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比2016年,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新变化

 怀念二中 2017-03-15
  2017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结构变化。
  1、2017年为: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2016年为:Ⅰ考试性质Ⅱ考试内容 其中包含“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
  2、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2017年没有区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而之前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包含“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内容要求表述的变化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能力层级:
  A.识记。增加: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
  ——内容具体了。且需理解“语文基础知识”指什么。
  B.理解。增加: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更加明确、具体化。
  C.分析综合。将“归纳整理”改为“归纳整合”;同时增加: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①更具体了。②“整合”较之“整理”,深度和能力要求应更高。
  D.鉴赏评价。表述未变。
  E.表达应用。表述未变。
  F.探究。
  1、将“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改为“有发现、有创见”。
  ——一是为整合,二是突出“创见”。
  2、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改为“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①表述方式与D、E一致起来。②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创新性思维”。
  ——理解:①相关能力层级所指更加明确、具体了。②特别强调了“整合”和“创新性思维”。③注意如“语文基础知识”、“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等,是什么意思。④理解:“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1、前言。①由于取消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的说法,导致相关的一些表述方式有所改变。②注意与教材的联系: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③增加: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2、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增加一前言。“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现在考试试卷中,这部分多为文化、社科类,似乎当归入“学术论文”当中。而《考纲》中依次提出的是“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当引起重视。
  ——提出要“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联系性”,“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训练中如何体现?应关注到什么程度?
  ②能力层级 分析综合 C 将原第(2)(3)两条合并为(2),删掉“把握文章思路”。新第(3)条,增:“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可见,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要特别加以重视。
  3、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①前言。增“应注重价值判断”。
  ——什么含义?指作品或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此需思考和解读。
  ②增加一个完整的能力层级 理解 B 共两条:(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这两条在阅读中极具操作性。语文2卷见题不多,其它省命题很常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③分析综合能力层级 C 将“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改为“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
  ④鉴赏评价能力层级 D 将“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改为“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主要在于表达的准确。同时,是否也有突出“文学性”的意味?
  ——总的来说:
  ①就所涉及的体裁而言,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小说排第一位,散文其次。诗歌几乎不可能,戏剧几率也较小。
  ②对能力层级较高的一些要求和表述,如“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试题中以什么方式呈现?常见命题形式怎样?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都是大问题。
  注意理解第7题双选题:其中涉及到伏笔、照应、线索,侧面描写、对比等手法,以及“使小说主题更加深刻”、“出人意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等,体现了《大纲》中关于“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艺术表现力”、“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等,切合文学特质的一些方面的要求,努力让学生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
  4、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①前言。将“了解传记、新闻、报告……”改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
  ——这一顺序调整的原因是什么?是更切合“实用类文本”的特点,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但,不管怎样,似乎对“新闻”要更重视一些。
  ②增加一个完整的能力层级 理解 B 共两条:(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情况基本同文学类。第(1)条中的“词语”改成了“概念”。
  ③分析综合能力层级 C 将“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改为“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
  ——总的情况看,与文学类近似。对能力层级较高的一些要求和表述,如“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等,对试题中以什么方式呈现、常见命题形式怎样、如何有效应对等,都要认真思考;结合可能的命题,恰当把握。
  5、古诗文阅读
  ①能力层级 理解 B 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②能力层级 分析综合 C 将“筛选文中的信息”改为“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6、语言文字应用
  ①将原(4)(5)两项整合为一项(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②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由原来序号(1)改为序号(6)。
  ——标点符号的序号改变,可能出于这样排序更合理,也可能出于是否将其作为重点的考量。
  ——此类要注意:列出的一些内容并不都呈现在考卷上,如字音、汉字书写、变换句式、压缩语段等,含标点符号。有的以往考过,近年没考;有的是其它卷考过,语文2卷没考过。怎么把握:依据近年的走势,重点把握;对其它点,适当照应。
  三、总体认识
  今年模拟考试呈现出的新的试题结构和分值分布,似乎是大家研究、预估出来的,当然极具参考价值,甚至是我们的主要遵循。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除了内容类型及分值说明外,并没有具体到每一道题;所给题型示例与模拟试卷和最终考卷也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大类中还存在某些内容、题型的不确定性,试卷最终呈现方式是否会有一些变化,特别是细小的部分?最起码,要有这方面的考虑和思想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