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天师与道教圣地龙虎山

 道山居士188 2017-03-13

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开篇的楔子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说的是宋徽宗时天下瘟疫盛行,洪太尉奉旨来到信州龙虎山上清宫,宣请张天师虚靖先生赴京祈禳瘟疫。洪太尉费了许多脚力攀登到山上,这位天师竟化身童子,飘飘然避开了。洪太尉因呕气打开石碣,移开石龟,一股黑气冲天,竟放走天罡地煞星一百单八个魔君,即《水浒传》中一百零八条好汉,从此劫富济贫,闹得朝廷上下惶惶不安。那么,为什么道君皇帝这般看重龙虎山呢?历史上真实的虚靖先生又是怎样一位道士呢?

龙虎山在汉代称为云锦山,在今江西省鹰潭市南十多公里,为象山余脉,分为二支,蜿蜒环抱,龙山逶迤,势如龙蟠;虎山峻拔,状若虎跃,合称龙虎山。这是中国道教第一山,正一派发祥地,《名山洞天福地记》列为第二十九福地。正一派又称天师道,形成于我国东汉顺帝年间(126~144年),创立者为张陵,字辅汉,江苏丰邑人,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生于吴地天目山。张陵从小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尤精《老子千字文》,永平二年中直言极谏科,拜巴郡江州令,后弃官隐居洛阳北邙山,修炼形之术。永元二年(90年),张陵与弟子游淮,经鄱阳湖至云锦山,从事创教活动,前后约30年,从学者千余人。张正见《汉天师世家》说:“(张陵)溯流入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后来张陵携弟子经嵩山入巴蜀,先后居阳平山、鹤鸣山,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奉老子为教主,伪托“太上老君”封他为天师,成立道教组织,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世人又将天师道称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年,此教派在张陵之子张衡、其孙张鲁时期得到大发展,并占有汉中。曹操攻破汉中,张鲁降。张鲁临死时,以道经与剑印授其子张盛,说:“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之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张正见《汉天师世家》)北魏时期,天师道开始成为官方道教,至隋唐以后,以张氏世家为代表的天师道,被视为道教正统。唐玄宗时册封汉天师张陵为太师,会昌年间赐币在此修建道观,御书“真仙观”,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册封张陵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北宋王朝崇信道教,并赐嗣教者以不同字号的“先生”称号。宋徽宗尤崇道教,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诏宣第30代天师张继先赴京,问他:“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他应答道:“居山时常见到虎,今日方见到龙颜。”徽宗命他作符,并笑问:“灵自何处来?”他回答说:“神之所寓,灵自从之。”徽宗赐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拨米万余斛修建上清宫。张继先(1092~1128年)字嘉闻,号然子,为正一派中兴教主,起初在上清宫后面山上结靖通庵修炼,后曾四次应徽宗之诏入朝廷奏答策问。他工诗能文,在《龙虎山志》中即保留有他的20首诗,颇有韵味。《水浒传》楔子所写的虽是子虚乌有的传说故事,却也有徽宗看重龙虎山以及朝纲不振的背景。

信州州治在今日的上饶市,下辖有贵溪等县。1983年,铁路沿线的鹰潭镇被升格为省辖市,贵溪县转属鹰潭管辖。上清宫与天师府在龙虎山上清镇,镇西的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与祀神之所,门临泸溪,依山带水,红墙巍殿,茂樟翠杉,交相辉映。千年罗汉松青翠欲滴,世所罕见。古钟古碑古井众多,现尚存990斤大铜钟及元明石刻等文物。天师府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始建,按八卦图形,府第宏伟,然至南宋时已渐衰落,当时叶适有诗叹息云:“道陵已去丹灶冷,今代符行妖鬼静”。(《孙炼士话龙虎山之胜于其行因以送之》)元代,天师府得到朝廷青睐,拨款修复,宗演被敕封为36代嗣汉天师。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尊张天师为全国教主,授42代天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天师府遂又称大真人府,朝廷赐白金十五镒,由张正常主持修建,成化、嘉靖间均曾奉旨扩建,更具规模。天师府主要建筑有府门、二门、私第、万法宗坛、玄坛殿、灵官殿、花园、百花塘等,占地3万多平方米。府宅更是金碧辉煌。清嘉庆、乾隆年间据旧制虽有所修葺,但日渐凋敝,民国时期更是一蹶不振。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天师府多次加以修理并扩建,成为全国21个重点开放的道观之一。


镇东有上清宫观,系历代天师的修炼道场与祀神地,号称“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初为张天师草堂,宋代以来,不断重修扩建,飞甍丽栋,掩映山水;崇台邃阁,缭绕绿林。宋代薛师石诗云:“上清三十六,院阁皆幽清”(《寄龙虎山道士孔野云》),可以想见当时殿阁之众多。然经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之后,宫观仅剩断壁残垣。跨入21世纪以来,经鹰潭市政府与旅游部门、道教人士大力开发,在旧址上重建了上清宫。

值得一提的是,上清宫道人向有绘画传统。元代出了一个大画家方从义道士,号方壶,贵溪人,师法董源、巨然,擅长绘山水烟云,名人多与之交,以得其一幅画为荣。今犹有其画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43代天师张宇初,擅画墨竹兰蕙,兼工山水。

