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家无玉不富, 人无玉不贵”

 小灰狂跑 2017-03-14

中国有句俗话:国无玉不盛,家无玉不富,人无玉不贵。

点击加载图片

中国向来“以玉为贵”,这些约定俗成的关于玉石的老话,历经千百年来,必然有其深层典故,若流传至今,便是某种意义上的“历史必然”。

点击加载图片

国无玉不盛

历来就有“乱世藏金,盛世藏玉”的说法,只有生在太平盛世,衣食饱暖、风雨无忧的人们才能有闲心遐情去研究收藏、并享受因收藏而带来的乐趣,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每一次玉文化发展的高峰,无一不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相对应。例如:唐宋,清康乾盛世,因此国无玉不盛之誉,玉当之无愧。

点击加载图片

玉石,是原始社会我们祖先最神圣的精神承载之器,玉,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

对于封建王朝的中国来说,“玉玺”更是国运甚至是国家大统的代表、象征。历史上针对传国玉玺的典故与故事不胜枚举,乾隆帝一生,将玉石奉为帝王生涯至宝,爱玉成痴,玉石的“国玉皇玉”地位在中国王朝达到顶峰。

点击加载图片

家无玉不富

玉器本身就是一种贵重物品,玉雕更是一种艺术价值含量不等的艺术品。“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一个家庭还在温饱线下挣扎,是不会有这个财力和艺术修养的。

玉乃蕴藏天地精气之宝物,其本身也有着自己风水上的意义,题材上来说,如果在家中摆上一尊原石山子,稳固靠山和地位,而从位置上来说,如果请一尊玉山子在客厅,也有“大山有靠,流水进财”的含义。

点击加载图片

玉石几千年来都是贵气的化身。王公望族因它而拥贵,民间社会由它而祈富,并且玉石具有富贵不移、富而不露的优良品德。另外,玉器是经济价值的重要载体,就是在通胀无期的今天,玉器依然与保值增值同义。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天然玉石的升值潜力主要源于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玉石本身的特性、市场的稀有性、不可替代性、保值升值,以及完美的艺术观赏价值。

人无玉不贵

几千年的玉文化长河里,玉不仅被视为皇权的象征,更被视为“德”的化身,“美”的代名词,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人之所以贵,贵在君子。君子之所以贵,是因为“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和田玉其温其润,精光内蕴,细若凝脂,仿佛君子宽厚仁义之美德,细腻内敛,谦卑自律,朴素清雅,厚德载物。

点击加载图片

和田玉质地极其细腻缜密,其矿物粒子十分微小且密度高,恰如古代士大夫的心思缜密、内敛豁达的性情。和田玉杂质极少,纯净见底,内外一致,如古人所云“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犹如洁身自好、表里如一的正人君子,坦荡大气,信义使之然。

天下人都会珍贵美玉,这种完美难以形容,是大道的尊崇高尚。《诗经》讲:‘我在思念他,因为他温柔敦厚,像一块美玉’。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都非常珍视美玉。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