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见那个爱哭闹的敏感孩子心里的声音 | 我家的P.E.T实践分享(一)

 小白ul8ncm5d7q 2017-03-15




作者介绍

苏雪菲     




出版社编辑,文字工作者。

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3岁9个月,女儿4个半月

P.E.T.实践者。

系列文章是一个妈妈年来P.E.T实践的亲身经验和心得分享,并专家言,只希望能为大家育儿之路提供一点参考。


1


我家老大叫豆芽,男孩,3岁9个月。


他从婴儿期开始就极度敏感、极难安抚,而且一直非常黏人。

要说遗传,豆芽在这点上肯定随我。


我小时候睡觉喜欢摸妈妈的耳垂,有时候睡不着,就摸来摸去摸很久,摸得她也睡不着,她一烦躁就会挥手把我的手打掉。印象当中,有好几次我因此默默地哭着背过身去睡着。


豆芽睡觉的时候则喜欢我的手臂,一躺下“妈妈,手~”,然后枕着或者抱着我的手臂入睡。入睡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在我手臂上摸来摸去,像有蚂蚁在我手臂上爬,搞得我也是烦躁不安。


这下我才理解了我妈的痛苦。因为有过被拒绝的这种体验,我想尽量对豆芽温和一点。


所以,我就硬压住心头的烦躁,小小声地说:“豆芽,不要再摸我了,你摸得我好痒痒!”说完这句话,他立刻把手收了回去,半天都没有动静。


我感觉有点奇怪,就伸手摸摸他的脸。结果,摸到了一脸的泪水。


当时我又震惊又无奈——这么努力克制的情况下,他还是能捕捉到我的真实感受是对他不耐烦,敏感到这种程度,比我小时候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2


记得常爸以前发过一篇文章,说难带的孩子是潜力股,带好了可能会涨停板。我当看过之后就想说:其实我真的只想要个保本理财!


毕竟,要陪伴这只传说中的潜力股成长,实在有些耗费人的心力。我尤其担心豆芽以后会像我一样,不会表达负面情绪,积压久了突然来一次爆发……见过的人都说很可怕。


第一次参加P.E.T. (Parental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训练公开课的时候,豆芽只有两个月。我带着他一起去上课,从那时候起开始了三年多P.E.T.实践之路。


P.E.T. 创建于1962年,创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它的何与孩子沟通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来解决问题戈登博士曾经凭借这个理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我每次提到这一点的时候都忍不住想笑。


随着豆芽慢慢长大从能听懂父母的话到自己渐渐能够表达,P.E.T.当中学到的技能也越来越多地用场。拿P.E.T.的基本技能之一“主动倾听”来说三年多以来,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无数次地见证过它的力量


敏感易受伤因此也爱哭闹的豆芽,有些时候表现得特别像网上许多帖子里面说的“熊孩子但是只要我们适时给他一双倾听的耳朵,大部分的问题都会自然化解



3


倾听不是我们天生就会的,需要刻意练习。


80后的孩子(别是北方记忆中都有这样一个梗:“妈妈,我腰疼。”“小孩儿哪有腰!”


有一天,我在一家包子铺门口遇到祖孙俩。孩子说:“奶奶,我想吃包子。”奶奶说:“我看你长得就像个包子。”


我们是在这样的语言习惯中长大的一代人。对我们来说,意识地把孩子的话怼回去是一种常态。


所以,主动倾听的难度就在于,我们在听到孩子表达情绪和需要的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不要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回应他。


上面两个例子比较简单粗暴。有的妈妈会跟我说:“那就是只要态度好就行了呗?”还真不是。有时候我们态度很好,说的话却还是同样的效果——把孩子的情绪怼回去。


豆芽两岁的时候,我婆婆来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豆的伞车坏了,我们就把它扔在楼下的垃圾堆。他下楼玩的时候看到垃圾堆里有自己的伞车,就停下来,看着他的伞车,表情很严肃,说了一句:“好可惜啊。”说完,感觉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奶奶赶紧安慰他:“没关系呐,别哭,我们再买一个新的。”


这下可好,本来只是有点遗憾的小朋友,瞬间陷入崩溃边缘:“我不要买新的!我就要我的车!那是我的车!”


