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的发财梦(三)

 昵称33534527 2017-03-12

对于牛顿本人来说,特别值得恭喜的事情是,在伦敦,牛顿拥有了自己的家——虽然牛顿没有女人,但他现在确实有家了,他和自己的外甥女凯瑟琳-巴顿(CatharineBaton)住在一起。这个凯瑟琳-巴顿,正是牛顿永远忠实的朋友蒙塔古的情人——这个问题,大家不必太过于用中国当前的道德价值观看待,在欧洲的那个时代,位居高位的政治要人们有个情人是相当正常的事情,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是拥有一堆情人,而这些情人们甚至也拥有别的情人。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牛顿为什么对于伪造货币如此痛恨?


当然,这固然是牛顿的工作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对于牛顿这种对秩序、数字和精确度有着极度苛求的数学家来说,失序、造假和不足值的货币本身就足以让他厌恶,他必须要把这些东西处理到像他的力学三大定律一样精确、秩序和符合逻辑,这样他的心理才能安静下来——这是完美主义者的通病作者我对写作似乎也有这样的完美主义要求,有时接近自虐)。


这就又要回来说道当时英国的货币情况。


17世纪末,大英帝国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银币,金币的使用并不多。根据当时政府授权,当时英格兰1枚基尼(Guinea)金币相当于20枚先令(shilling)银币——也就是说,按照政府的规定,1个吉尼金币就是1英镑,相当于1磅重的白银(1英镑的最初含义就是1磅的白银)。



1799年的1吉尼金币


然而,金属货币很容易磨损,银币使用较多,一枚银币经过多年手手相传,花样和面值都模糊不清,更有很多银币边角都被磨损,由此还出现了所谓的“剪刀手”——其实就是有人故意把银币的边角剪去一点儿,银币本身还能用,而剪下来的部分集合起来融化之后又是一枚银币。


现在,你随便从兜里掏出来一枚银币,看看是不是边上都有齿轮或者花纹?最初其实所有的硬币都是没有齿轮和花纹的,你知道为啥要给搞成这样?


这是为了避免“打磨”硬币。


所谓打磨硬币,就是用锉刀把银币或金币周边给锉一锉,这样金币银币都还能用,但锉下来的粉末聚沙成塔又变成一枚银币;还有“天然打磨大法”,其实就是将很多银币(或金币)放在一个袋子中,用力抖动,让硬币之间相互摩擦与碰撞,可以得到少量的金银碎屑,硬币拿出来仍然可以用,而将这些金银碎屑积攒起来,集腋成裘,慢慢地就又赚了一笔。现代大多数硬币都专门在外圈上设置纹路或者凸起,就是最初的硬币制造者为了防范这个问题而想出来的办法。


1662年,英国专门将机械化铸造技术引入银币生产,所有银币边缘都铸成复杂的锯齿状作为防伪标记。然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币伪币制造技术随着工业的发展也是精益求精,再繁复的铸币技术也总有被成功模仿的一天,更何况私铸银币的活动利润之丰厚会不断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当漂亮的、整洁的、以精美而著称的新货币发行出来之后,与过去的旧货币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些旧币破烂不堪,被反复偷锉,因此小于币面价值。但是人们仍然继续使用那些残破的旧币,因为如果人们拿着旧币去铸币厂,按照铸币的重量,换取完整的新币,就会得到少于旧币面值的新铸币。所以人们经常将新币贮藏起来,或熔化掉换取更多的旧币,这样一来,新币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流通。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短语最初的由来!


牛顿面对的问题,不仅有来自外部的冲击,还有来自政府内部的投机取巧。很多的造假者并非社会闲杂人员,甚至还是铸币局下属的造币厂负责人。尽管政府明文规定了硬币的质量及成色,但很多造币厂依然以次充好,故意铸造不足值的硬币从中牟利。更棘手的是,这种“官方造假”行为有时竟然受政府指使——因为政府正因为战争而缺钱呢……


要知道,17世纪末的英格兰,先后陷入反荷战争和反法战争,政府要出钱请雇佣军帮自己打仗,军费支出是当时英国的最大财政支出项目。


银币重量的减少,其代表的财富也在人们心中逐渐掉价。


由于旧的银币不能保值,而一枚政府新铸造的银币其含有的白银价值其实要高于破损银币的价值,这促使一部分人将政府新铸造的未磨损的新银币熔化变成银块,去换回政府规定的价值更多的基尼金币(牛顿负责的铸币厂有义务为民众铸造金币)。


1649年克伦威尔创建共和国前后,英格兰白银铸造总量为1970万英镑。到1695年大约还有1000万英镑银币仍在流通,其余大部分被熔铸成白银或者出口了(注意,大部分还是辗转到了中国)。在流通中的1000万英镑银币中,700万英镑是1649年以前铸造的,而且受到了严重磨损。


