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书法》(论意境)

 海沤 2017-03-14
《书法约言》(论意境)
[清]宋曹
夫欲书先须凝神静思,怀抱萧散,陶性写情,预想字形偃仰平直,然后分之。若迫于事,拘于时,屈于势,虽钟、王不能佳也。凡书成宜自观其体势,果能出入古法,再加体会,自然妙生。但拘于小节,畏惧生疑,迷于笔先,惑于腕下,不成书矣。今人作书, 如新妇梳妆,极意点缀,终无烈妇态也,何今之不逮古欤?
《书法雅言·取舍》(论意境)
[明]项穆
  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 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方正矣。然后定其筋骨,向背往还,开合连络。务求雄健贯通也。次又尊其威仪,疾徐进退,俯仰屈伸,务求端庄温雅也。然后审其神情,战蹙单叠,回带翻藏,机轴圆融,风度洒落;或字馀而势尽,或笔断而意连,平顺而凛锋芒,健劲而融圭角,引伸而触类,书之能事毕矣。然计其始终,非四十载不能成也
《书法雅言·神化》(论意境)
[明]项穆
 澄心定志,博习专研,字之全形,宛尔在日,笔之妙用,悠焉忘思,自然腕能从臂,指能从心,潇洒神飞,徘徊翰逸。如庖丁之解牛,掌上之弄丸,执笔者自难揣摩,抚卷者岂能测量哉。《中庸》之“为物不贰”,“生物不测”,孟子曰“深造”“自得”,“左右逢源”。生也,逢也,皆由不贰、深造得之。是知书之欲弯化也,至诚其志,不息其功,将形著明,动一以贯万,变而化焉,圣且神矣。噫,此由民主悟,不可言传。字者孳也,书者心也。字虽有象,妙出无为,心虽无形,用从有主。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终及通会,行所无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识心,徇象表心,象不可着,心不可离。未书之前,定志以帅其气,将书之际,养气以充其志。勿忘勿助,由勉入安,斯于书也,无间然矣。
 至夫《汉方朔赞》,意涉瑰奇;《燕乐毅论》,情多抑郁;《修禊集叙》兴逸神怡;《私门誓文》情拘气塞。此皆相时而动,根乎阴阳郐惨之机,从心所欲,溢然《关睢》哀乐之意,非夫心手交畅,焉能美善兼通若是哉。相时而动,或知其情,从心所欲,鲜悟其理。
《广艺舟双楫》(论意境)
[清]康有为
 夫书道犹兵也,心意者将军也,腕指者偏裨也,笔锋者先锋也,副毫者众队也,纸墨者器械也。古之书论,犹古兵法也。古碑犹古陈图也。执笔者束伍也,运笔者调卒也, 选毫者先锋也。将军不熟于古兵法阵图,则无以为将
军。偏裨不习熟将军之意旨,而致之士卒,不能束伍。或束伍不严,则无以为偏裨。毫不受令,则为骄兵,受而众队不齐心,则为偏师,为散勇。将卒至矣,器械不精良,或精良而不善用,亦无以杀敌致果。有一于此,皆可致败。名将练兵,岂可使有懈可击哉? 若夫百练之师,熟于古兵法,加以神明变化,武穆曰:“运用之妙,则在一心”。此又存乎其人矣。
 新理异态,古人所贵。逸少曰:“作一字须数种意”。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飞潸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异态,自然佚出。
《字学忆参》(论意境)
[清]姚孟起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可通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
 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
 欧书貌方面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取之,谬矣!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临池管见》(论意境)
[清]周星莲
 字有一定步武,一定绳尺,不必我去造作。右军书,因物付物,纯任自然。到得自然之极,自能变化从心,涵盖万有。宜其俎豆千秋也。
《艺概》(论意境)
[清]刘熙载
 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
 欲作草书,必先释智遗形,以至于超鸿濛,混希夷,然后下笔。古人言“匆匆不及草书”,有以也。
 东坡论吴道子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推之于书,但尚法度与豪放,而无新意妙理,末矣。
 论书者曰“苍”、曰“雄”、曰“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
《书筏》(论意境)
[清]笪重光
 笔之势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结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奇正。
 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示滞者其机圆,机致相生,变化乃出。
《钝吟书要》(论意境)
[清]冯班
 晋人尽理,唐人尽法,宋人多用新意,自以为过唐人,实不及也。
 学草书须逐字写过,令使转虚实一一尽理,至兴到之时,笔势自生。大小相参,上下左右,起止映带,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矣。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此是要诀。
 唐人用法谨严,晋人用法潇洒,然未有无法者,意即是法。
 晋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具在。知此方可看帖。
《山谷文集》(论意境)
[宋]黄庭坚
 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入微耳。
《后山丛谈》(论意境)
[宋]陈师道论书
 善书者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古之圣人耳目更用,惟心而已。
《临池心解》(论意境)
[清]朱和羹
 意在笔先,实非易事。穷微测奥,通乎神解,方到此高妙境地。夫逐字临摹,先定位置,次玩承接,循其伸缩攒捉,细心体认,笔不妄下,胸有成竹,所谓意在笔先也。安能如笔在意先者之超超玄箸哉?