天师府向西,距仙水岩不远处,有历代天师演法之所正一观,近年在遗址上重新兴建,巍然屹立。

天师府之右五公里即为仙岩,又名仙水岩,为丹岩地貌。两岸苍岩,堆紫叠翠,峥嵘伟岸,争奇斗胜。绿树修竹,流光滴翠。泸溪迂曲绕其下,清澈见底,如琉璃,如玉带。溪光山色,云蒸霞蔚。天师张继先(虚靖先生)有诗描写云:“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仙岩寺》)南宋著名的心学家陆九渊隐居象山讲学时曾率弟子来此游览,并题词记盛。


仙水岩有岩24座,唐代王贞白诗云:“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仙岩》)峰岩多以形状名,或名仙碓,或名香炉,或名仙磨,或名丹灶,或名木屐,多与道教所用器皿有关。元代翰林学士危素有《游仙岩记》云:“自舟中仰看,峭壁万仞,众岩棋布,如辘轳、酒瓮、仙仓、仙棺,不可枚数。”溯溪而上,丹岩翠壑,千姿百态,随步换形,胜境叠出。北面绵亘云锦峰,岩壁嶙峋如云锦。溪东有僧尼峰,酷似一老僧背一尼姑,欲涉水过溪。过此有仙桃峰,一椭圆形岩石直立,岩面光滑,旁有猴子石,似猴仰面张口,欲啖桃而不得。传说桃为西王母所遗。

莲花峰在仙桃峰南面脚下,石如瓣分。明代黄应元诗云:“面面芙蓉类削成,春风环入瑶京。无须太华峰顶去,此地堪期玉女盟。”(《游龙虎山莲花岩》)峰脚水面,又有玉梳石,石块耸突,排列如梳齿。

溪西奇岩魁岸,如城如屏,古名仙人城,又因岩藏悬棺而名仙棺岩。石脚浸于如玉碧溪中,倒映如双岩。岩石峻削,难以攀援。唐代顾况《安仁港口望仙人城》诗云:

楼台彩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能于实处见工,于虚处传神,婉转谐畅,清空一气,尤见此岩之神奇。

岩壁多石罅,内有棺木,或横竖,或直插,隐约可辨。棺木如何安置其中,向为谜团。宋人王文卿《仙棺岩》诗云: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问人间有蜕蝉。

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空烟。

明危素的《游仙岩记》中记载了其时当地人悬空钩棺出穴的情景:“至顺(1330~1331年)中,居民系长绠大树,上悬竹笼,坐一人其中,稍到仙棺岩前,以长钩钩二棺,坠溪水中。棺皆楠木所制,一棺中有玉莲环而已。或云尧时民避水其上,故其遗踪存焉。”但他不同意尧时避水至石穴中的这种说法:“尧时沙水为患,其横流泛滥,乌得至此境邪?”究竟是何时棺木,他也无法解答。

上世纪80年代,江西文物考古队来此考察,认为棺木乃春秋战国时古越族所葬。后来又有上海考古专家与江西文物考古队作安葬模拟试验,以山巅置滑轮垂索于溪中,于岸边转动绞车将一人悬吊至半空,尔后此人如荡秋千,荡入洞中,再悬吊棺木,由进入洞中者拽入穴中,很是惊险。近年来,移出一二棺木,置于景区入口处,建馆室供人观瞻,残骸古剑犹存。

自两岩夹峙的山路中行进约200米,一岩直立,至其基部擘开,酷似女阴,兼有流泉下淌而形成的阴沟,须草络垂,人称仙女岩,又称“羞女岩”。与羞女岩隔溪相对的有金枪峰,一柱朝天,崭崭峭雄。一阳刚,一阴柔,亦天造地设之妙。

附近有天仓岩,形似谷仓,宋代晁补之《仙岩》诗云:

稽天巨浸洗南荒,上有千峰骨立僵。

民未降邱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

他猜想上古时洪水滔天,黎民百姓应该是居住在峰间。明代黄应元《天仓岩》诗云:

峭壁苍苍上倚天,仙人遗廪视如拳。

山中芝兰殊堪食,始信昆丘有玉田。

言山中产芝兰,天仓乃仙人遗廪。又有辘轳岩,王文卿《辘轳岩》诗云:

天上霞开金井晓,山中风引玉绳秋。

长江万古汲不尽,断岸夕阳飞白鸥。

此言岩旁有金井,绳汲溪水不尽,绕开实处虚写,神韵盎然。

再往东南,峰岩渐小,然有一大岩兀立溪口,形似鲁迅侧面像,惟妙惟肖,人称文豪岩,又称鲁迅石。过此,离溪岸三四里,杂花遮溪,稻田平旷。在此可远眺龙虎两山,山不甚高而气象峥嵘。宋代王安石《龙虎山》诗云:

弯弯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

万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声色相衬,愈见山水幽旷清雅。

岩之今名,民间附会故事甚多,因岩石虽惟妙惟肖,却是不能动的,故民谣《十不得》云:“老婆背老公走不得,莲花戴不得。仙桃吃不得,丹勺动不得。云锦披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剑石拭不得。玉梳梳不得,仙女配不得。”



历代文人墨客络绎来游此境,为龙虎山留下名篇佳作,如唐代常建、吴筠,宋代曾巩、洪迈、江万里、文天祥、谢叠山、郑思肖,元代傅若砺,明代李梦阳、夏言、罗洪先,清代笪重光等。此外,元代虞集,明代宋濂、方孝孺、朱权均与龙虎山道士交往很深,为之写有不少诗文,增添了龙虎山的文化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