当时的财政大臣朗兹(WilliamLowndes)用统计数据说话:伊丽莎白时代以来,有1500万英镑白银被熔铸成为银币,但是只有600万英镑还在流通中,其中400万英镑已经严重缺损。进入财政部的税收收入中,不足值的铸币占到了50%,使得银块的价格高于银币所代表的价格,一盎司银子的价值6先令3便士,而不是其面值所代表的5先令2便士。


在牛顿掌管铸币局的时代,正逢英法九年战争时期,国家若以降低银币成色的方法发行新币,再以新币支付军费债务,便可用较少的白银来偿还较多的欠债,但民众对政府的这种“小聪明”很快察觉,坊间流言四起,银币价值一落千丈。


1696年,英国政府公信力破产,导致英格兰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人们纷纷抛出银币换取黄金以保值,使得市场金价在短期内相对于银币上涨了50%!流通中的银币数量骤减,英国政府为稳定民心不得不再次铸造和发行新货币,以增加市场中的银币数量。


如此一来,增加多少银币,确定多少面值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内阁中由此出现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以新任财政大臣威廉-郎兹为代表的“保王派”和以牛顿的好友、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保民派”。


在研究了亨利二世、爱德华一世和伊丽莎白时代的具体做法之后,威廉-朗兹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将铸币厂的新银币价格提高25%,但重量只保持原先的80%,将“货币成色不足”彻底合法化,令货币贬值成为事实。


毫无疑问,郎兹的做法对国王最为有利,因为他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少量白银铸造更多的货币,以清偿堆积如山的战争贷款和国家债务。


著名哲学家、三一学院教授约翰-洛克(JohnLocke)则认为,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和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而降低货币成色和减轻货币重量,都会提高按银计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从而导致贸易混乱和物价上涨,普通民众将承担货币贬值所带来的损失,朗兹的观点纯粹是个馊主意!


市场流通中的银币短缺,洛克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处于战争这一非常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新大陆采掘银矿的西班牙船队在海上受阻,未能及时将银子运回欧洲所致。针对民众储存黄金保值,洛克认为英镑的本位应该是白银而非黄金,如果两者的价格出现落差,则应该由政府出面调降黄金价格。现阶段解决措施是:政府重新铸币、主动将份量轻的银币加重来遏制货币贬值趋势。


猜猜谁赢了?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罪恶的帝国主义国家总是把民众而非政府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这一场论证的最终结局是洛克获得了胜利。


1695年底,英国议会颁布了重铸硬币的法令,并且有一个短期条款规定,在这段时间内份量不足的硬币可以用于交税和偿还财务署的贷款,但过了这段时期就不能使用。


为了解决重新铸币的费用,政府征收了新税,面值达550万英镑的旧硬币被收缴,然后被重新铸成270万英镑含有足量白银的硬币。


然而,洛克赢得了论战,却输掉了实践——这些份量足的硬币还是未能保持在流通之中。


由于当时的大量白银流失(主要被运到中国),铸币局很快就发现无银可铸,只有12%的银币重新回到了流通之中,直到1699年,也就是说,即便在牛顿这个科学狂人的努力下,经过4年努力,直到他自己就任铸币厂长的时候,银币的重铸也没有完成。


银币重铸活动失败了——因为没有那么多白银。


1698年,包括洛克在内的四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他们测定出英格兰金价比荷兰高6%,并建议相应下调。他们认为,“毫无疑问,英国的黄金价格应当降低,对此应当采取某些措施”。


16989月,英国贸易委员会的一份特别报告指出:“采用一种以上的金属作为商业标准是不可行的。世界上普遍赞成采用白银作为商业价值测度,并视之为一种较为便利的手段。黄金以及其他金属,将被视为一种商品……它的价格是始终变化的。”


也就是说,到底用黄金来计价白银,还是用白银来计价黄金?


例如,1696215日,英国议会通过表决决定将1个吉尼金币的价值确定为28先令银币,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价格不妥,于是在226日议会又规定1个吉尼金币的价值应该降到26个先令银币,紧接着马上又发现还是不妥,于是在326日的法案又规定1个吉尼金币的价值不能超过22先令银币。


然而,到了这一年的10月份,1个吉尼金币的价格实际上已经降到了22先令以下了……


原来,黄金和白银,2000年来和谐相处的货币,在当时的大英帝国,却已经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二选一命题了。


接下来,还是看看牛顿这个新上任的大英帝国铸币厂厂长是怎么考虑的吧!



2009年发行的吉尼纪念金币


------------

“每年桃花开的时节,总是会发生一些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