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养身心贵在心静与持敬

 女儿家家 2017-03-14

修养身心贵在两点:一是心静,二是持敬。

静则心不妄动 然后能定;敬则心常清醒 然后能得

心静

静,即是指任凭外界喧哗繁闹,自己的心仍静如止水,不为外界所迷惑,更不会随波逐流。静是一种功夫。静不是平居无事时的木讷少言,而是身临险境时的处变不惊。

程明道云:“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明道先生所谓静,乃是指心不随物转的一种境界。无论环境如何喧闹,心还是静的。

静则心不妄动 然后能定;敬则心常清醒 然后能得

心不随物转

静则心不妄动。能做到心静的人,心思始终如一,精神安宁,不生烦恼。从这种不妄动中可以生发出无限定力。这种定力可以让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环境怎样变化,都能立定脚跟,不被环境控制。一个气性浮躁、资质平庸的人,遇事必会慌乱。平日里纵有十分的聪明,也只能用出七分的功力。而一个心静的人,纵然只有七分的聪明,却有在危乱中摆脱环境影响,把持自己本心的定力。有了这样的定力,就有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清人翁同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则心不妄动 然后能定;敬则心常清醒 然后能得

静则心不妄动

诸葛亮“空城计”不胜在智谋,而是胜在处变不惊的定力,淝水之战亦离不开谢安“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气魄。时刻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能做到真正心静的人,可以托大事,可以成大功,可以拜上将军。

所谓持敬,即是指对万物存一颗敬畏之心,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而不混沌。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说的人在显达时往往会生出骄堕之心,做出种种傲慢无礼、自取灭亡的事情,这时候则需要用一颗持敬之心去矫正它。《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这“三畏”说的是:”从政为官,上要对君父有敬畏之心,才不至于做出僭越之事;下要对百姓苍生怀敬畏之心,才不至于做出傲踞之行;同时也要知道人生命运的变幻无常,有顺境也有逆境,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静则心不妄动 然后能定;敬则心常清醒 然后能得

存敬畏之心

敬是一种持养的功夫。只有存着一颗敬畏的心思,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谨言慎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才能在平居无事时居安思危、筹划更长远的事业;才能不为暂时的名利所迷惑,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死寂,亦不昏沉,时常此保持清醒之头脑,自如地应对万事。最后进步、得益最多的,正是时时持敬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