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知录88】万岁与万寿无疆

 金色年华554 2017-03-12

“长生无极”瓦当(益民摄)


万岁与万寿无疆

 

商代甲骨文没见“万岁”“万寿无疆”之词。西周晚期的《小克鼎》,其铭文已见“屯(纯)右(祐)眉寿,永令(命)灵冬(终),万年无疆”之语。这是祈求长生永寿的祝福语。从当时金文书写习惯看,这种祝福一般是器物铸造者祝愿,或是为谁铸器而为之所作的祝福。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名为“叔上”的西周后期青铜器,其铭文郑大内史叔上作叔妘媵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是郑国的大内史叔上为其女叔妘铸造的陪嫁用品,其中的“万年无疆”,是对女儿的祝愿。

可见万寿无疆一词的由来非常久远,可以上溯到西周,只不过当时更多的是说“万年无疆”。这个词的使用对象,可以是尊者,可以是自己,还可以是晚辈。这与后世只用于尊者、长辈有所不同。

西周至春秋时期,举行祭祀,要进行宴享,宴席上必有举杯祝寿礼仪。《诗经·豳风·七月》记述了这样的场景:“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大意是:用酒来宴请宾朋,还要宰杀羊羔登上高学堂,举起那精美的兕角酒杯,祝万寿无疆。孔颖达注解“万寿无疆”道:“万年之寿,无有疆竟之时。”说白了就是长寿万年,而万年只是表长久的约数,也就是没有止境。

《诗经》中多处出现祝寿词,《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大雅·江汉》:“虎拜稽首,天子万年”;“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小雅·天保》还有更多的祝寿词:“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栢之茂,无不尔或承。”大意是经过龟甲占卜,向神灵祈福,神灵赐福了,可以让人长寿如日月永恒之行,南山永不崩塌,如松柏永不凋谢。后世所谓“寿比南山”“永不凋谢的不老松”,即源于此。

燕饮而祝寿,是周代时兴、后代长期沿袭的风俗。如《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秦始皇时置酒……殿上上寿呼万岁”,这也是在酒席上举杯祝寿呼万岁的例子,它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祈盼。因此,万寿无疆、万年无疆、寿比南山、千秋万岁等就成了历代的祝福词语。

其中的“万岁”一称,还由祝福之词,渐渐演化为欢呼声或祝贺语。《战国·齐策》载,孟尝君让冯谖到薛城去收债,冯谖为了收买人心,将百姓手中的债券(欠条)核实完后,又归还给他们,因烧其券民称万”。欠条烧了,表示他们不再欠账了,所以大家高兴地呼喊万岁。《史记》也记述战国末期赵国希望用珍宝和氏璧换回秦国侵占的城市,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这也是群情兴奋时的欢呼。《史记》还记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危在旦夕,不得不由纪信假扮刘邦从城东出降,刘邦则从西门逃遁。当时误以为“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这是楚军胜利的欢呼声。表明“万岁”曾是表达庆贺和兴奋心情的呼叫语词。不仅仅是人的呼喊,汉武帝时,还刻意强调自然神灵对皇帝的祝福。武帝曾登上中岳嵩山祭神,也不知是随从官受他暗示,还是主动逢迎,称山岳间听到了此起彼伏的“万岁”呼声,《史记》称,“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从此“山呼万岁”一词,也成为描述自然神灵对皇上的礼赞。

因为祈求长寿,不少古人的名字,与延年益寿有关。漢代史游《急就篇》载有宋延年、卫益寿、周千秋、邓万岁等人名。唐代颜师古注解说:“延年之义,取于寿考无疆也。汉有李延年、杜延年、田延年”;“益寿亦延年之义也”;“千秋亦欲长生久视也。汉有张千秋、田千秋”;“万犹千秋耳”。还有东汉桓帝时的邓太后叔父名叫邓万世。但是,千秋万岁、万寿无疆之类词后来成为皇上的御用词语,臣民就不得随便使用了。《后汉书·韩稜传》说,窦宪征匈奴大胜还朝,迎接他的众臣僚要下拜施礼,呼万岁,韩稜指出:“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似乎是说,东汉时万岁已成皇帝专用词了。尽管如此,这方面也许还不太严格,因而后周时,还有名叫李远的人,字万岁;隋代有人名史万岁;直至唐代还有人名刁万岁。不过,汉以后,凡皇帝即位,群臣必呼万岁已成通例。《后汉书·礼仪志下》:皇太子即皇帝位……告令,群臣皆伏称万岁。”东晋桓玄篡位,登坛昭告天帝,而《晋书》笑话他不懂礼仪,“百僚陪列,而仪注不备,忘称万岁”。宋代以后,此制严格起来,臣民再也不得冒用皇上这类专称。比如北宋大臣曹利用的干儿子喝醉了酒,披着黄袍,叫别人对他称万岁,结果获罪被杖击而死。

清朝史学家赵翼《陔余丛考》概述“万岁”一称的演化,说得较清晰:“盖古人饮酒,必上寿称庆曰万岁,其始上下通用为庆贺之词,犹俗所云万福、万幸之类耳。因殿陛之间用之,后乃遂为至尊之专称。而民间口语相沿未改,故唐末犹有以为庆贺者。久之,遂莫敢用也。”

对皇上祝寿,除了宴会等场合有之,在朝会、节日、皇帝生日等时候,均有之。宋代大臣朝会时有这样的祝词: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拱揖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苏也曾为皇帝的内侍写过冬至贺词,其中有云物告瑞宫声协和岂惟至治之祥自得上天之祐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献如山之祝庶同率土之欢”。

中国古人忌言死亡,往往用别的名称指代,诸如不禄、牺牲、物故、长眠、仙逝,等等,在皇帝来说,除了专用的驾崩、崩殂、山陵崩等之外,还往往用“千秋万岁”来指代。因而这词在这种场合就不是用于庆贺,而是对君主死亡的婉称了。战国时楚王在云楚大规模狩猎,非常快乐,曾这样说:“乐今日之游!千秋万之后谁与乐此”汉景帝没确定太子时,曾与梁王喝酒,在酒席上带着醉意对梁王说,我“千秋万岁后,传(位)于王”。梁王虽然知道这是醉话,但心里还是特高兴。皇上也不免于一死,但总希望活得更长久,所以把死亡也称作“千秋万岁之后”了。

总之,祝福的词语,也带着皇权的深深烙印。

日知君曰:四五十年前,举国曾狂呼过“万岁、万岁、万万岁”,曾天天三呼“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可见三千年来的历史习惯,有太强劲的传承力量。所幸今天无人再喊了,但不能保证未来多少年后,遇到何种机缘,会不会“山呼万岁”的情景再度呈现呢?中国的历史,已经循环往复好多回了。


天津市国学研究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