 作文须立身题巅,从空处落想,到得空处,自然不脱不粘。作画到得空处,自然超浑洒脱,作书何独不然?
《东洲草堂文集·跋道因啤旧拓本》(论意境)
[清]何绍基
 有唐一代,书家林立。然意兼篆、分,涵抱万有,则前惟渤海,后惟鲁国,非虞、褚诸公所能颉颃也。此论非深于篆、分、真、草源流本末者固不能信。都尉此书逼真家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所谓智过其师,乃堪传授也。欲学渤海,必当从此帖问津。若初学执笔便橅仿《化度》、《醴泉》,譬之不挂帆而涉海耳。(论意境)
《东洲草堂诗钞·题雨舲中丞圣教序第一本》(论意境)
[清]何绍基
  二十余年集书罢,乃似将军一笔写。
 想见仁师八法精,前后智素宜方驾。
 昔嫌姿媚出顾盼,今觉横奇多变化。
  肥画全包血肉丰,细筋内注神光射。
  珊瑚玉树交柯生,杰阁飞楼向空跨。
 倘非毡蜡到古先,岂易山猿动惊诧。
 ……
《艺舟双辑》(论意境)
[清]包世臣
 问:先生常言左右牝牡相得,而近又改言气满,究竟其法是一是二?
 作者一法,观者两法。左右牝牡,固是精神中事,然尚有形势可言。气满,则离形势而而专说精神,故有左右牝牡皆相得而气尚不满者,气满则左右牝牡自无不相得过且过者矣。言左右,必有中,中如川之泓,左右之水皆慑于泓,若气满则是来源极旺,满河走溜,不分中边,一目所及,更无少欠阙处。然非先从左右牝牡用功力,岂能幸致气满哉!气满如大力人精通拳势,无心防备,而四面有犯者无不应之裕如也。
《天瓶斋书画题跋·补辑·跋泥金自临东坡南华、妙高二诗》(论意境)
[清]张照
凡书,必通灵与沈著并到,乃得。
《天瓶斋书画题跋·补辑·跋自临西园雅集图记》(论意境)
[清]张照
  海岳细书, 得子敬神髓, 如牛毛、如蝇脚,展之皆可寻丈,谛视之,皆具天风海涛之势,龙鱼变幻之状。
《天瓶斋书画题跋补辑·跋自书蝶恋花词半阙后》(论意境)
[清]张照
 灵秀二字,足尽笔墨之变。然有一分灵,即带一分蠢;有一分秀,即带一分俗。灵而不蠢,秀而不俗,非既得笔墨外因缘,又尽笔墨之能事,其安能知之?佛界有若干大,魔界即有若干大。
《天瓶斋书画题跋·自书昌黎石鼓歌》(论意境)
[清]张照
  惟与造物者游,而又加之以学力,然后能生动;能生动,然后入规矩;入规矩,然后曲亦中乎绳,而直亦中乎钩。
《天瓶斋书画题跋·跋董文敏前后赤壁真迹》(论意境)
[清]张照
 香光白云:“姿媚旧习,亦复一洗”。知其悔姿媚者深也。不入姿媚,即入怪迂, 此间无往足处。姿媚、怪迂,皆是务追险绝时魔界。若初学分布时,并是妙境也。然此二者,皆不能造,复归平正位。
《拙存堂题》《东方画赞》(论意境)
[清]蒋衡
  鲁公书真入山阴之室,其所以异于虞、褚家者,刚劲中具灵何气韵。后人以觚棱斩截为颜,不惟失其神理,并而目亦非矣。
《拙存堂题跋.十七贴》(论意境)
[清]蒋衡
  《十七帖》为右军得意书, 其精熟处如庖丁解牛,神行宫止,不可思议。余尝论:作楷书须有行,草意,使其气贯。而行,草亦要具楷法,庶点画可寻。今人不解此,指则方板其漫,草则蛇蚓萦回,豪侮无展束,甚至狂怒张。真飘坠罗刹,不可救药。以颠,素为名,古人何罪,横遭慢。悲哉!
《虚舟题跋·唐颜真卿自书太子少师告》(论意境)
[清]王澍
  临颜书者,当得其澹古韵,但以雄厚求之,皮相耳。
《霜红龛集·字训》(论意境)
[清]傅山
 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而不得如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乖左之故也。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有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
《霜红龛集·杂记三》(论意境)
[清]傅山
 汉隶之可思议处,只是硬拙,初无布置等当之意,凡偏傍左右,宽窄疏密,信手行去,一派天机。今所行圣林梁鹄碑,如模中物,绝无风味,不知为谁翻者,可厌之甚!
