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徐思成:ARDS影像学诊断 并非千篇一律

 桢爷 2017-03-14

「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徐思成:ARDS影像学诊断 并非千篇一律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思成

“柏林定义”提出影像学在ARDS诊断上的重要地位

自1967年Aschbaugh首次提出ARDS定义后,其定义有多个标准。2012年“柏林定义”亦无实质性改变。最近研究表明,ARDS占ICU住院患者的10.4%,60.2%的ARDS患者是由临床医生识别诊断的。这提示在ARDS的诊断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潜力。

为提高可操作性,ARDS“柏林定义”提出影像学在ARDS的诊断和管理上的重要地位,并把CT作为ARDS的诊断手段。如CT对ARDS诊断、病变严重程度、并发症、病因诊断和理解肺复张通气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ARDS的影像学特点

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ARDS的影像学对ARDS诊断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ARDS的影像学经典的描述为“两肺侵润阴影”,但是,其影像学诊断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由于诱因发生的时间、发展速度、肺内外诱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免疫状态等因素不同,ARDS的影像学有其复杂性。

在发病24 h,胸片可正常,48~72 h可发展为双侧多少不一的渗出阴影,亦可分布于单侧。ARDS经典的肺部CT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和肺实变,肺实变在肺下叶背段较为明显,其分布取决于ARDS的严重程度,即病情越严重肺实变面积越大,磨玻璃样阴影范围越广泛。

磨玻璃样阴影可弥散或局部分布(图A,脓毒症诱发的ARDS)。

「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徐思成:ARDS影像学诊断 并非千篇一律

肺实变可为肺泡塌陷或重力分布的阴影或多个片状实变阴影,边界不清的小片状阴影(图B,肺炎发生的ARDS)。

「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徐思成:ARDS影像学诊断 并非千篇一律

肺源性ARDS的肺部CT常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磨玻璃样阴影,非重力依赖区致密实变影及肺实质囊肿;肺外源性ARDS典型肺部CT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对称的磨玻璃阴影,肺部阴影从俯卧位腹侧到背侧、从头侧到足侧的密度梯度,即从非重力依赖区正常或过度膨胀的肺脏过渡为弥漫性磨玻璃阴影,直至重力依赖区的致密实变影(图C,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的ARDS)。

「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徐思成:ARDS影像学诊断 并非千篇一律

ARDS亦可伴有其他CT征象,如左侧为主的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充气征等。ARDS后期,肺部CT影像学典型改变是粗糙的网格状结构和肺非重力依赖区磨玻璃阴影改变。由于ARDS是一个急性炎症综合征,肺间质纤维化可为ARDS后期的表现,而将之诊断为ARDS值得商榷。

正确认识ARDS影像学,有助于ARDS诊断和管理。但是如何鉴别高通透性肺水肿和高静水压性肺水肿以及ARDS和重症肺炎等不是CT影像学可以完成的,需要开拓其他指标进一步探讨。

(原文刊登于第三届呼吸危重症论坛特刊,医师报出品)

[分享与收藏]

轻点右上角的“箭头”或“三个点”,可以把今日的文章“发送给朋友”、“朋友圈”、“”或“收藏”

[阅后关注]

轻点标题下蓝色的呼吸重症,然后点“关注”

[推荐关注]

让您身边的朋友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关注”

[欢迎来稿]欢迎投稿、荐稿,来稿邮箱:pccmcma@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