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伟天英 2017-03-13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把曹操当作盗墓这一行的“祖师爷”,这不是《盗墓笔记》《鬼吹灯》《寻龙诀》这些作品煽火起来的,这个说法自古有之。

先看正史里面的记载: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后汉书》)

“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佑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南史》)

再看一些文史杂著:

“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水经注疏》)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文选》)

这几乎成了定论,就连鲁迅先生都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反正,摸金校尉最终成了盗墓者的始祖,曹操成了摸金校尉的发明人。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以上这些记载大体可以归纳为:曹操曾亲自率兵发掘了梁孝王墓,破棺裸尸,将墓中的金银财宝搜掠一空,曹操觉得这是个生财之道,干脆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专门干盗墓的事。

然而这件事是值得推敲的,所记载的内容可谓漏洞百出,不能因为它多次写入正史就说确信无疑,更不能因为说过一千遍就把谎言当成真理。

为了搞清这件事,不妨先来梳理一下史料。

一般认为,《文选》里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是它的出处,其它所有记载都源于这里。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陈琳,汉末三国的大“笔杆子”,“建安七子”之一,他先事袁绍、后投曹操,这篇檄文是官渡之战前夕为袁绍所拟的“讨曹檄文”,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檄文之一。

然而《文选》并不是这篇檄文的最早出处,比《文选》更早的《魏氏春秋》曾把这篇檄文全文收录,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又将其采用,《魏氏春秋》才是这篇檄文以及这件事的原始出处。

《魏氏春秋》是东晋史学家孙盛撰写的杂史,专门记述曹魏的历史,现已散佚,仅存一些片段,多为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而得以保留。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曹操生前身边有两个“大秘”,一个是刘放,一个是孙资,地位不算特别高权力却极大,魏明帝托孤就是二人背后操纵的,可以说影响了曹魏的命运,这个孙盛就是孙资的后人。

《魏氏春秋》虽然不像《曹瞒传》那样赤裸裸反曹,但也并没有站在曹氏的立场上说话,所引的东西比较杂,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曹操“姿貌短小”就出自于它。由于孙盛生活的年代距三国较近,所以得以搜集到不少原始史料,在当年影响很大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就被他全文收录了。

这篇文章肯定是有过的,但当时是作为“对敌宣传”和“战争动员”用的,立场有严重的偏颇,所以不能当“信史”看。这篇檄文大揭曹操的“黑史”,比如说曹操曾派700名精兵包围皇宫、拘禁皇上,还说曹操平时住在皇宫里,“当御省禁,卑侮王室”,都是无稽之谈。

当然这些不足以证明关于曹操盗墓这件事是假的,要辩明这个问题,还要将檄文中的具体记载与历史史实进行对照。

檄文没有说曹操发掘梁孝王墓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但即然是官渡之战前发布的檄文,这件事肯定发生在官渡之战前,也就是200年之前,这是时间的下限。时间的上限应该在曹操起兵反董卓之后,即189年的年底以后,如果说曹操干过这件事,只能在这10年之中。

曹操是在已吾起兵的,该地属陈留郡,即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一带,当时曹操在这一带募兵,活动范围较为有限。梁孝王墓在芒砀山,即今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由宁陵到永城有150公里,合汉代420多里,是一个很远的距离。

汉末永城属梁国,不属陈留郡,曹操在老朋友、陈留郡太守张邈的关照下来己吾募兵,活动范围不会超过已吾县,更不可能跑到梁国去,更别说去盗墓了。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再往后,曹操带着召募来的数千人马参加了酸枣会盟,之后与董卓的军队激战于汴水,失败后渡过黄河投奔袁绍,在袁绍的支持下曹操去兖州发展,活动范围越来越往北,距芒砀山越来越远。

曹操与吕布在兖州激战了多年,期间形势异常紧张,不可能分身去盗墓。后来曹操在兖州完全站住了脚,被朝廷正式确认为兖州牧,196年汉献帝由长安东归,曹操由兖州来到洛阳迎接汉献帝,之后迁都许县。

官渡之战前曹操曾三次向东面用兵:一次是征袁术,是东南方的淮南方向,不过芒砀山;一次是征吕布,是徐州的下邳方向,此战过梁国,并在梁国与刘备会合,但为了抓紧战机,在梁国只是匆匆一过,不可能放着吕布不管北上芒砀山去盗墓;还有一次是征刘备,也是徐州方向,有可能过境梁国,但这一仗更匆忙,当时官渡前线已形成对峙,曹操打的是“时间差”,每一分每一秒都得争,更不可能去什么芒砀山。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而且,曹操迎天子之后已身为朝廷三公之一的司空,百官之总、众目所视,绝不可能公开去盗掘皇家陵园,说曹操亲自领人盗掘了梁孝王的陵墓,他得有时间、有机会去那里才行。

在这10年间,唯一可能的一次是曹操首征徐州期间,当时曹操已在兖州立足,传来父亲等一家数十口在徐州被害的消息,曹操认定是徐州牧陶谦所为,于是率兵南下进攻徐州。曹操攻击的重点是陶谦控制的豫州刺史部北部一带和徐州刺史部的彭城、下邳等地,双方曾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市展开激战。

芒砀山在此战范围之内,但据史书记载,曹操对这一战能否打赢并没有把握,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出发前还叮嘱妻子卞氏,如果自己失败了就去投奔老朋友张邈。曹操使出了全部力气对付敌人,首战的焦点就是彭城,他肯定会全神贯注,不会临时有兴致去玩一次“盗墓笔记”。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彭城被拿下后,曹操立即将兵力推进到陶谦的大本营郯城,所以也不会回过头来去盗墓。曹操后来还有过二征徐州,但走的是东线,也就是今山东和苏北靠近海边的一侧,没有从芒砀山路过。

没有机会,这是曹操不可能盗掘梁孝墓的主要原因。同时,陈琳檄文所记还有其它漏洞,檄文说梁孝王是“先帝母弟”(还有的写为“先弟母昆”),这有些莫名其妙,“先帝”通常指在位皇帝前一任的已故皇帝,应该是汉灵帝,他的母亲姓董,这里是说董氏的弟弟呢还是说汉灵帝的同母兄弟?无论哪一种都与梁孝王八杆子打不着。

梁孝王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弟弟,二人倒是同母,如果檄文是这个意思就扯得太远了,一个是西汉初、一个是东汉末,有点儿不太符合行文的习惯。

檄文还说,梁孝王墓被盗掘“至令圣朝流涕”,也就是汉献帝大哭了一场,这如果是东归后的事,那就尴尬了,因为曹操就在汉献帝的眼前,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是东归之前的事,汉献帝彼时身处长安,形同傀儡,一天到晚估计盘算的都是如何活下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皇帝,在那种种情况下还能为一个数百年前的亲王墓被人盗掘而大哭,不可思议。

说专职盗墓的“摸金校尉”是曹操发明的,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而且,在那段时间里天下既有战乱又有严重自然灾害,粮价暴涨万倍,平时数十钱一石的粮食涨到了数十万钱,到了有钱也买不来粮食的地步,不断出现人相食的惨剧,在这种情况下,墓里面的那些金银财宝还有什么用?真要有把子力气,还不如组织大伙去种地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