《钝吟书要》(论意境)
[清]冯班
 晋人尽理,唐人尽法,宋人多用新意,自以为过唐人,实不及也。
 学草书须逐字写过,令使转虚实一一尽理,至兴到之时,笔势自生。大小相参,上下左右,起止映带,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矣。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此是要诀。
 唐人用法谨严,晋人用法潇洒,然未有无法者,意即是法。
 晋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具在。知此方可看帖。
《画禅室随笔·论用笔》(论意境)
[明]董其昌
 书道只中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弇州山人四部稿·赵子昂杂帖》(论意境)
[明]王世贞
 子昂《续书谱》、《文赋》精工之极,如花月松风,娟娟濯濯,披襟留连,不能自己。
《书画跋跋·跋赵文敏篆书千文》(论意境)
[明]孙鉱
 余不解篆书,第微识其意。若能用之真、行、草间,良是妙境。必欲真作篆,恐终是画鬼魅手。
《书画跋跋·跋钟太傅荐季直表》(论意境)
[明]孙鉱
 太傅此表正与《兰亭》绝相似,皆是已退笔于草草不经意处生趣。但《兰亭》长,此匾;《兰亭》瘦,此肥;《兰亭》今,此古。然《兰亭》以骨为肉,此以肉为骨;《兰亭》规矩在放纵中,此放纵在规矩中。其相反处笔意亦正相合也。
《书画跋跋·跋柳诚悬书兰亭诗文》(论意境)
[明]孙鉱
 诚悬书力深, 此诗文率尔摘录,若不甚留意,而天趣溢出,正与清臣《坐位帖》同法。然彼犹饶姿,此则纯仗铁腕败笔误笔处乃愈妙。可见作字贵在无意,涉意则拘,以求点画外之趣寡矣。中一、二俗笔不足嗤,惟间有丑怪处去恶道不远,远者亦玩其趣可耳。若效之恐遂成恶札。
《海岳名言》(论意境)
[宋]米芾
 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
《墨池编·续书断》(论意境)
[宋]朱长文
  (徐浩)尝论书云:“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者,骨劲而气猛也; 翚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者,肉丰而力沉也。若藻曜而高翔,书之凤凰矣”。故浩之为书,识锐于内,振华于外,有君子之器焉。尝书四十幅屏,八体皆备,其“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十数字,草隶相参,皆为精绝。 识者评云:“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尤为司空图所宝爱。
 又其(张旭)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处得,以终其身。呜呼!书之至者,妙与道参也,技艺云乎哉!善乎韩子之知君志也,尝称君曰:“喜焉草书,怒焉草书,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顾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华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不寓于它,必于草书发之,故其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韩子未尝轻与人,誉君如此,信矣。今其残札断简,模镂而传者,见之使魄褫而心服也。
  (鲁公)碑刻虽多,而体制未尝一也。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足。故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万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馀皆可以类考。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 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其真行绝妙,所谓如长空游丝,虫肉络壁者,吾于《察明远》帖见之。
《东坡集》(论意境)
[宋]苏轼
 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奕也。虽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惟颜子得之。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是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周越、钟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欧阳文忠集》(论意境)
[宋]欧阳修
  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较其工拙,而区区于此,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蔽于好胜邪!
《评书药石论》(论意境)
[唐]张怀瓘
  故大巧若拙,明道若昧, 泛览则混于愚智,研味则骇于心神,百灵俨其如前,万象森其在瞩,雷电兴灭,光阴纠纷,考无说而究情,察无形而得相,随变恍惚,穷探杳冥,金山玉林,殷于其内,何其不有,何怪不储。
《书断》(论意境)
[唐]张怀瓘
  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虬作骖騑,江海渺漫,山岳峨巍,长风万里,鸾凤于飞。
 隶合文质,程君是先,乃备风雅,如聆管弦,长毫秋劲,素体霜妍,推峰剑折,落点星悬,乍发红焰,旋凝紫烟,金芝琼草,万世芳传。
 古文元胤,太史神书,千类万象,或龙或鱼,何词不录,何物不储,怪思通理,从心所如,如彼江海,大波洪涛,如彼音乐,干戚羽旄。
 王珉《行书状》云:邈乎嵩岱之峻极,烂若到宿之丽天。伟字挺特,奇书秀出,扬波骋艺,余妍宏逸,虎踞凤趾,龙伸蠖屈。资胡氏之壮杰,兼钟公之精密,总二妙之所长,尽众美乎文质。详览字体,究寻笔迹,粲乎伟乎,如圭如璧。宛若盘螭之仰势,翼若翔鸾之舒翮。或乃放乎飞笔,雨下风驰,绮摩婉丽,纵横流离。
《书议》(论意境)
[唐]张怀瓘
 或四海尺牍,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言惟叙事,披封不觉欣然独笔,虽则不面,其若面焉。妙用玄通,邻于神化。
 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得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岩谷相倾于峻险,山水各务于高深,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
《书谱》(论意境)
[唐]孙过庭
  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粗可彷佛其状,纲纪其辞。冀酌希夷,取会佳境。
《四体书势》(论意境)
[晋]卫恒
 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兀若竦崎,兽跂鸟肢,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黝脸腩駐, 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生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黑邪附,似蜩螗挶枝。绝笔收势,余缆纠结,若杜伯揵毒,看隙缘隵,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摧焉若阻岑崩崖,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