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精,到底该用不该用? | 生活小妙招

 晨晓光 2017-03-15


每天一分钟,教你一条养生小知识


味精可以增进食欲,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摄入量,尤其对食欲不佳或需要增加进食量的人来说,适量摄入味精是不错的选择。味精里含有的谷氨酸,是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肠道吸收率较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而且,谷氨酸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从而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毒性作用,所以对肝功能不好的人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健康隐患


当摄入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就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该物质在脑组织中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人体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出现眩晕、头痛、嗜睡、心慌意乱等一系列症状,其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但这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只要多喝水,休息一下,症状就可自行消失。味精中含有钠,因此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者应少吃味精。


挑选妙招


应尽量选购知名品牌、大企业的产品,可从产品名称、配料表和谷氨酸钠含量来判定产品是纯味精(无盐味精)、含盐味精或者特鲜(强力)味精,尽量使用谷氨酸钠达到99%的纯味精。


优质味精劣质味精


优质味精 颗粒形状一致,颜色洁白有光泽,颗粒间呈散粒状态,稀释至1:100的比例口尝仍感到有鲜味。


劣质味精 颗粒形状不统一,大小不一致,颜色发乌发黄,甚至颗粒成团结块,稀释至1:100的比例后,只能感到苦味、咸味或甜味而无鲜味。 


真味精掺假味精


常见的味精掺假物主要有食盐、淀粉、小苏打、石膏、硫酸镁、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盐类。


真味精 呈白色结晶状,粉状均匀,手感柔软,无粒状物触感,有强烈的鲜味。


假味精 色泽异样,粉状不均匀,摸上去粗糙,有明显的颗粒感,若含有生粉、小苏打,则感觉过分滑腻。如果咸味大于鲜味,很可能是掺入食盐;如有苦味,可能掺入氯化镁、硫酸镁;如有甜味,表明掺入白砂糖;难以溶化又有冷滑黏糊之感,表明掺了木薯粉或石膏粉。


吃得明白

① 味精添加应适量。每道菜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克,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② 味精最好在每道菜出锅时再加入。我国居民做菜时间一般较长,较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导致味精产生苦涩感。当菜肴快出锅时,温度降至70~90摄氏度,恰好是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鲜味也最浓。 


③ 低温使用时,应先用温水化开。因为味精在低温下不易溶解,所以制作凉拌菜不能直接加入味精,且粉状味精比晶状味精容易化开和搅拌。和馅也是同样道理,但是馅料做成包子、饺子后,经长时间高温煎、炸、蒸、煮,也会导致味精变性,所以馅料最好不要加入味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