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元帝司马睿:移镇建业,大权旁落

 万象心行 2017-03-14

东晋元帝司马睿(公元276年-公元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即帝位,,成为东晋的开国君主。因司马睿并非依靠自己谋略和武力赢得天下,因此称帝后处处受到扶持其上位的两王的限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没有实权的开国皇帝。

与西晋末年的皇帝一样,司马睿虽然出身皇族,但是并非出身嫡系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只因战乱年代皇室凋零才被推上帝位。公元290年,其父司马觐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继立的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避杀身之祸,他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尽量避免卷入斗争的旋涡,在当时也获得名士嵇康之子、侍中嵇绍的高度评价。

在洛阳,司马睿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导。王导,字茂弘,出身于北方头等士族的琅邪王氏,公认的名士领袖王衍是其族兄。王氏家园所在的琅邪国,是司马睿的封国。司马睿的琅邪国在西晋算是大国,并与司马越的东海国相邻,都在徐州。永嘉元年,晋怀帝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出镇建邺。后来,司马睿在王导相随下南渡,联合南北士族,自称为帝,建立东晋政权。

王导官居宰辅,总揽国政。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元帝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长江流域建立汉族政权以后,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入,经济和文化也逐渐发展,曾有晋墓砖铭赞道:“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王导为政的基本点就是收揽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上面,安置一个姓司马的皇帝。这样一来,司马睿虽然名为东晋皇帝,实际上就是一个虚位君主,基本没有什么实权。刚开始的时候,司马睿感念王导的拥立之功,加之需要王导和王敦两人的声望和能力稳固政权,还能对其百般容忍;可一旦坐稳了帝位,他就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被架空的状态,想要收回权力。

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时,王导进封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在隆重的登基典礼上,文武百官陪列两旁,司马睿却当众提出要王导“升御床共坐”,王导固辞,说,“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至三四次,司马睿“才不相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故事。皇帝要求臣下同坐御床共治天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著名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对此曾有十分精辟的论述,“‘王与马共天下’,不再是指裂土分封关系,而是指在权力分配和尊卑名分上与一般君臣不同的关系。王与马的这种名器相予、御床与共的关系,发生在东晋创业、元帝壮年继嗣之时,不是末世权宠礼遇非凡,也不是阿衡幼主僭越名分一类不正常的情况。王导以一代名相处此而当世多不以为非分,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样的政治状态下,晋元帝对大权旁落不满,便开始引用刁协、刘隗、戴渊等为心腹,企图排斥和削弱王氏权势。

于是,司马睿就从王导建国后便极力拉拢的世族豪强下手,针对士族制定一系列的严刑峻法来压制他们的发展。但是,东晋的建国之本在于南北士族豪强的鼎力相扶,这种针对士族的严刑峻法也许能取得一时之效,但也会引起士族势力的大规模反弹,从而动摇东晋的政权基础。当时的士族力量非常强大,司马睿的举措很快遭到了士族的反弹,不得不再次依靠王导稳定局面。

在整饬吏治受挫后,晋元帝又在刘隗、刁协的支持下,开展军事布置,进行扩充实力。他释放扬州地区内沦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们组成军队,任命南方士族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兖、豫等六州军事;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等四州军事,各率万人,分驻合肥、淮阴。名义上是北讨石勒,实际上准备对付王敦。同时在政治上,逐渐疏远王导。把矛盾对准了王氏兄弟。在这样的情形下,王氏兄弟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于是王敦先发制人。永昌元年正月,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以清君侧为名,上疏列举了刘隗十大罪状。接着,王敦军至芜湖后又上表列举了刁协的罪状。

晋元帝见到疏表后大怒说:“王敦竟敢犯上作乱,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将亲自率领六军,讨伐叛逆。有能杀王敦者,封五千户侯。”同时,命令刘隗、戴渊急速率兵回建康勤王助讨。刘隗到建康后,与刁协一同入宫见晋元帝,竭力主张诛杀留在建康的以王导为首的琅邪王氏。晋元帝却并未采纳这一建议。刘隗因此知道晋元帝在为自己留条退路,并无坚决平叛的决心,感到前景不妙,遂忐忑不安,面有惧色。

由于晋元帝在关键时刻缺乏决心,首鼠两端,使他的支持力量形不成合力。而那此不满于“以法御下”政策的门阀世族却一致的形成了对王敦支持的合力,使得王敦军队进展神速,在没有遭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兵锋直指建康。晋元帝虽仍口喊平叛,实际上却畏敌如虎。他一反疏远王导的态度,任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王导本是文臣,在军事上毫无建树,又与王敦是利益共同体,因此,致使建康城的守卫形势更加岌岌可危。

晋元帝无奈,派琅邪王廙带旨劝说王敦止兵,但王廙一去不返,投弃了王敦。晋元帝又任用阴险好利的大族名士周札为右将军,都督石头城诸军事,戍守建康门户石头城。而力主平叛的刁协、刘隗,却没有在平叛中受到重用。王敦因此很快就兵临建康城下。晋元帝见大势已去,决定放弃抵抗。王敦攻入建康,杀了戴渊、周颤、刁协后,欲专国政,恐怕元帝年长难制,想更议所立,由于王导的坚决的反对,并出面维护帝室尊严。王敦无法实现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司马睿见无法动摇二王势力,自己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公元322年,司马睿郁闷的病死于建康宫中的内殿,享年47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