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口人挤20㎡天价小黑屋学区房,“逼疯”设计师后终重见天日!
原创
建E室内设计
2017-03-13 15:04
建E室内设计网 (ID:jianewang)作为梦改姊妹篇《WOW新家》的官方合作媒体,会为您持续带来精彩报道。 这是一个全民热衷“房事”的时代, 20万1㎡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 ??? 设计师看后直言:“这简直不是人住的……” 不到20㎡的小黑屋, 要给两个宝宝做学区房, 要具备“家”该有的功能, 还要挤下一家四口, 以及偶尔来探亲的“婆婆”或“岳父母” …… 这是要逼疯设计师的节奏! ▼ “换房”风波 这间1㎡就要20万的天价小黑屋,正是我们主人公姜女士父母居住的地方,位于北京东城区的汪芝麻胡同。 只是这小黑屋实在无法形容,破旧、阴暗又潮湿……每次回娘家,6口人挤在一起,老夫妻睡门口大床,小夫妻带孩子睡屋内一个拐角的双层床,空气污浊、没有隐私。 (两人身高超过1米7只能攒着睡) 连上厕所都只能靠它解决 小黑屋唯一的优点是:300米外,就是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等北京最优越的公办学区! 而姜女士和丈夫孙先生原先住在北京六环外的一套两居室的大房子里。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女儿轩轩六岁,儿子晨晨一岁,日子过的也算惬意。 两个可爱的宝宝,眼看到了上学年纪。 姜女士一家 坚持要让夫妻俩带孩子回汪芝麻胡同居住,给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而孙先生 特别心疼孩子,认为这间需要24小时开灯、完全没有自然采光和通风、没有马桶、厨房在户外、居住又十分拥挤的小房子,不适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争持不下间 节目组也进行了街访, 发现天价学区房这种观点,确实是有市场的。 大部分人都认为学区非常重要, 甚至有人说, 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根本不适合人居住!” 姥姥姥爷住的时候, 连做个饭也只能在屋外解决, 冬天手上全是冻疮…… ▼ 浴室承担多种功能, 洗碗洗菜、洗澡甚至上厕所 (而且还没有马桶)…… ▼ 无处储物收纳,床上被杂物堆满, 男女主人拿东西几次踩塌床板 ▼ 一家人商议后还是决定 老两口搬到六环外的两居室居住,这间20㎡不到的天价学区房委托节目组进行改造,孙先生和姜女士带着孩子以后将这里作为学区房,要一直住到儿子晨晨(现1岁)高中毕业。 这给了设计师陈暄巨大的压力 陈暄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 博士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五所 副所长 十上建筑 执行董事 她实际考察现场后,十分心疼这一家人。她觉得这房子“根本不适合人居住”,一进门就是扑鼻的霉味,使用面积18㎡不到的空间挤进4~6口人,这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小黑屋脱胎换骨 设计师陈暄太想帮助一家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究还是完成了!虽然只有不到20㎡,但设计师还是分出了动区和定区,动区就是厨房、客厅,定区就是卧室区。 改造后: 大门 先来说说一进门的变化, 入户的大门,设计师就颇花了一番心思, 门口“一线天”的采光现状让人颇为头疼。 为了房间能“亮”起来,设计师绞尽脑汁。 精密计算后大胆拿掉了 房子能采光的唯一一面墙壁。 玻璃门代替了被“去掉的墙”, 为了保护隐私, 玻璃门内嵌金属百叶, 可手动调节进光角度, 阳光进来了! 空气也终于可以自然的流通了! 玻璃门完全打开时,室内外形成一个半开放的舒适区域,可以内外互动,更符合老北京胡同里舒适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味。 厨房 “把厨房拿进来,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原本厨房在室外露天的走廊里 设计师巧妙利用了进门处, 用吊柜和橱柜隔出了厨房区。 现在, 从门口看向室内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 (改造前) 墙境的运用, 很好的缓解了入门处 被厨房占用隔断后的拥挤感。 (改造后) 卫生间 原本家中只有一个“多功能”洗澡间,并没有马桶 设计师列举了各种可能, 终于将卫浴、马桶、洗衣机装进了 这个只有2㎡的狭小卫生间。 