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面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四去四代”

 九成书道 2017-03-13

文 / 周红军 安邦保险集团全球银行事业部 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成员 

来源:《贸易金融》杂志12月刊,首发:贸易金融公众号,(ID:trade_finance),华贸融出品

相比银行对私业务,作为对银行盈利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对公业务面临的挑战更大,加快部署和谋划转型之势已成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未来银行公司业务转型面临“四去四代”的方向选择。


当下银行经营正面临利率市场化、新资本监管协议、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银行对私业务经受了第三方支付、P2P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挑战的洗礼,对公业务经受了企业债、股票、基金、信托、租赁、资产证券化(ABS)等挑战的洗礼。总体而言,相比银行对私业务,作为对银行盈利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对公业务面临的挑战更大,加快部署和谋划转型之势已成必然选择。


结合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经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笔者认为未来银行公司业务转型面临“四去四代”的方向选择。


一、去存贷款化,代之以理财与融资解决方案安排服务

存贷款业务,至今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最主要的业务,也是公司业务部门与人员最主要的考核任务,但随着存贷款净息差呈逐年收窄的趋势,依赖于存贷利差的银行传统公司业务盈利模式恐难以为继,这将逼迫银行不得不考虑加快公司业务去存贷款化转型的问题。


第一,对存款业务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理财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收益相对较低的对公存款业务越来越失去吸引力,即使是活期存款,也将越来越被“现金管理”产品所取代,故如何帮助客户将闲置资金配置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和提高客户应收、应付资金期限配置效率,将是未来银行对公客户存款方面的转型方向。


第二,对贷款业务而言,随着金融脱媒、资本充足率要求和信托、租赁、ABS等快速发展,一方面导致客户对银行提供贷款的依赖性在降低,另一方面银行也在主动放弃高资本耗用的直接贷款方式,故银行针对公司业务客户融资需求,将转向提供债券承销、投行顾问、项目融资、产业链融资、信托计划、证券化资产管理等多元化的融资解决方案安排服务。


二、去票据化,代之以信用证、保函、保理、福费廷、现金管理等服务

票据作为一种兼具汇兑、支付、信用、融资功能于一体的工具,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独具特色的一项重要品种,也是银行从业人员为完成存款、贷款、中间业务考核任务的一项重要媒介,同时社会上也派生了多家票据中介公司。然而,票据带来的案件与风险、票据项下交易背景真实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与监管机构,虽然人民银行上线了电子汇票系统和开办了票交所,但也好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类存在的突出问题。


借鉴西方经验和银行合规经营的要求,要解决票据业务长期存在的问题,似应逐步去票据化,即切实提升票据业务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度,通过加强对企业日常交易行为的监控,避免票据业务空心化。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控,票据产品可能不是最优选择,而应转向使用信用证、保函、保理、福费廷、现金管理等产品,这些产品具有天然的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的优势,且可促进银行公司业务产品结构和收入结构多元化。


三、去服务单一化,代之以银行、保险、资管综合化服务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随着全民金融知识的普及、互联网技术大发展以及新金融业态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金融混业经营以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全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大型金融集团正在逐步形成。


未来,银行公司业务作为对公服务的窗口,需要整合客户对银行、保险、资管等各类金融服务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否则将面临客户和业务的流失。


四、去风险控制静态化,代之以风险控制在线、实时、动态、大数据化

银行对公司业务客户风险的监控,目前大多数银行仍然停留在依据过去的静态财务报表和辅之以贷款“三查”层面开展,此种方式滞后性不言而喻,对客户当前实际经营情况、未来发展以及交易对手对其评价等,较难获得最新真实数据。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未来银行对客户风险控制的方式方法,将转向在线、实时、动态、大数据化,即银行可与企业ERP系统、日常资金收付归集系统、物联网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政府海关系统、税务系统、国际收支系统、征信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以及企业水电气的消耗数据记录系统等进行链接,通过整合跨机构、跨企业、跨平台的信息来全方位监控企业日常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预警与防范实时化,同时也有利于让讲诚信、财务健康的客户获得应有的金融资源,让信誉较差的客户失去生存空间。


此外,银行在实施公司业务转型过程中,


一是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和出发点,强化交易真实性和合规经营原则,整合客户、渠道、产品、风控资源,优化为客户提供银行、保险、资管等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多样化服务需求;


二是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新思路加强风险防控,既要加快新生态下风控模型的研发,如健康企业信用模型、风控数据引擎、数据接入方式等,又要顺应新生态发展方向开发与提供相关新产品、新服务,如依托互联网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大型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可向全能型转型,中小型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可朝特色化方向发展;


四是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是要注重打造本行特有的银行公司业务文化,只有加入特色文化基因,才可避免当下银行公司业务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