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养生堂】治疗百日咳的“清金宁嗽汤”

 wah68 2017-03-12



——本文选自梁剑波老先生之《公众诊所》。




■以下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于1987年9月为梁剑波老先生《公众诊所》作序。




梁剑波(1920-2002),岭南文化大师,中国近代奇才,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中国医学“岭南派”创始人之一。曾任:肇庆地区中医院副院长、院长,肇庆市中医院名誉院长。






百日咳,春季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它由感染百日咳杆菌所引起,五岁以下的小儿容易罹患。它与其他传染病不同,儿童无法自母体获得免疫力,所以,有时新生儿出生后,也会患上百日咳。这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百日咳的症状,在医籍中常分为三期,潜伏期为一至二周。初期与普通的感冒咳嗽完全一样;咳嗽逐渐加重,尤其在晚上更甚;不久就呈特征性的发作,咳嗽声音短促,剧烈连续,患儿无法呼吸,感到非常痛苦;脸色胀红,眼睛充血,嘴唇发紫,这就称为痉咳期。如果半夜发生这样严重的咳嗽,患儿会从床上坐起来,并且咳得身体前倾。剧烈阵咳之后,患儿会猛然地深吸一口气,咳出粒性透明的痰,精神 才逐渐转佳。痉咳期病儿的脸部常出现浮肿,也就是所谓“百日咳容貌”。咳嗽发作,有时也会有呕吐现象,甚至痰中带有血丝。持续两三周之后,咳嗽逐渐减少、进入后期的缓解期而日趋痊愈。


像以上明确的症状,是任何人都能够立刻看出来的。所以诊断百日咳并不难。


中医学称百日咳为“顿咳、天哮、疫咳、鸡咳、鹭鸶咳”。发病原因,主要是感受时疫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肺失清肃,致痰涎内阻,气机不畅所致。并认为年龄越小,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对小儿机体影响越大。据笔者治疗经验,宜以清肺降热,理气豁痰之“清金宁嗽汤”加减治之,方为:


栝蒌皮仁、天花粉、桑白、地骨皮、紫菀、天竺黄各十克,川贝、桔梗、百部、甘草各五克,橘红三克,清水煎服。每天一帖,覆渣再煎。咳嗽喘促,加麻黄三克,杏仁六克,生石膏十五克;痰中带血丝加青黛五克,茅根十克,煅蛤壳十二克,均清水煎服。


“清金宁嗽汤”系从《医学心悟》之“贝母栝蒌散”化裁,方中份量适应三至六周岁小儿,以十二帖为一疗程。如为婴幼儿,药量减半。


温馨提示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医师会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对处方作针对性增减,故读者最好到正规医院请专业中医师为您辨证施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