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是如何消亡的

 q1338 2017-03-15
                     

东汉初年,匈奴利用中原混乱之际,扩大势力,控制了东至乌桓、鲜卑,西至西域各族所居住的广大地区,并经常南下骚扰北方边境。刘秀当时正忙于稳定内陆,对匈奴的侵扰一面采取防守策略,一面对匈奴统治者“赂遗金币”,以换取和平。

>

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单于舆去世,贵族内部争立单于,互相攻伐,再加上连年旱、蝗之灾,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使得人畜饥疫死耗大半。更糟的是,东部新兴强敌乌桓部落不断侵袭,把匈奴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压缩。两年后,匈奴南部的八个大部落拥立呼韩邪的孙子比为单于,并袭用了呼韩邪单于的称号,由此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比当上单于后,为防止腹背受敌,决定与汉朝搞好关系,于是派人至五原塞请求归附。刘秀怕南北匈奴重新联合,就同意了比的要求。南匈奴“寄人篱下”,每年遣子到洛阳“奉奏”贺正月,拜陵庙,并协助东汉抵御北匈奴的侵扰。而汉朝作为回报,也会定期向南匈奴提供粮食、牛马、布帛等物资。

一时间双方关系好得撕不开。

南匈奴“弃暗投明”后,在汉朝的大力支持下,数次发动对留在蒙古草原上放羊的北匈奴的征战,战绩辉煌。北匈奴日子很不好过,也想步南匈奴后尘,就屡次向汉朝请求和亲。但刘秀却拒绝了,他认为自己这儿又不是难民营,不能谁想进就进,再说南匈奴刚投奔过来不久,若把它的敌人也收容进来,势必会引起内部纷争,所以就下令相关部门“勿受其使”。

北匈奴和亲不成,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与汉朝进行互市。汉朝不愿多事,答应了它的要求。可谁知此举引起了南匈奴部分上层的猜忌,便妄图趁机叛乱。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北匈奴派骑兵接应南匈奴的部分叛众,再次侵扰河西诸郡。

汉朝这时终于明白,北匈奴就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既然感化不了,那就只好赶尽杀绝了。就这样,随着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到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东汉前后对北匈奴进行了长达17年的战争。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朝廷接纳南匈奴的建议,由奉车都尉窦固和驸马都尉耿秉等会同南匈奴、鲜卑、乌桓等骑兵数万人,分四路对北匈奴展开反攻。窦固出酒泉西进,占领北匈奴汗国土地最为肥沃的伊吾(今新疆哈密),留兵屯守。其他三路因敌人闻风而逃,无功而返。

元和二年(公元85年),北匈奴汗国73个小部落先后投奔南匈奴,大大削弱北匈奴的力量。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后起之秀的鲜卑部落独自对北匈奴发起进攻,结果大胜,并斩杀其单于。北匈奴内部于是更加混乱,又有58部20余万人进入长城,归顺南匈奴。

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和耿秉率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北匈奴降者20余万人。汉军出塞3千余里,直至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返。次年,汉军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之,俘其母阏氏及名王以下4千余人,出塞有5千余里。

经此一战,北匈奴彻底崩溃,主力被迫西迁。300年后,黑海北岸的欧洲开始出现匈奴的身影。这些人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平时除了放羊外,业余时间大多花在打家劫舍上面。那时的欧洲人很野蛮,以冒险为乐、杀人为荣,然而,当他们遇到黑头发、黄皮肤、五短身材的匈奴人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于是,一个由匈奴人触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便发生了:原住在黑海北岸的西哥特部落,向西侵入多瑙河上游;原住在多瑙河上游的汪达尔人(为古日耳曼人的一支),向西侵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向西就是大西洋,无路可退,但同时又无法抵御这些排山倒海的野蛮民族的侵略,终于沦亡。

后来匈奴人逐渐与欧洲人融合,直至消亡,据说今天的匈牙利人身上就流有匈奴人的血液,而“匈牙利”这个词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匈奴人”。

北匈奴西迁后,南匈奴在形式上仍继续存在了100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扮演着配角。公元216年,他的最后一个首领栾提呼厨泉单于从领地到邺城(今河北临漳)拜会当时的汉丞相曹操。曹操一方面以上宾之礼招待他,另一方面又将他的汗国分为五部,每部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央政府。

这样,一个煊赫一时、立国400余年的庞大国度终于从台前走向幕后,并最后走向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