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盗墓赢了官渡,军队3年不愁吃喝?墓主是谁?你或许听过

 农俗闲话 2021-02-13

古人历来讲究入土为安,盖棺封土以后便是尘埃落定之时,任何人都不能去打扰。然而,遇上三国时期的曹操,却要事与愿违了。他不仅公开盗墓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摸金校尉”一词便由此而来,将盗墓变成“官方”手段堂而皇之地去刨人家祖坟,这着实让人瞠目结舌。除了摸金校尉一职外还有发丘中郎将作为校尉的首领,还专门颁发发丘印,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的字样,在民间已然成了神乎其技的传说来源。虽然设立官职大张旗鼓地公开刨坟的说法却并未得到历史学家的认可,但曹操本人在看到《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中如此描写后也从未否认掘墓以充军饷的事实。那么都有哪些古墓如此不幸呢?

曹操领军以后采用屯田制,不仅在许昌广招百姓,还将俘虏的黄巾军一道送到了田里,为来年对付袁绍屯田产粮,然而袁绍骤然起兵,官渡之战一触即发。屯田所带来的收益明显不足以支撑这次决战,百感交集的曹操只好兵行险招走上旁门左道。面对战事,他毅然成立了盗墓部门设立发丘与摸金二职负责盗墓已充军资。史书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足见当时曹操所面临的困境,当真是恶狼过境寸草不生。而首当其冲遭其毒手历来被认为是西汉的梁孝王墓。

唐人欧阳询在其著作《艺文类聚》中记载“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不难理解,曹操此次收益颇丰。梁孝王在西汉之时由于力抗七国之乱而备受尊崇,窦太后对其更是宠爱有加。加上梁国本身地广兵强,差点当上了西汉皇帝。如此身份的人其墓地自然富丽堂皇金银无数,然而却被掘墓破棺遗骸遍地,“天子闻之哀泣”也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古人记载,这次盗来的财物不仅应对了官渡之战,还使得手下3年内衣食无忧。而对盗墓情景记录最为详细的便是陈琳的那篇《为袁绍檄豫州》。檄文中称梁王墓葬群里大多都有千斤巨石堵塞墓道,寻常盗贼是很难找到墓室的准确方位更别说进入墓室。而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动用了庞大的兵力,这些士兵面对如此古墓也只能循序渐进,期间曹操更是亲自上阵。

后来有人因为檄文的特殊性而深感质疑,官渡之战后陈琳被曹操收服,曹操对于陈琳昔日的檄文甚为不满,尤其是污蔑祖上的一些言辞表示了强烈的愤怒。而陈琳则表示这些都是身在其位不得已而为之,其中内容大多为摇旗呐喊助威之用。加上曹操盗墓致使献帝落泪这样的大事,孙刘却几无提及也使得此事历来被当成了陈琳的污蔑之词。但民间却认为无风不起浪,所谓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或许确实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