幸好那天爸爸也在旁边,即时救场:“哦,豆芽喜欢自己的车,扔了好可惜啊,确实是啊……”


然后爸爸陪着豆芽一起伤心了一小会儿。就那几分钟,一个小小的“哀悼”仪式,豆芽从“失去”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很快就又开心地玩起来了。


4


还有一些时候,主动倾听很难,是因为我们很担心:是不是理解孩子、跟孩子共情,就意味着要妥协,或者什么都按照他的想法来?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不是的。


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上,我观察了一下,我属于比较严格的那种家长。豆芽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要吃糖吃零食、喝可乐……我当然不会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但是,无论他看起来多么无理取闹,我们都会尝试理解他的情绪,而不是企图否定他。


几乎每一次都会有效。失效的时候,多半都是因为我太着急,顾不得跟他慢慢沟通。


有一次,我们带豆芽去商场里的游乐场玩,结束之后他说渴了,我们就带他去屈臣氏买水喝。我说买矿泉水就好了,豆芽却提出要喝饮料。


遭到拒绝之后,他开始放声大哭。当时我们就在屈臣氏的门口,人来人往。对父母来说,那种情况下的心理压力会非常大。但是我想,迫于压力在这个时候同意他的要求实在不是好的选择,于是咬牙坚持了一下。


我抱起他,对他说:“豆芽,你很想喝饮料,对不对?”他哭着说:“对。”我说:“嗯,妈妈知道你很想喝饮料。”他哭得更大声了,不断地喊着“我就要”,眼看就要上演倒地撒泼打滚的一幕


这时候,爸爸忍不住在一旁插话:“豆芽,你看,矿泉水也是甜的,也好喝。”


这句一出口,他简直像点了火的窜天猴一样,爆发出一阵愤怒的嘶鸣。路人纷纷地回头看着我们。我赶紧对爸爸比划了一个“嘘”的手势,继续努力:“豆芽,妈妈知道你喜欢喝饮料,饮料很甜,对吗?”


他抽抽噎噎:“呜呜,对。”

“嗯,妈妈知道,妈妈也喜欢喝饮料,不喜欢喝矿泉水,矿泉水不甜,没味道,对吗?”

“对。”

“嗯,不能喝饮料,你好难过,是吗?”

“是……”

“那你还想哭一会儿吗?”

“嗯……”

“那妈妈抱着你,安慰你,你再哭一会儿,好吗?”


他没有回答,只是趴在我怀里,继续哭了大概一两分钟。然后,他转过头,向爸爸要过矿泉水,“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矿泉水不是甜的,饮料甜的,饮料比矿泉水好喝,人人都更喜欢喝甜饮料……承认这些事实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相反硬要说矿泉水是甜的,不仅违反基本的认知常识,而且相当于在对孩子说“不应该喜欢喝饮料,而不喜欢喝矿泉水”


如果有人对我们这样说话,我们也会生气的。


5


以上都是举了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实际上,作为父母,我们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得那么好。好多时候,我难以控制地对他发火,吓得他崩溃大哭;也有一些时候,我累得没力气跟他共情,简单粗暴地对他下死命令,威胁、恐吓全上,只为赶紧做完该做的事情。


但仅仅是这样,豆芽仍然长成了一个敏感却相对比较健康的孩子。他容易受伤,但是因为我们付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努力去倾听他,他的表达越来越准确,难过的时候很少闷在心里,得到安慰的机会也比较大。


看到一些令人遗憾的新闻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想哭的时候,没有人对他说“别哭”,而是说“难过就哭吧”;如果他伤心的时候,没有人说“至于嘛”,而是说“我知道的”;如果他疼的时候,没有人说“哪有那么疼”,而是说“确实疼啊”;这世界上也许会少很多写下“没有人理解我有多痛苦”,然后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吧。


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一样。

因为知道有人明白他,他可以走得更远;

重要的是,因为曾经被那样理解和陪伴过,他就能在别人跌倒的时候伸手搀扶,给予有力的安慰和帮助。


前一段时间,因为生了妹妹,我们整个家庭的关系发生了一些改变,大家都很不适应,摩擦很多。我努力花时间多陪豆芽,但他还是很不安,经常表现得对我们有很大的敌意。后来,我和爸爸尝试在他发脾气的时候抓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不断地重复:“豆芽,爸爸妈妈爱你。”直到他安静下来。


之后的某天,我情绪不好,为一点小事冲他嚷嚷。他奇异般地没有像之前那样张牙舞爪地愤怒不已,而是很冷静地看着我,轻轻地、小小声地说:“妈妈,我爱你。”


那个时候,他在我心里,已经是涨停板了。



 
 
 
 
 
 
 
 



关注公众号后,在公众号输入相关关键词,看优质原创文章:

热门文章

“初心”,看《为什么我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儿智商最有效的办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儿自控力的五个方法》

英语启蒙相关文章

“双语”,看《双语的孩子数学好?!-儿童学外语的8大好处》

“英语启蒙”,看《幼儿英语启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绘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绘本书单(幼儿启蒙第一辑) & 耶鲁奶爸精心研发的英文亲子阅读助手APP和绘本音乐》

金卡会员招募

“会员”《让孩子听很low的儿歌?还是用高品质的音频开启英语、国学启蒙之门?“常青藤爸爸”会员俱乐部会员招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