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秀坤:“水中人参”泥鳅美…

 苏州味道 2017-03-13

●朱秀坤:“水中人参”泥鳅美……

水族之中,最数泥鳅卑贱,易活,稻田水渠河沟泥塘,越是浑浊处,它越是活得泼皮开心——只要一点水,一点泥,便可悠然自足地繁衍生息。水落石出的冬天,不再贮水的龙沟已然风干,也就还剩一捧水吧,还时不时地冒出几个小泡泡,没准那就是泥鳅在呼吸。你若有心,用锹挖两下,嘿,几只大泥鳅在那里蹦跶,起劲儿乱扭秧歌呢。是你惊了人家的冬眠,扰了它们的好梦。没说的,捉回去,就是一顿极好的下酒菜。

秧海映青天的稻田是泥鳅最美的家园,从小秧醒棵到分蘖抽穗直至秋后收获,这段时间正是泥鳅从幼年长到成年的大好时光,走在田埂边上,总能看到泥鳅调皮的身影在墒沟里快乐游动,一甩尾巴,吐两个水泡,马上钻进稻棵淤泥中不见了。

炎热的夏天尤其是暑假里,我们喜欢到稻田边的龙沟里捉泥鳅。一人手里拎一竿踢罾,罾网没于水中,只留罾柄在水面上,双脚在水里乱踩乱踢,嘻嘻哈哈的热闹非凡,很快就是一片浑水,水声哗哗,水花四溅,惊动了隐居水中的泥鳅。它们躁动起来,在水底逃窜,游走,突围,一不小心就撞上了我们的小腿肚小脚丫。猛一提起踢罾,嗨!几十只大泥鳅在摇头摆尾,疯狂挣扎。

等到稻谷收完,犁铧下田,耕地时,也能耕出许多肥硕泥鳅,像在台下操练太久的演员,粉墨登场了。前面是拉犁的忠厚老水牛,扶犁的是勤劳的父亲,父亲后面是乖巧伶俐似少年闰土的儿子,背一小口广腹的鱼篓在背后。犁刀切开软泥,马上就有泥鳅蹦了出来,像被那锋利的犁刀吓了一跳,少年闰土赶紧上前,双手捂住,那肥嘟嘟的滑腻玩艺可是盈盈一握,这只才扔进鱼篓,那边一只又在翻起的泥浪间挣扎了,有时手里来不及,干脆用脚踩,呵呵,它在脚底下还在钻,钻得脚心里痒痒的,忍不住便嘿嘿笑了出来。如此,一块大田耕完,鱼篓也就装得满满的了。回家,倒在桶里,养上几日,小的干脆就喂了馋嘴的鸭,哽哽脖子,吞面条似的马上吃了下去。

有时,会忍不住踢一下那泥鳅桶,它们会争着翻上水面,打几个水花,看看暂时还没有性命之忧,又很快甩一甩尾巴,露出淡黄或银白的肚皮,沉入桶底,没了声息。

泥鳅是“水中人参”,富含多种维生素与营养素,却是水乡人家极便宜的出水鲜。将养得干干净净的泥鳅在草木灰里滚一滚,不至于滑得抓不住,用剪刀沿腹至尾侧面剖开,抠去五脏六腑,连尖尖的鱼头也铰了,只留下肥嘟嘟的肉身。清水洗净,乒乓乒乓剁上葱姜蒜,铁锅烧热,倒油,入泥鳅,鱼身两面煎黄,倒料酒,去土腥味,再入葱姜蒜、红辣椒,加糖,又加水,盖严锅盖,只管焖去。待满灶间都是泥鳅扑鼻的鲜与香,一大锅黄焖泥鳅就成了。红绿黄白褐五彩斑斓的,多好看。迫不及待地尝一口,呵,能鲜到你骨头里去,根本不必咀嚼,只轻轻一吸,那焖得入味至极的泥鳅肉,就脱刺而落,恨不能把舌头都吞了!吃到最后,也就剩一根长刺,一点不浪费,多过瘾。

将拾掇好的泥鳅与豆腐块一起下锅煨,也是很好的吃法。嘴一抿,全是肥而不腻的鲜肉,美得很。

那时泥鳅太多,吃不了,便腌,晾成泥鳅干。做饭时,盛在瓷钵中,炖在饭锅里,倒了汪汪的油,很有嚼头,香,无可比拟的香!多年没吃过泥鳅干了,真想念。

还有比泥鳅瘦而长的刺鳅,嘴尖,没多少肉,一身的刺,儿时钓鱼常能钓到,钓到便扔进水中,有时连续多次钓上来的总是它,真气人。许多年后,在饭馆里竟吃了一次刺鳅干,清蒸的,柔韧,细腻,又香又美,回甘不绝,吃到最后连那一身刺也嚼得一干二净。

补充一句,刺鳅虽生于浑浊之境,却洁净到不招苍蝇,哪怕腐烂腥臭了,苍蝇都不叮,怪不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