂厂房等建筑时,施工队有人顺手牵羊,竟将井栏与建筑垃圾一道运走。二分明月楼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徐氏家人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托,负有保护文物的责任。徐氏家人当天即发现井栏不翼而飞,立即向文管会报告。文管会即找到施工队,第二天井栏便不太费周折地完璧归赵。至于说井栏被农夫砌了猪圈,徐氏家人则未有所闻。
    


一桩公案:瘦西湖桂花厅出自何处

二分明月楼园林内,原有一厅,坐南朝北,与主楼遥遥相对。1997年出版发行的《扬州市志》称之为四面厅,2011年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扬州盐商遗迹》一书称之为蝴蝶厅,徐氏家人则因厅前种有8棵桂花树而称之为桂花厅。该厅1959年移建至瘦西湖公园“水云胜概”景区(游人亦称之为桂花厅)。这是因为,瘦西湖公园内原有“水云胜概”景区,后荡然无存。钓鱼台对面,湖之北岸,从玉版桥到五亭桥之间便无一景点。1959年,政府开始打造瘦西湖景区,建造新的楼台亭阁缺乏资金,于是已被公管的桂花厅便被移建至瘦西湖公园“水云胜概”景区。对此,《扬州市志》有记载,说“1959年四面厅移建于瘦西湖上”。《扬州盐商遗迹》亦有记载,说园中蝴蝶厅移建至瘦西湖公园后,上世纪80年代末修建二分明月楼时,在原址上建“扇面厅亭”一座。

综上所述,瘦西湖桂花厅出自二分明月楼园林,没有疑问。然而,到了2012年,这似乎成了问题。

这还得从扬州城内的愿生寺说起。

坐落于埂子街146号的愿生寺,是扬州盐商萧芸浦第三位夫人萧翟氏(法号“唯昇”)于民国19年(1930年)出资兴建的,以此作为运河东岸长生寺的下院,同时也是萧家的家庙。愿生寺的第四进为两层三开间的唯升阁,取“唯昇”中“唯”字及“昇” 字的谐音。唯升阁,是萧唯昇念经专用的地方。因此,唯升阁不仅是萧家后人的回忆所在,更是研究愿生寺绕不开的一段历史。

后来,萧氏后人搬离了愿生寺,迫于生计,无暇顾及愿生寺。直到有一次萧家后人萧森抽空去愿生寺时,才发现这里已经成了扬州邮电局、地委党校以及京剧团等单位的宿舍。更惊讶的是,唯升阁不翼而飞,被一个杂物间替代。

唯升阁到底去了哪里?带着疑问,萧森的好友、扬州文史专家夏金龙开始了寻访之路。他百般搜寻,终于在瘦西湖内锁定了桂花厅。他认为,桂花厅的结构几乎完全复制了唯升阁,都是榫卯结构,建筑材料也同为杉木。桂花厅的装修都有唯升阁的影子。于是,他断定,唯升阁并未消失,而是于1959年拆迁移至瘦西湖内,成为瘦西湖内的桂花厅。他觉得,这一结果可以告慰已经辞世的好友萧森了。

2012年8月6日,扬州媒体以《瘦西湖桂花厅唯升阁“变身”》、 《神秘消失的愿生寺唯升阁去了哪?》为题,对此做了报道。

读到有关报道,笔者致电相关媒体,说明情况。8月21日,相关媒体又以《桂花厅出自二分明月楼》、《半世

纪前,桂花厅整体搬至瘦西湖》为题,做了报道。文章引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王虎华主任的话说,桂花厅于1959年从二分明月楼被整体搬迁到瘦西湖。

二分明月楼的徐姓园主的后人大部分还居住在扬州,无论是根据他们的口述还是根据史籍,都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史实。

这桩公案就此了结。但唯升阁到底去了哪里,仍不得而知。萧森的遗愿未了,夏金龙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笔者总感到对不住萧森和夏金龙两位先生。为此,笔者试图从文字资料中找到蛛丝马迹,未果。比如《扬州盐商遗迹》用两页的篇幅介绍愿生寺,但对唯升阁及其去向只字未提。

值得欣慰的是,2013年1月9日,愿生寺修缮一新,正式对外开放。第四进仍是重建的唯升阁,因为供奉地藏菩萨,而改名为地藏殿。


天津市国学研究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