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亦姝学校复旦附中的书单,快来围观吧!

 怒伤肝 2017-03-15


民小编说


没有对母语文化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语文教育。通过语文教学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课程体系来保证。


今天小编将武亦姝学校的语文课程书单开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复旦附中是如何将《中华古诗文阅读》等书目分阶段融入课堂,贯通高中三年学习的。



杜绝只有“古代语言知识”的教学,倡导“言文合一”“以文化言”的教学


《中国人》《中华古诗文阅读》《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三套教材,是复旦附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中国人》由15篇构成,分为4个短课程:①1—5篇为选修中的必修,20课时;②6—9篇为选修,10课时;③10—12篇为选修,10课时;④13—15篇为选修,10课时。


2.《中华古诗文阅读》(6册),全部为必修。每学期一册,每册10个单元:《论语》《古文观止》4个单元(第六册为钟嵘的《诗品》、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古今异义”、文言文“特殊句式”4个单元);《文心雕龙》1个单元;先秦经典2个单元;古诗词鉴赏1个单元;谈诗论文1个单元;沪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思考与表达”1个单元。


这些内容的教学我们坚持“小”“大”并举、以“大”为重的原则。这里所谓“小”即古诗文之“言”,所谓“大”即古诗文所宣示、所拱卫之“道”——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同构的宇宙秩序。因此,我们特别关注“文化原点”的落实,关注经典的“经典元素”的构成求证。这样的教学,其实就是古典诗文经典性的探求与发现之旅,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学生在这样的发现之旅中,一直有惊奇之感与惊喜之获,就逐步抵达古诗文的腹地。


这样的教学必然反对将古代诗文教学变成古代汉语教学,杜绝只有“古代语言知识”的教学,倡导“言文合一”“以文化言”的教学,即以诗思文脉为教学脉络,关注经典诗文语言及其背后的生命现象与文化逻辑,以两者共构而成的诗意文心为教学旨归。


3.《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15种(《兴于诗——〈诗〉选读》《立于礼——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选读》《成于乐——〈乐记〉〈声无哀乐论〉选读》《仁者之言——〈论语〉选读》《义者之言——〈孟子〉选读》《君子之言——〈荀子〉选读》《智者之言——〈老子〉选读》《达者之言——〈庄子〉选读》《爱者之言——〈墨子〉选读》《法者之言——〈韩非子〉选读》《忠者之言——〈楚辞〉选读》《谋者之言——〈孙子〉选读》《“春秋”大义——〈春秋〉三传选读》《“诸侯”美政——〈国语〉选读》《“战国”争雄——〈战国策〉选读》),或为学生学习《中国人》时辅修之用,或为学生学习《中华古诗文阅读》时研修之用,或为学生荣誉课程的专项研修之用。


4. 与学校其他课程呼应,形成合力。复旦附中自2010学年第一学期起实施新课程。新课程除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外,增设了“人文与经典”“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发展”“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实验”“技术与设计”“艺术与欣赏”“体育与健康”等8个板块的教学。其中“人文与经典”的基本框架是:“人的发现”,包括“中国人(必修1—5篇)”“中国人(选修6—15篇)”“外国人(选修)”;“美的历程”,包括“东方艺术巡礼(必修)”“东方艺术巡礼(选修)”“西方艺术巡礼(选修)”;“思想高地”包括“中国哲学(选修)”“西方(当代)哲学流派(选修)”“西方近代民主理论(选修)”;“幸福生活”包括“伦理与生活(选修)”“心理与生活(必修)”。



我们坚持这种教育的力量来自哪里


1

对基础教育的“基础”意义的深度觉醒


人所共知,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基础教育很容易落入应试技术培训教育,导致“基础”二字的意义深度迷失,学生信仰(或曰理想)缺失、人生走向碎片化、鄙弃民族文化传统。


但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难以量化的情感与德性养育,超功利的审美意识培育应当成为“基础”二字的内核。也就是通过人文教育,如情感、道德和理智等方面的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人生,即以美感培育为基础,着眼于人的情感培育,尽其所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力、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生命力,达到呼唤生命意识、激发创造精神、塑造文化人格的目标,最终引导受教育者获得超功利审美人生的发展,实现渴望自由的心灵对不自由的现实世界的超越,从生命的黑暗之地抵达生命的光明之巅。


要实现这种教育意义,我们以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第一要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血脉巨流,本身蕴含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力、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生命力,现代中国人身上就流淌着这样的优秀基因。我们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明明德”,就是要唤醒并彰明沉睡在学生生命深处的几千年传递而来的高贵德性,完成古代优秀文化的现代转译,实现古今生命的内在联通,以期他们能带着这样的高贵德性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走向生命发展的高地,创造人生的辉煌。


