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的发财梦(四)

 小桥流水ytff06 2017-03-15


17世纪后期开始,黄金和白银之间的“争斗”就一直在继续。


鉴于现实的情况,1699216日,英格兰议会推翻了1696年的决议,重新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按照22先令接收几尼。”


此时1个基尼金币价格正好为22先令,铸币局将之降为2l先令6便士。


事实证明,这个价格仍然太高,金子不断被输送到铸币厂,但白银却很少。


1几尼等于22先令的情况下,金与银的比率为15.931;在等于21先令6便士的情况下,比率为15.581;在等于21先令的情况下为15.211


然而,就在同一个时期,在德国的汉堡,金与银的比率却接近于151


国内和国外的巨大利差使得禁止黄金进口和阻止白银外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英国国内的真实情况是:一方面在进行费力不讨好且又浪费白银的货币重铸,一方面由于金银兑换率的不稳定导致白银外流,黄金内流。


到了后来,支持洛克的牛顿也注意到,一个金路易在法国价值为17先令9便士,而在英格兰为17先令6便士,这就使得金子大量流入伦敦,而银块价格继续高于银币所代表的价格,货币重铸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重铸期间好不容易铸造出来而投入到流通中的700万英镑新银币,持续退出流通领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17年。


亲眼认识到了洛克主张的失败,牛顿清醒了,他明白了那些货币盗铸活动的根源,固然是因为人性贪婪,但与政府的规定和做法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科学领域的大科学家,对于货币的观点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他似乎不知道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含义和限制条件。


经过广泛的考察和深入的思考,牛顿提出了新的政策主张,1717921日,牛顿向英国议会提交了一份货币报告。


在报告中,牛顿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随着黄金的大量流入,人们已经开始拒绝使用银子进行支付。即使接受银子,支付者也要付出额外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黄金的大量流入也使金价自动的回落了。政府面临的问题就是:是政府主动降低金价还是让金价自己缓慢回落?


牛顿认为,当时英国尚有很多银器,把这些银器拿来进行铸币也许能够解决白银短缺的问题。但是,既然存在金银利差,黄金仍然会持续不断的流入英国,因此他不主张用白银进行铸币了,因为黄金事实上已经成为英国的本位币。


有了这份数据翔实逻辑清晰的“研究报告”,牛顿推动着英国议会立法,规定1个金基尼和21个银先令等值,等量金银的铸造比价为15.211(精确!,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复本位制(BimetallicStandard)”[1]。在此前提之下,牛顿将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的黄金定价为3英镑17先令10便士(注意,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现代以前的货币体系进制均为2012进制,也就是说货币的换算比率为1英镑=12先令=240便士,直到1971年之后,英国才将“先令”这个货币单位取消,并且重新规定1英镑=100便士)。

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一张纸币能够兑换到确定数量的黄金(或金币),这种纸币体系被称为金本位(Gold standard);如果能够兑换到确定数量的白银,就称为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如果白银和黄金之间政府规定了确定的兑换比率,这张纸币代表着确定数量的黄金或者白银,就被称为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所谓的“本位”,相当于货币体系的“锚”,是货币体系的根本,但当前全世界所有国家的货币体系都是“不兑现纸币(Fiat money,法定货币)”体系,政府根据需要印刷,不保证兑换任何确定数量的商品。


也就是说,牛顿认为既然英国的黄金比较多,那就干脆选择黄金作为货币的基础,而白银从此在英国则变成了一种由黄金来计价的“商品”。


要知道,1698年英国贸易委员会的建议本来是白银作为货币标准,黄金由白银来计价——贸易委员会的想法是,既然英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和伙伴包括西班牙、荷兰、法国以及遥远的中国、印度还有美洲,都是以白银作为货币基准的,那么英国又有什么理由独树一帜呢?


牛顿却根据英国当时的现实情况,提出将黄金作为货币基准的建议。


诚实的说,虽然是个大科学家,但长久以来,牛顿对货币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他过分追求数字精确和秩序、逻辑,忘却人性的摇摆、贪婪乃是正常状态。为了追求自己的“正确”与“秩序”,他甚至不惜亲手将那么多假币铸造者送上刑场,亲眼看着他们的头颅落下。

但这一次,牛顿的建议是对的,也更符合货币与人性的关系。


牛顿或许不会想到的是,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他的这份建议更为深远的影响就是,正是以此为起点,黄金逐步终结了白银在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地位。


牛顿死后,到了1774年,眼看着银币越来越少,英国议会通过了一个旨在使银币成为辅币的法令,然而随着白银和铸造银币的辅助材料铜的持续短缺,银币在生活中变得完全不再重要,人们不再考虑银币本身含有的白银价值,而更多的开始把银币变成只有信用价值的硬币(就如同今天我们手头的1元或5角硬币一样,因为他们所含有的金属价值并不值1元或5)。由此,还成就了另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果——“纸币”成为了在英国最广泛流通的货币。


也就是说,英镑纸币逐渐替代了银币的辅币作用。


到了1800年,因为和中国做贸易,把白银都送到中国去换茶叶、瓷器和丝绸了,英国国内白银快速的急剧减少,基于这种情况,英国在重新铸造货币的时候,干脆不再铸造银币,实质上已经放弃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形成了实质上的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1815年拿破仑战败以后,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随后的1816622日,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沙弗林金币(Sovereign,合30先令或1.5英镑重量为123.27447格令grain,含纯金113.0016格令,同时在铸造的时候有意让银币重量不足,从法律上到实质上,英国都真真正正变成了金本位。


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大英帝国实施金本位,长时间国力雄踞世界第一,这也让其他后起之秀的工业国家极为眼红,那些经济决策者们认为,金本位能够确保金融体系稳定,进而为国家工业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870年普鲁士统一德国,传统上使用马克银币的他们,决定向大英帝国一样采用金本位,并将从法国得到的50亿法郎赔款白银抛售到国际市场上(注意,这个赔款可比中国辛丑条约的4.5亿两白银赔款高10倍,法国人口也比中国少得多,也没见人家法国把自己落后的原因归结到普鲁士身上!),由此导致了世界上白银相对于黄金持续近百年的贬值潮流,也迫使世界主要工业国都开始采用金本位。


到了20世纪初期,除在中国和印度之外,黄金已经成为了整个世界货币的王者,白银嘛,Just So So啦!

当黄金成为了货币的标准,那么白银自然就变成了跟随市场需求波动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嘛,除非需求出现大涨,否则其价格自然会在经济萧条时期暴跌——在5000多年人类使用金银充当货币的历史中,西方国家的黄金白银价值比率长期维持在10:1-15:1的水平,中国及主要东方国家则维持着5:1-7:1的水平,但自从德国采用金本位之后,黄金兑白银的价值比率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1870-1945)持续上升,到了大萧条时期,居然上升到100:1的地步。


从19世纪开始到1971年之前,全世界采用黄金而不是白银做世界货币——这个决定的源头就在牛顿那里。


你可能想进一步阅读:

牛顿的发财梦(一)

牛顿的发财梦(二)

牛顿的发财梦(三)

————————

“每年桃花开的时节,总是会发生一些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