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财和保险成重灾区 超80﹪用户对银行P2P不满意

 北极熊788 2017-03-15

理财和保险成重灾区 超80%用户对银行P2P不满意

金融消费已经不再是少数人参与的事情,如今,买东西可以用手机付款,有的甚至还能使用信用消费额度进行支付,平时可以用手机进行生活缴费,发工资可以买理财,缺钱了还能贷款……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金融消费者。

但是近几年,金融诈骗泛滥,一些金融机构、企业在快速发展中衍生出种种问题,以至于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侵犯,普惠金融更是因此而蒙羞。

金融诈骗泛滥,理财和保险成维权重灾区

据融360《维度》最近一份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用户中,有63.26%曾遭遇过金融诈骗,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线上线下传销,其次是虚拟币交易盘,线下理财非法集资的占比也到达了18.21%,更是有12.14%用户遭遇金融互助平台诈骗。

2016年,以非法集资为主要手段的金融诈骗频发,这类诈骗具有手段多样、社会影响及危害性极大等特点,严重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当前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活动中普遍处于劣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自身金融知识很难与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对等;其次,个体金融消费者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天然的劣势;第三,个体金融消费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且抗风险能力较弱。

数据显示,理财和保险是金融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重灾区,权益被侵害的人群比例分别为32.91%和31.95%。

相对其他金融产品而言,理财和保险产品的透明度较低,加上部分金融机构从利益角度出发刻意隐瞒与欺骗,严重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而普通金融消费者专业知识不够、相关经验不足,很容易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决策,在财产安全和自主选择等方面难以得到保障。

银行需要反思,P2P用户满意度不足10%

银行虽为传统金融业的殿堂级元老,却在储蓄、支付、理财等方面全线失宠。据融360《维度》调查显示,仅有两成用户对银行整体满意(20.45%)。

其中近七成用户在银行办理存取款或理财时权益受到侵害,银行乱收费、飞单、信息泄露等都是近年来老百姓频频诟病的地方。还有银行网点的服务态度,比如办理业务时多个窗口不开放,等待时间过长;银行服务费用过高、便利性不够、安全性令人担忧等等。

与银行相对应的是互联网金融代表之一的P2P网贷,拥有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投资门槛一直是其两大优势,但用户对P2P的整体满意度比银行还要低。数据显示,用户对P2P的整体满意度不足仅有8.95%。

在P2P收益率不断下跌的同时,每月仍平台不断爆雷,加上在野蛮发展过程中积攒下来的种种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行业内仍有许多不合理甚至不合规的情况。

提现受限是用户在P2P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P2P平台限制提现的原因有很多,期限错配玩砸了、逾期坏账、挤兑、支付通洞不畅都有可能让平台采取限制提现的措施,而非法集资和准备跑路的平台在运营后期也会用限制提现来给自己留下缓冲期。

隐瞒欺诈、个人信息泄露成两大隐患

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的隐瞒和欺诈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的知情权被侵害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47.92%。

一些金融机构及工作人员很多时候没有真实、准确、全面的向客户披露相关信息,有时候甚至刻意夸大产品收益却不提示投资风险,弄虚作假误导金融消费者,使金融消费者在未能充分掌握相关信息或者虚假信息的情况下做出错误决策,进而造成财产损失,这在理财和保险中最为常见。

目前,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多数金融消费者的另一重要担忧。

今天在银行申办了贷款,明天就能接到各种小贷公司的电话;刚申请注册了某P2P平台,立刻就有现货原油打电话邀请投资。

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以及个人账户明细、余额、征信情况等都属于其个人隐私,但却频频被一些金融机构拿去贩卖,甚至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员工售卖,中介提成,下游还有小贷公司、非法调查公司以及诈骗团伙,这些都极易滋生犯罪,对金融消费者的财产、信誉甚至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金融消费者如何不再“自认倒霉”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合理进行维权,但据融360《维度》调查发现,46.01%用户表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了自认倒霉。

自认倒霉可能是消费者的无奈之举,在实际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往往耗时过长,投入资金过大(与成本相对而言),维权难度较大,很多金融消费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涉及金额较大的,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向有关部门申诉也是一种理想途径,但需要的手续和证明较多,也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维权并不容易, 65.18%的受访者表示,在遇到金融消费纠纷时,不知道向哪些部门反应。从金融消费者方面来说,提升自身的维权知识和维权技能显得十分必要。

所以,金融消费者教育,亟待加强。

从许多金融消费者维权失败的案例可以看出,其中不少就是因为消费者自身的问题,比如很多人虽然知道可以找维权组织维权,但如果不提前保存相关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证据链,或者不懂如何依法维权,导致维权失败。

一般来说,如果金融消费者提前了解维权相关知识,而经有关部门调查确实存在侵权行为的,可以通过得到解决。所以金融消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消费前、消费中及消费后避免纠纷和正确维权方面加强知识普及,可以更好的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投资P2P,安全最重要!可以到微信公众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评级”查看最新网贷评级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