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一觉江南梦——扬州乾隆皇帝的御码头

 晋龙哥哥 2017-03-14
2012年11月28日清晨,我在富春茶社吃过早茶之后,就来到了传说中乾隆皇帝乘龙舟来扬州时下船的御码头。
御码头建于清朝乾隆21年(1756年),是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时下榻天宁寺行宫的上船之处,故称“御码头”。御码头位于扬州古护城河北畔,西面与绿树成荫、富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冶春园连为一体。它用块石驳岸,岸边筑有宽大的平台,平台与地面以青石和条石铺成的坡道相连。坡道平缓,宽约6米,共有39级台阶。平台的边上有一座古色古香、亭廊立柱的小亭,亭内立有一块高约2米、宽约1米的大石碑,上面“御码头”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和“御笔”的落款浑然一体,简直是一幅完美无缺的中国近代书法作品。这块石碑虽然经历了近250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坚固如初。

天宁寺为扬州名刹,始建于晋代。康熙帝五次南巡,每次都在天宁寺西园的行宫内居住,寺下是他上下龙舟的码头。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驾。曹寅也曾在西园奉命刊刻《全唐诗》。御码头修得如此壮观是在乾隆年间。而不知当时曹大人是否有个外孙女就是从此码头乘船离开扬州进京的。

御码头不远就是当时的国宾馆天宁寺。因为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障碍,因此御码头的“码”去掉了石字旁。乾隆皇帝曾题:“小艇沿流画浆轻,鹿园钟磬有余音。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扬州盐商于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三年而成。宫前建御码头,乾隆游瘦西湖于此登船。御码头为青石所砌,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完好无损,坚固如初,现为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走进御码头,一幅高高悬挂的黄色幡旗跃入你的眼帘,上书“乾隆水上游览线”七个红色的大字,为御码头平添了几分古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岗——瘦西湖风景区就从这里开始。名胜区内十里长堤,十里碧波,广陵二十四景分列游览线的两旁。特别是在那迷人的烟花三月,桃红柳绿,鲜花盛开,更有自古稀有的扬州市花——琼花点缀两岸,真是“一路楼台直到山,两堤花柳全依水”的人间仙境。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乘船游览这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乾隆水上游览线”由此得名。从码头上望去,清澈的河面上漾起鱼鳞般的波纹,美丽极了。一条条金黄色的仿古画舫游船停泊在岸边,每条画舫上都有二龙戏珠的造型,门楣上书有“乾隆号”匾额,为御码头又增添了几分皇气。透过画舫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水果、鲜花、香茗摆在中间的条几上。游船浮游在水面上,就像鱼儿戏水一般。
独具特色的“扬州乾隆水上游览线”,走的就是当年乾隆下扬州的路线,十里碧波,二十四景,缀连着一串闪光的珍珠。“扬州天下秀,妙在水上游”,若有机会能乘上“乾隆”号画舫,从御码头出发,直到大明寺山脚下,一边品茗、一边倾听导游小姐的详细介绍,尽情观赏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定会感到似在画中,意趣无穷。

扬州是个什么地方?唐代时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繁荣空前。隋炀帝三下扬州,为看那美艳的琼花,故事传遍天下。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是从运河乘龙舟来到扬州,尤其留恋扬州风月之美。所以来扬州,要沿着皇帝的足迹去观赏美丽的园林风光,聆听关于乾隆的趣闻轶事,品尝御宴佳肴,体验帝王般的生活。

乾隆在扬州住的国宾馆有两处,一处是城北的天宁寺,一处是南乡运河边的高旻寺,这两个都是“清代扬州八大古刹”之一。一出天宁寺西园行宫大门,就是御码头,乾隆游瘦西湖于此登船。你自己看这块青石碑,有什么异样吗?因为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障碍,所以“码”字去掉了石字旁。

画舫启动,就是游览名闻遐迩的瘦西湖了,因皇帝乐在山水中,所以当时扬州的地方官和盐商们便不惜挥洒黄金,集天下名工巧匠,大兴土木,挖池堆山,在皇帝经过的瘦西湖沿途建起了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园林,呈现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如今湖长十余里,途径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等景区,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更长路线的“扬州古运河”水上路线。

乾隆在扬州吃什么呢?当时扬州官员为备“接驾盛典”,聘请了许多名厨高手,其中有一道“九丝汤”,用豆腐干、火腿、鸡肉等九种美味切成细丝,再用鸡汤煨煮,让各种鲜味都吸入豆腐干丝之中。乾隆连用两盘,交口称赞,从此“九丝汤”改名“扬州干丝”,闻名全国。扬州文思和尚首创的“文思豆腐”,扬州刀工的典型代表,一块豆腐可以切五千多根,也备受乾隆赞赏。还有乾隆在一家小饭店吃到用虾仁、鸡丝、鸡汤熬成的卤汁当场浇在油炸的锅巴上,顿时炸声大作,浓香扑鼻,店主笑道:“这叫平地一阵雷。”乾隆脱口而道:“此菜可称天下第一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