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的灵活运用与古典诗词的生命活力

 涂鸦吧 2017-03-13

文/南宫葭月

诗词的生命力来源与哪里?为什么唐诗宋词以后,这些经典的文学渐渐式微?其中自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在此我只说说诗词本身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我们诗词创作者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怎样灵活的运用格律

首先我说一下对于格律的运用的看法。

格律是格律诗的基本特征,这是不用说的。但对于格律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了。

我们知道格律是经过唐诗的逐步运用而完善,经过后人的总结得出的。有些概念至今仍然莫衷一是,比如孤平。甚至有些概念的名称也是千变万化。

格律诗的种类有限,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宋词了。宋词的词牌多达两千多种,大多数只有一两首词,很多词都是词人自度曲,比如姜夔的《扬州慢》,所以同一个词牌名可能有好几种词格。在此我不说自度曲了,那是没有几分音乐和文学的细胞是做不来的。

那么为什么唐诗逐步凋落,宋词渐趋式微呢?

首先我们的格律在所谓的完善下,逐渐格式化。甚至过分强调格律的重要性,格律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乐谱,诗词就是歌词。为了一个音符而改变歌词的本意,或者牵强附会,那是本末倒置。对于格律我一向认为,初学者不应过多研究,知道大概,大多数情况下遵循下特殊位置的格律就可以了,学会平仄交替也就足够了。一来可以更好的适应格律,二来不必看到那平平仄仄平就望而却步,三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只有入了门才能得尽所历妙。就好比学习一样,是让你先学会一加一,而不是告诉你微积分等高等数学,那样只能把天才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如果把格律奉为圭臬,那么只要手中拿着字典,按照格律逐一填字,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了,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没有思想感情的诗词只不过是词汇的集合。纵然再多它还是一个集合,绝不会质变。

诗词或者说文学艺术最主要的是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把作者本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而不是格式化的广播体操。格律始终是要屈从诗意,而不是让诗意屈从格律。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按照格律来的,只有在某些词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下适当灵活处理。

我喜欢拿崔颢的《黄鹤楼》来说,肯定有人说人家是大作家,你说的只是个例。但个例就不能具有说明性吗?这是什么逻辑!毫无疑问,这是首出格的格律诗,但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是屈指可数的千古名律。试想若是崔颢与某些格律不可违的人那般,恐怕这首诗能不能出名都要细细斟酌了。

能不能变是一回事儿。具体运用格律的时候怎么变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前几日在天涯看到网友发过一首说是某大学教授的诗,据说在媒体上评价颇高,但这网友的评价很是鞭辟入里。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皇图八万沐初阳,耸岳奔川隐佛香。

早觉神州辞厄运,欣迎大块著文章。

龙吟昊宇当非昨,凤择高枝胜往常。

妙笔丹青轮斫手,挥鞭电掣向康庄。

初读之下可能觉得此诗格调颇高,诗意盎然。

若是细细思量,那问题可真不少。个中遣词造句颇有微词,可以看得出为了合格律,很多词用的很是费解,比如皇图八万,大块著文章,轮斫手。

其中尤以轮斫手很是荒唐。

我们知道为了符合诗词格律,有时写诗填词难免颠倒语序。比如:阳春白雪,白雪阳春;翻云覆雨,覆雨翻云。这些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不是所有词语语序都可以颠倒。首先是习惯用语,比如天地,你要写作地天,乾坤你要作坤乾,意思上没什么大问题,但读来如鲠在喉。这倒也罢了,意思发生了变化那更是不得了了!

这个轮斫手毫无疑问是从斫轮手颠倒过来的,但是这一变却出了大问题!斫轮手是说善于斫轮的技艺精湛的木匠(古代造车轮的人),后来引申为文学技艺高超的人。斫是什么?用刀斧砍,斫手是砍手的意思,轮斫手?你没有搞错吧?

举个朴素不过的例子,如果你在某首诗中用到了李白这个名字,却又不合格律,要颠倒过来才合格律,那么你要写作白李?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在此自然是格律服从内容。

梁启超曾填过一首《金缕曲》,句中有这么一句:已惯司空见。这一句分明是成语司空见惯,分割组合而成。无论从语序习惯还是因果关系来说,这一句都不甚妥当。

格律的灵活运用与古典诗词的生命活力

二、诗词的活力在哪里?

说到诗词的活力,姑且运用下上面那位“斫手老兄”的诗。

不知诸君读过之后有何感受?

要说也不是没有优点,那就是运用了意象,但这种意象只是象征着某种东西,算不上真真切切的。如:初阳,只是象征党的光辉形象,或者说党的政策。并没有实际意义。

这里说的一个概念就是意象。

意象是什么意思?度娘是这么说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就举个例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面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山、雪、门、船。这些都是意象,简单说的说就是诗词中所描述的一切存在的实物。

我分别拿一首唐诗和宋诗名篇诸君一看:

登鹳雀楼 题西林寺壁

王之涣 苏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格律的灵活运用与古典诗词的生命活力

这两首都是千古名篇,但要我来评王之涣的要好过苏轼的,无论是从描述的画面还是蕴含的哲理或者艺术成就来说,我都认为王之涣的更吸引人,更不说给人的直观感受了。

这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意象。合理的运用意象可以使诗词画面活泼,增加诗词的可阅读性。当然作者还能赋予意象一定的情感,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所说的借物言志,借景抒情。

中国文学素来讲究的是朦胧含蓄,这也是人们为什么看到美好的景物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含蓄朦胧给人感官感受是享受的、美好的,远远不是一句:‘美爆了’可以想比的,若真是这么一句,只能算是煞风景了。

纵观唐诗,几乎没有哪首诗不大量运用意象的。无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还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李白,即便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也不是扯开了嗓子大喊:“饿死人了,你们这些狗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依然是美的,含蓄的,却更凄凉悲惨的。

即便情诗如《上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相思曲》: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也都不是一味的泛泛而谈我是如何爱你的,也都运用了客观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感情,何况这样直白的名作本就不多。相反,大多数情诗都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流水澹澹,扬尘积地。心上人走过的路途,连尘土都是香的。这一切深情不言而喻。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便是这个道理。

反观后来者,却多是一切情语说情语的吊诡。

便是上面的“斫手先生”,那一通马屁拍的也很是膈应。且看虞世南是如何自彰的: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两者一比,高下立判。

运用了意象的诗词不禁增添了诗词的艺术美,还让人一见钟情。同样一首说理诗,《登鹳雀楼》更能第一时间吸引人。

时至今日,我们不仅不能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诗词,反而江河日下,这不能不说是很遗憾的。

最后奉上一首李商隐的《无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格律的灵活运用与古典诗词的生命活力

此诗自古就没有一个定论,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正是这些意象含蓄朦胧之美?

后来宋朝诗人学习李商隐,但不过学会了皮毛,邯郸学步,虽没忘了走路,但终究落了个四不像,写出来的诗词也只是费解。

没有意向的诗词如同一碗面糊,未必难吃,但难看是一定的。诗词的艺术美可以说意向是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说到这里,诸君写诗填词不妨运用意象,相信你的诗词即便不是太好,至少也能耳目一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