移门镜的加入, 在视觉上大大扩展了空间视野。 卫生间还特地开了通风的窗户。 马桶右侧就是直通室外的玻璃门窗,通透清爽, 再也不用操心洗澡之后的潮气涟涟了。 客厅 客厅是设计师“最骄傲”地方, 原来的客厅要24小时开灯,采光奇差。 为了改善通风采光: 在屋顶打开两个电动天窗 客厅利用多功能五金做了折叠桌等设计。 设计师还贴心的设计了 可收纳的折叠沙发床, 解决了老人们来家中留宿的问题。 房子要住到最小的宝宝过完18周岁。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让宝宝们在成长中有不受空间限制的思维空间, 美女设计师陈暄还特地将客厅背景墙 做成众多父母梦寐以求的涂鸦墙 …… 收齐餐桌,这里就是孩子们的娱乐区 明亮的客厅,就这样不仅能会客, 还成了孩子的游戏区,一家人的就餐区, 甚至老人们过来后的休息区。 设计师将这巴掌大的几平米可谓用到了极致! 卧室 定区向地下借了几十公分,形成了两层。 一层左侧为男女主人卧室, 以前的卧室被各种杂物占满。 如今,设计师匠心巧运,在主卧翻床的下方 做了这个步入式的储藏空间。 可以存放孩子的推车、整理箱等大型用品。 二层的睡眠区可以通过爬梯上下, 目前主要是给孩子学习的地方。 待女儿轩轩长大,也可以作为睡眠区。 考虑到女儿轩轩还小, 右侧的榻榻米,是她目前睡觉的地方。 通过隐藏五金, 这里既可以作为孩子的游戏空间, 也可以作为睡眠空间。 设计师考虑到 两个孩子将来都要有学习的地方, 特地在榻榻米旁设计了一张隐藏的书桌。 18㎡的房子里, 既要有厨卫客卧空间, 还要保证男孩女孩长到18岁以后, 这个要求是在太过苛责, 设计师陈暄竟然真的做到了! 贴心的居住安排 设计师为他们安排了不同时期的居住布局: 1、目前夫妻俩带1岁的晨晨居住,6岁的轩轩居住榻榻米; 2、轩轩成长到10岁左右时,可以住在二层相对开放又独立的空间; 3、到轩轩更大需要更多隐私时,下来住在榻榻米上,加装软隔断,10岁左右的晨晨又可以到二楼居住到高中毕业。 当然啦,设计师还做了许多隐性的工作 人工通风:吊顶内加装中央空调和去除PM2.5的新风系统,在室内L形的死角区特别安装了新风和空调出风口,保证室内没有空气流通的死角,春秋天能够进行温湿平衡的调节。 采暖保温:地面铺设了超薄型的电热地暖,既不占层高,又能很好地解决平房潮湿的问题。墙面和屋顶也增加了保温材料。 设计师陈暄Q&A Q:为什么会接受此次节目组的邀请? 陈暄:其实当时,我没有想要参加节目。但是制作组带我去了这家以后,我就改变看法了。我的态度是,家不在空间的大小。我想给大家展示的是,家无论大小,生活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不需要花很多钱,不需要有很大的空间,只要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也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质量。 Q:改造过程中,方案进行顺利吗,最困难的环节是什么? 陈暄: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接手的项目也比较多,也算司空见惯了,过程还算顺利。对我来说这个项目最难的地方是它有时间结点,我们一般是按照自己一贯的速度来把握时间。但由于是做节目,又恰逢跨年,工人要回家等等,所以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最困难的。 Q:这次改造最成功的一点在哪里? 陈暄:当业主背对着镜头握着我的手,很真诚的说,“太感谢你了”,从情感上来说,这个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一点。从设计这块儿来说呢,把卫生间、厨房、还有两个男孩女孩长到18岁这几个功能的要求都满足,这个也是比较成功的一点;那第二点就是,这个房子完全没有采光,屋子里一股霉味,通风都达不到,开了这个天窗以后,我觉得我把蓝天和阳光都带给他们了,这个是我认为最最成功的。 Q:委托人有两个小朋友,所以此次改造在儿童安全方面有哪些措施? 陈暄:房子面积太小了,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已经满了。小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碰之类,一些防撞角、护栏是必需的。萱萱跟我女儿一样大,我想的更多的是给她一些空间的变化,因为这么小的空间,会禁锢孩子成长中的一些想法。我想让他们在空间中能自己画画,能随处玩耍,空间的变化更能引导跟发散他们的创造力。 上期改造费用揭秘: 想了解更多关于改造的案例内容吗? 点击下方,购买《梦想改造家》全册,见识更多化朽木为神奇的改造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