2

语文组教师的全力投入


复旦附中长期坚守素质教育,不断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而语文组教师十几年来始终站在学校教改的前列。这里曾涌现出一批声誉卓著的特级教师:以卢元老师为代表的语文界前辈,学术功底雄厚,治学扎实严谨,语文课堂旁征博引,形成了语文组第一传统;以过传忠老师为代表的融表演艺术于课堂的教学,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艺术,形成了语文组的又一传统;以张大文老师为代表的注重“语言与思想”的双重发现的语文教学,用好教材,用足教材,用活教材,是语文组的又一鲜明特色;以黄玉峰老师为代表的沟通课本内外、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读书做人、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大语文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将语文课堂引向生活深处、引向时间深处,是语文组的另一鲜明特色。



2004年开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语文组围绕“生命体验”与“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教育方略开展语文课程校本化攻关。一方面实践探索,开设区级、市级及以上各类公开课研讨课150余节,其中多数都是古诗文教学探讨;一方面总结提炼,编写校本教材。近5年来,语文组教师刊发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这些论文、著作70%都是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3

全体学生的茁壮成长


无处不在的应试思维使走进复旦附中的学生及其家长,一开始多数都对我们系统而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怀疑,少数学生毕业之后也未必能接受。但我们坚持教育的第一原则——“因材施教”,向学生、家长说明,每位学生都应当接受系统而全面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与其他学习内容一样,并非让每位学生都完全一致地学习,而是期待实现3331目标:30%的学生有很大收获,30%的学生有较大收获,30%的学生有一定收获,10%的学生稍有收获。尽管所获不同,有的学生据此达到了这方面的某个高度,有的学生未能达到高度,但最终每位学生都受益终身。


当学生走向高三时,他们回望高一高二的学习,所有学生都有了较丰厚的积累——语言、文学、文化、审美等方面都产生了层累效应,再通过高三一年的文化贯通学习,许多学生就会冲破“先见之蔽”,真正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一个新的世界,看取自我与世界的眼光、把握自我与世界的心态、表达自我与世界的勇气和力量,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当他们走进大学,再走向社会,他们会常常为自己的曾经所学而激动。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这样的学习所得,应对高考其实就举重若轻了。学校的语文高考成绩也一直在证明,学生的这种学习不但没有影响其成绩,反而非常有助于其成绩的提升。因此,每届学生的第一次家长会,我都很有底气地跟家长们说:我们做的是素质教育,应试成绩只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


这样的学习还有一种隐形的大收获,就是多数学生在高一、高二两年间自学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因为《中华古诗文阅读》教材学习量较大,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我们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就发给学生本学期教学计划,明示他们需要自学的内容和时间节点。开始许多学生不适应,但慢慢地,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升。这种学习经历,就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把握自我能力的学习经历。


4

对母语文化的热爱


如果要穷根究底,我们的本质力量还是来自对母语文化的热爱。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要说没有对母语文化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对母语热爱的具体体现,就是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对古代诗文经典的热爱,对现代诗文经典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带进课堂,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点燃他们,使他们与自己一同热爱。



以我自己为例,10余年间除主编3套22册校本教材外,还于2000年发表《中学语文建立“汉字单元文化”概念的探讨》,2002年开设“汉字单元文化”选修课,2006年完成《“‘汉字单元文化’概念的探讨”研究报告》并获上海市杨浦区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年编注先秦文化读本《寂寞圣哲》和唐诗文化读本《怅望千秋》并出版,2008年出版专著《穿行在汉字中》,2012年出版《仁者之言·〈论语〉选读》《义者之言·〈孟子〉选读》,2013年出版《成于乐·〈乐记〉选读》和《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十讲》,2014—2016年主持上海市杨浦区“中华根文化”区本课程开发。这种对汉字文化、古代诗文经典持续10余年的探究与教学实践,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有了这种热爱,自己的课堂也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每一个教学行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传统文化的基因显现。


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带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对近代以来对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进行彻底的反省,重新认识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价值与优长,并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学习它,传承它,弘扬它,以在全球化时代真正重构中华文明的现代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需要我们的教育为其打底,打下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的底子——就从我们一堂一堂的语文课开始吧!



文章来源 |  摘自《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5期,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责任编辑 |  冀晓萍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作为教师,这是我始终如一的信念…… | 周六茶话会

父母如何区分“好的”艺术教育和“不好的”艺术教育?

解决教师编制问题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 两会观点

设立“家庭教育日”,将家庭教育纳入大学课程和婚前培训 | 两会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