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型国家,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小型犬马尔济斯发源地

 金色年华554 2017-03-15

微型国家,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小型犬马尔济斯发源地

马耳他地图

微型国家,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小型犬马尔济斯发源地

马耳他地图

微型国家,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小型犬马尔济斯发源地

马耳他政区图

微型国家,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小型犬马尔济斯发源地

马耳他地形图

马耳他共和国(Republic of Malta,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通称马耳他,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马耳他北距西西里岛93公里。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Gozo)、凯穆纳(Comino)、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面积316平方公里,其中只有马耳他岛、戈佐、凯穆纳三岛有人居住。第一大岛马耳他岛面积245平方公里;第二大岛戈佐岛面积67平方公里;第三大岛凯穆纳岛面积3平方公里。

首都瓦莱塔(Valletta)位于马耳他岛东北端马耳他湾一个狭长半岛上,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以“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拉·瓦莱塔的名字命名,是马耳他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它有许多有趣的别名,诸如“圣约翰骑士团之城”、“巴洛克的伟大杰作”、“欧洲艺术之城”等。

马耳他自然资源缺乏,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旅游业是马耳他主要的外汇来源。马耳他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马耳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马耳他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马耳他是英联邦和欧洲联盟的成员国。

小型犬马尔济斯发源于马耳他,马尔济斯之名即来自马耳他。

【名称起源】

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而后伊斯兰帝国的势力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而得其名。

【人口】

41.76万(2011年)。马尔他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约1250人。主要是马耳他人,占总人口的95%,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

马耳他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意大利语。天主教为国教,信奉人数占98%,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希腊东正教。

【政治】

1964年9月21日颁布的独立宪法规定,马耳他为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女王为马耳他国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修改宪法,马耳他成为共和国,但仍保留在英联邦内。总统为国家元首,由总理提名经议会投票同意产生,任期5年

议会实行一院制,称众议院,为立法机构,共65席。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

【行政区划】

全国共有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其中马耳他岛54个,戈佐岛14个。

马耳他分为六个统计区:南港面积26平方公里;北部面积74平方公里;北港面积24平方公里;东南面积50平方公里;西部面积73平方公里;戈佐-科米诺面积6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从公元前750年左右,腓尼基人挟着强大的文明敲开马耳他的大门开始,沧桑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腓尼基人之后,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以及最后的英国人,陆续地踏上马尔他。虽然这些强权将马尔他作为扩张势力的跳板,却使得马尔他在历经殖民统治之后,得以拥有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宗教和建筑的珍贵资产,散发独特的气质魅力。

布匿战争(Punic War)之后,罗马共和国摧毁迦太基,成为势力庞大的地中海新盟主。

217年,罗马帝国将马耳他纳入版图,并为马尔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可为该时期的繁荣作见证。据传圣保罗在公元60年曾因海难而滞留岛上3个月,这可能是马尔他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开端。

4、5世纪蛮族入侵欧洲时期,马尔他一度落入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手中,直到533年才重新由东罗马帝国取得统治权。

870年,马尔他落入来自突尼斯的阿拉伯人手中,并有大量的建筑遭到劫掠与破坏,而马尔他也因此而荒废一段时间。

11世纪时,一群来自诺曼第的佣兵进入南意大利,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马尔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佣兵统领罗杰伯爵(Roger de Hauteville)上缴税贡,其子罗杰二世继承父志,于公元1127年将马尔他纳入版图,这是马尔他再次天主教化的开端。自从罗杰二世在岛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区之后,马尔他的命运便与西西里岛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关系直到1815年才结束。

中世纪的马尔他,在欧洲天主教和北非回教之间摆动不定,除了海上的掠夺屡见不鲜之外,四处蔓延的瘟疫也不断侵袭这个岛国

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马尔他赐封给“圣约翰骑士团”,从此马尔他便留在西方的宗教世界中,直至拿破仑一世在出发征服埃及前。

1565年,苏莱曼大帝率4万大军压境,骑士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成功击退来袭的鄂图曼土耳其军队,一战成名。这场关键性的战役决定了马尔他的命运,“圣约翰骑士团”成为全欧洲的英雄,各国纷纷提供财富和技术,和艺术家的携手合作之下,马尔他的商业、艺术和科学蓬勃发展,华丽的宫殿以及各种文化机构相继成立,

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在马尔他靠岸,公然违反了马尔他信守中立的原则,并诱使大统领拒绝他登陆,遂以此为藉口驱逐骑士团,强占马尔他。

1800年,英国应马尔他人民的请求,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马耳他人发表了权利宣言,愿意“归属自由民之国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国王陛下之保护及统治。”宣言亦表示“陛下无权将岛屿转移他国……若他选择收回其保护、放弃其统治,选择其他统治者的权利,或岛屿的行政,只归属于我们,岛上之居民及原住民,而不受任何控制。”

1814年巴黎条约中,马耳他正式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份,并用作船运中途站及舰队总部。马耳他作为苏伊士运河及直布罗陀海峡之间的中途站,及前往印度的重要中途站。显示出马耳他的重要性。

1919年,英国军队镇压了一场反对开征新税的示威,并杀死4名平民。因此掀起了反抗行动,并提升了亲意大利派的影响力,英国统治受到挑战。

1930年代早期,英国地中海舰队离开马耳他,转往亚历山卓。

二战期间,马耳他因为接近轴心国的船运航道而有很重要的地位。马耳他居民于围攻时的英勇表现,因而英王乔治六世于1942年4月15日授乔治十字勋章予马耳他,“见证著一种英雄及奉献精神长存历史。”

1947年,英国允许马尔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

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获得独立,但直至其1964年立宪完成前,马耳他基本上仍保留承认伊丽莎白二世为马耳他女王及国家元首,以及作为她代表的总督行使施政权。

1967年9月21日,马耳他为英联邦成员国。

1974年12月13日,马尔他共和国正式成立。继续留在英联邦之内,以马耳他总统为国家元首。防卫协议在独立后就签订,直至1979年3月31日期满。

1980年,马耳他采取中立政策,并成为不结盟运动的一员,直至2004年加入欧盟为止。

1989年,马耳他成为美国及苏联之间高峰会的场地,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与苏共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首次面对面会谈,暗示著冷战即将终结。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成为欧盟会员国。

2007年7月22日加入欧元区,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