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委屈!秦王嬴稷在渑池会上拒绝击缶,是因为有此难言之隐……

 汐钰文艺范 2017-03-13

秦王之冤,要从公元前279年渑池之会的现场说起。


那年,秦王与赵王相约在渑池相会。宴会上,秦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善于弹瑟,今日盛会,请赵王弹一曲助兴”。于是,赵王就弹了一曲。哪知,赵王正中圈套,秦国的史官很快把这事记载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喝酒,秦王命赵王鼓瑟”。




蔺相如见此情景,非常气愤,上前对秦王说道:“赵王听说秦王很会击缶,今日盛会,也请大王击缶助兴。”秦王不肯,厉色拒绝。但蔺相如以命相逼。秦王迫不得已在缶上敲了一下。蔺相如立即命令赵国的史官记录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我们说秦王冤枉,问题就出在这个乐器——上面。


缶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常常会提到击缶。




事实上,缶可能是古代乐器中最不算乐器的,与其说是乐器,不如说是酒器。


从字形也可以看出缶的器形


用缶作为乐器的,也多是古代的下层人民,酒过三巡,抱着酒坛子(缶),边敲边唱,快意洒脱。


但在讲究礼制的上层社会是不能够这个样子的,太不成体统了。


汉代桓宽《盐铁论》中有:“古者,土鼓块枹,击木拊石,以尽其欢。及其后,卿大夫有管磬,士有琴瑟。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就是说在先秦时期,乐器使用分等级,卿大夫阶层用的是管、磬,士阶层用琴、瑟,这些都在八音之列,然而,缶和筝这样的乐器,只在小酒馆这样的地方才会使用,上不了大台面。


春秋时期,齐景公饮酒作乐一连好几天,在兴致大发时解开衣裳,晃晃悠悠地在宫室里鼓着缶哼着小曲,为了与自己的大臣同乐,派人把晏婴请了过来,结果却被晏婴一顿痛批,大王您怎么能这样呢,太不像话了!齐景公不算昏庸,只是生性豪放,也就听了晏婴的话。



听是听了,但内心的不乐意还是写在了脸上!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到:“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李斯认为缶是秦国的乐器,与《说文解字》中的说法一致。


更重要的,这些“真秦之音”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乐器,后来都被秦国舍弃,而开始使用东方之国的高级音乐。



这一现象跟秦国的起源息息相关。秦本来是为周王室养马的西北游牧民族。在春秋战国的很长时间里,相对于东方诸国,秦国在文化上是落后的,诸子百家中未有出自秦国者,因此常被认为是蛮夷,被他国瞧不起。即使到了战国末期,秦始皇手下的能臣也多来自其它国家,吕不韦、李斯皆非秦人。


可见,李斯所说的“真秦之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秦国的文化落后、代表了秦国的不尚礼仪。但是,秦国后来居上,向东方诸国学习,利用外国人才,当然,在礼乐方面也是,废弃了“真秦之音”。也就是说,在秦人自己的眼中,这些所谓的“真秦之音”也是粗俗的。




渑池之会这一年(公元前279年),距离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已经有77年之久,秦国早就不再是蛮夷,礼乐文化、军事经济甚至已经超越了东方诸国,不然秦王在渑池之会上也不会那么嚣张,赵王也不会那么忌惮。


然而,蔺相如却要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个早已在秦人眼中受到鄙视的乐器。为了自己作为王的颜面、为了万万秦人的尊严,他只能也必须断然拒绝!如果蔺相如拿出来的是一件符合秦王身份的乐器,气氛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鸿山遗址青瓷缶   春秋战国时期


土做的,你说土不土?


但蔺相如执意苦苦相逼:“大王如果一定不依,在这五步之内,我愿意以颈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一看这下可好,要闹出人命了,才无奈敲了一下面前的缶。




说罢君王事,再谈百姓闻。


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重点说后半句,礼仪这事儿跟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普通人不像君王士大夫那样要受复杂礼仪的束缚可以过的自在一些。在音乐上自然也是,什么简单、什么便宜就用什么,古琴、韶乐什么的谁又学得会,谁又能听懂呢。


据《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击缶”“鼓盆”只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娱乐。



战国栾书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然,贵族生活中还会用到缶,缶就变得金贵了!


所以,李斯口中的那些“真琴知音”更适合普通老百姓缶这样的生活器具随处可见,只要高兴,什么时候都可以拿起来“足之舞之蹈之”!管你什么帝王士卿、公侯将相,都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大概是说,在日落西山之时,不叩击瓦器而歌唱,那么垂暮老人会嗟叹的,这是一个凶兆。


这其实可以理解成鼓励老年人多运动,即使是老年人也应该鼓缶而歌,每天又唱又跳,就像现在大家跳广场舞一样,精神会好,身体也会好,凶兆自然也就被化解了!



《踏歌图》

南宋马远



你前跑,我后跳,一起踏歌好不好?


说到老人抱着缶又蹦又跳,很自然会想起战国时期的庄子。妻子死了,他却鼓盆而歌,生死有命,逝者已矣,痛苦悲伤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随着她即将远去的灵魂跳最后一只舞曲!



鼓盆而歌


时光流转,“鼓盆而歌”成了一种长久流传的习俗,北齐颜子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宋代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载:“闻有鼓盆之戚,不易派遣”在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鼓盆歌”、“鼓盆悲”、“鼓盆之戚”等类似的说法,都很常见。



《击缶图》

明代  张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击缶图》局部


缶,到后来已经不再仅仅是缶,盆、碗、瓶都可用来敲击,后来的后来又有了瓷器,声音比瓦器更加清脆、更加悦耳,若再往里面倒入不同分量的水,纤纤细手取一只竹筷轻轻敲击,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却透露着娇媚文雅,伴着乐曲再唱一阙字字珠玑的歌赋,品着美酒、时令小食,微风将案台上的淡淡花香送到鼻尖,可想是多么美好。


就这样,击缶变成了即兴起舞、率意性情的欢乐,变成了庄子鼓盆而歌式的洒脱。




从此,缶中酒不再是酒,酒之缶亦不再是缶。


缶对于后人,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是一种寄托感情的符号。不会在意它该怎么敲,该用什么敲,该用什么韵,该出什么音,只要它能敲,能抒我之情寄我之意就够了!


当然,音乐和噪音

还是有区别的

会敲

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要是不会敲

给人的感觉

可能就变成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