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了父母,我们为什么更要努力

 培根阅读 2017-03-14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前一段时间,一个老同学拉了一个微信群。

他说偶然听到了一首读书时经常听的歌。

就想着把几个玩的要好的朋友拉进来聊聊天。

 

有人发了一句话:“这些年,你去了哪?”

把大伙搞得很心酸。

 

 “这几年,我当了爸”

“这几年,我当了妈”

 

“都过的好吗”

很多沉默的声音其实是最好的回答。

 

小芳同学说:“当了妈后,要么在努力工作的路上。要么在带娃的点上。所以大家可以忽略我的信息,肯定会有时差。”

发完后真不见了,晚上才出来冒一下泡。

 

真是如此,做了父母,很多人才发现生活不仅仅是自己的。

那时候在寝室里玩着游戏,不着调的男孩做了爸爸。

天真烂漫的少女也做了妈妈。

如同蜕变一般神奇,变了一个模样。

 

小丁同学,读书时常常翘课,毕业时差点拿不到证。

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大家都觉得他这种性格的人应该不会急着结婚。

更加觉得他当爸也不会有个靠谱样。

 

没想到如今早早地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了。

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一个人除了在公司做策划之外,还在外边接了好几个公司的单。

去外边做活动执行时还要跑来跑去,汗流浃背,常常吃不到一口热饭。

写方案也常常熬夜到凌晨。

 

大家都说他为了啥?

他说为了孩子能过得好一点。

什么样的好?

就是读好一点的幼儿园,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想吃的东西能任性地买一点,不要算来算去,心里拧巴。

不要穿不合身的衣服。

 

所以,看到他那抹不掉的黑眼眶。

我们看到的是为父的担当。

做了父母之后,我们突然发现。

很多人变得更加努力了。


2


在没生孩子之前。

我也开心的在一家公司做着一份轻松的工作。

那时候休息时间也是岔开的。

所以周四的时候也许就能窝家里休息。

一个人会觉得很无聊。

做了一些家务,肚子管饱之后,就会投入电脑游戏当中。

那时候一个人玩单机版都能能玩很久。

而如今,就是游戏再精彩。

不管谁来代言,都不会再去碰了。

 

人年轻时,往往觉得挣钱养活自己就是能耐。

你瞧,很多人还朝家里伸手要钱呢。

可是有了孩子之后。

抱着这个小生命在手上的时候。

感觉自己的生命好像被点燃一样。

兴奋之余,更是觉得有一份责任。

 

我要给他买好一点的奶粉。

还有,要准备上学的钱。

而且,我该如何去好好养育他呢?

我要成为让孩子感到骄傲的爸爸。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大的转折来推动。

我觉得除了婚姻让人成熟之外。

另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孩子的到来。

 

我开始去琢磨着自己能多做点什么。

想着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呢?

因为眼下的工作,还无法养好孩子。

 

那时候就开始有了焦虑。

而这焦虑之火烧起,是摆脱那种温水煮青蛙的生活的关键。

于是从去网上接一些简单的校对任务开始。

那时一个古文断句的活,只有几块钱一篇,但我也做。

因为觉得自己能做好,也喜欢做。

后来做一些方案,写一些稿子。

而一做就是两三年。

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就多了很多的机会。

 

码字的工作是看上去风光,实则劳累无比的活。

长期伏案,肩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酸疼的。

但每次都咬咬牙,坚持下来。

如今想想。

其实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只是孩子的到来,让我们换了一种角度去思考。

推动我们去启动自己的奋斗模式。


3


曾看到一句话说“世上有一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只蛋,然后让小鸟使劲飞。”

值得为人父母深思。

 

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父母。

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而自己却活的颓废不已。

 

记得有一次一个当老师的同学跟我们讲他班上的一个孩子。

孩子是一个非常安静听话的孩子,只是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

有一次他爸爸就来学校找到老师,说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提不上去,是不是老师不会教。他们要求换一个班,听说隔壁班的班主任要好一些。

当时朋友是瞬间石化。

先不论孩子的成绩上不去跟老师的教学有多大关系。

 

因为班上的人都知道这个爸爸是一个酒鬼。

长期在外边喝得醉醺醺的,而孩子的妈妈呢,以牌为生。

为了这个情况,老师也跟父母谈过一两次。

但委婉的劝说和提醒毫无意义。

当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悉心指导下,或者用心的栽培中慢慢进步。

可这个孩子呢,还常常要忍受父母无休止的争吵。

 

这样的父母,还苛求孩子努力去考高分,可以说是对孩子的伤害。

因为没有实实在在的支撑,要一个孩子去拼。

实在是荒唐。

 

没有哪个父母不对孩子带着美好的期望。

只是没有行动的期待,是妄想。

没有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等于空谈。


 

4


父母其实是照亮孩子的光。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很苦。

但他一直很积极乐观。

我记得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别怕,有希望!”

那些年高考在即,我常常为自己那可怜的英语分数哀叹。

但是他一个笑脸,拍拍我的肩膀说:“兄弟,别怕,有希望!”

 

还真的是让人充满力量。

我后来问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他说这是他妈妈经常跟他说的一句话。

他说读书的时候没有学费,妈妈就四处借钱。

从来没让他因为没钱而读不了书。

 

当然懂事的他早就明白家里的不易,在学校是省吃俭用的。

可妈妈给他的乐观精神,不仅仅照亮了他的心灵。

还让他身边的朋友,也受益无比。

 

如今他也事业有成,算是对妈妈的一个很好的回报。

我们期待孩子优秀,就一定不能放弃对自己的要求。

 

努力学习起来。让家里有书香。就算你本人不爱读书,但一定要让家里有书香,最好能够设一个读书角,可以是一个书橱,也可以是一个小柜子,有条件地家庭有一个专属书房那就更好。

 

如果你觉得读书没用,肯定是你没有尝到读书带来的价值。

读过书的人会知道读书是普通人,突破社会板块努力向上爬的楼梯。

读书,是一种门槛最低的高贵。

 

远离抱怨和负能量。当你学习了起来,就会远离那些负能量的圈子。

也不会被一些功利圈子洗脑,蛊惑你轻松在家月入十万云云,回学会甄别。

 

多用点心,读点书,好好栽培孩子,真正的花时间陪护和用心。

让孩子看到“我的父母,也在努力奋斗的路上,从未偷懒、抱怨,更不曾放弃!”

 

父母的努力,如同灯塔。

让自己有价值,也照亮孩子。

这应该是做了父母,我们为什么更要努力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