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出生2周,因妈妈的一个愚蠢举动,再也没醒过来

 小天使_ag 2017-03-15

  “快救救我的宝宝!”上午十点的医院人群熙攘,一对夫妇大声哭喊着的突然闯入医院的大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怀中的襁褓里躺着一个双目紧闭的婴儿,看起来情况非常紧急,医护人员迅速把孩子送进了抢救室。

  襁褓里的婴儿刚刚出生2周,今天早上,孩子的妈妈秦女士突然发现孩子脸色灰白,身上的皮肤甚至隐约出现了大理石一样的花纹,而且无论她怎么呼唤孩子就是不醒。眼前这一幕吓坏了秦女士,还是丈夫及时反应过来,立即抱起孩子驱车赶到了市中心医院。

  孩子是因为口腔感染没有及时得到控制,最终导致了败血症,再晚一会送医就会有生命危险,听到医生提及口腔感染,秦女士才想起了自己两天前的愚蠢举动。

  原来两天前秦女士在哺乳的时候发现宝宝的牙床上有好几个芝麻大小的黄白色疙瘩,婆婆说这是马牙,很不吉利,要马上用干净的布沾着盐水擦掉才行。听了婆婆的话,秦女士便找来干净的棉签,沾着盐水把宝宝嘴里的白色疙瘩一一擦掉了。

  可是接下来的两天里,宝宝已经逐渐退去的黄疸突然又严重了起来,而且平时很能吃的宝宝突然变得食量很小,吸奶水的时候也没有力气。虽然宝宝不哭闹但也不爱动,整个人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本来秦女士还准备这两天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没想到一大早就出现了吓人的状况。

  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医生狠狠的批评了秦女士,表明宝宝所遭受的一切痛苦都是身为母亲的她一手造成的。

  医生介绍称,宝宝口中的白疙瘩就是我们常说的“马牙”,一般无需处理,而秦女士使用面前棉签弄破了马牙,使宝宝脆弱的口腔黏膜遭到破坏,细菌趁虚而入,最终引起了败血症。

  在这里,专家提醒新生儿家长,自行擦破孩子口中的马牙谁非常危险的,新生儿之所以出现“马牙”,是因为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造成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2~3周后会逐渐消失。

  婴儿马牙的原因

  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马牙不是病,它是牙齿发生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人人都长。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