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事|琴茶同韵

 街心舞苑 2017-03-13

《茶经》中云:“茶者,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无论寻常百姓或文人雅士,都要用茶来涤荡心灵放松心情。而先秦时期俞伯牙为钟子期奏一曲《高山流水》觅得一生知音的佳话,也让古琴这个传承中国古代音乐风貌最多的乐器,逐渐成为现代人修身养性的选择。

琴与茶很类似,谈论琴离不开操琴技艺,谈论茶道离不开煎茶技艺。

操琴也称作操缦、抚琴、弄琴、鼓琴、弹琴、御琴等,是历代文人雅士用于修身养性甚至体悟至道的“明德之器”。 历代琴家都十分重视操琴技艺,操琴技艺最主要的就是指法和手势——左手的“吟、揉、绰、注”和右手的“抹、挑、勾、剔”等,其他相关指法都是在此基础上组合变化而来的。

茶,古称荼,煎茶也称煮茶、烹茶、点茶、瀹茶、泡茶、沏茶等。煎茶技艺可以简单理解为茶叶冲泡及品饮技艺。虽然只是一门“技艺”,但也是实践茶道精神的基础,因为“艺可载道”。

琴讲求“琴韵”,所谓的“音从意转,意先乎音”、“得之弦外者”,讲的都是琴韵。心正才能意正,意正才能声正。茶也讲求“茶韵”,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称为“茶韵”,如品饮武夷岩茶的“岩韵”等。

也许琴和茶的如此相配,都在一个“韵”字。古琴的弹奏,要求操琴者收心修心摈弃虚浮,全心投入到琴曲中去。正如茶一样,一泡沸水落下,茶香弥漫了整个室内,在或清雅或浓郁的香味中,任由我们意想万千,在茶香氤氲雾气中再现,或满耳清风,或远山如黛,感受岩茶独有“岩骨花香”韵味……

韵,是琴和茶共同拥有的特征,故可谓之为“琴茶同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