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脱性弹簧栓子栓塞脑动脉瘤的技术

 天涯共此时lj 2017-03-16

          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分类包括有:

       1. 弹簧圈固位技术(Coil-retention Technique,CRT):是指通过经皮血管穿刺,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囊内,通过微导管输送微弹簧圈并利用三维弹簧圈的“成篮性”或者通过球囊辅助、支架辅助、双微导管等辅助技术,使弹簧圈稳定地停留于动脉瘤腔内,目的是将微弹簧圈致密填塞在动脉瘤腔内,在保留载瘤动脉血流通畅的前提下将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压力之外,减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性。CRT技术,包括成篮技术、球囊辅助技术和支撑架辅助技术。

        1)成篮技术:是指将三维弹簧圈作为“首发”弹簧圈的技术。三维弹簧圈的二级螺旋为一系列形如Ω的环状结构,被释放入动脉瘤腔后能自动贴附瘤壁盘旋并形成三维“筐篮”,为继续填塞传统弹簧圈提供稳定的框架,有利于更致密地填塞瘤腔和防止弹簧圈逸入载瘤动脉。此项技术主要用于窄颈的囊状动脉瘤。

       囊状,或者浆果类型的动脉瘤是指在解剖和血管造影结果上具有清晰的颈部的动脉瘤。该类型的动脉瘤是进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的理想类型,因为它没有来自动脉瘤体或者颈部的分枝或者穿支。这种类型的动脉瘤可能有较小的颈部,其瘤体和颈部的比率为2:1或者更高;或者具有较大的颈部,其瘤体和颈部的比率小于2:1。三维旋转血管造影可以为栓塞操作确定最佳的图像角度,被称作工作位(working position)。如果无法获得可以确定载瘤动脉和分枝动脉的动脉瘤颈部的操作观察角度,那么栓塞就是高风险的,此时它不能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大脑中动脉分为两支或者三支的位置,以及前交通动脉的位置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观察角度,这是因为分枝动脉的定位将干扰动脉瘤颈部的位置,尤其是颈部较宽的时候。理想类型动脉瘤栓塞的标准技术描述如下:

      血管造影和工作位置的确定: 经血管造影研究和分析后,在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将6F到8F的引导导管插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在进行栓塞术前在没有3D-DSA功能的血管造影机的情况下,需反复造影确定充分暴露瘤体和瘤颈的栓塞工作位置[2]。栓塞术前的确定工作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前交通动脉瘤位置隐蔽,需汤氏位加患侧45度斜位投照可显示。

 

确定工作位:充分展示瘤颈和释放弹簧栓子的位置
   



        微导管塑形和微导管进入瘤腔:确定工作位置后应使用RoadMap技术严密监视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腔的过程和微导管在瘤腔内稳定停留的情况。将10到14号的微导管,根据动脉瘤的大小,瘤颈与载瘤动脉角度的几何学结构进行塑形。塑形后通过引导导管同轴插入动脉瘤内。准确塑形不但有利于微导管超选动脉瘤腔,也有利于动脉瘤的致密栓塞。进入动脉瘤时必须使用软头引导导丝,这样不仅引导导管进入瘤腔,而且可以避免较硬的导管头不小心弄破瘤壁。动脉瘤的致密填塞对于疗效至关重要,致密填塞的关键不仅在于选择适当的弹簧圈、轻柔操作和严密观察栓塞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微导管的塑形。微导管塑形不应仅仅视为为了使微导管容易进入动脉瘤,更为重要的是使塑形了的微导管在动脉瘤腔内更加稳定,更不易在栓塞过程中脱出动脉瘤颈。

        弹簧圈的释放:一旦微导管置于适当位置,所谓适当是指将导管头置于动脉瘤近端1/3处,这个位置有助于将可脱性弹簧栓子导入瘤腔后的成篮和填塞,也防止因弹簧圈过深穿破动脉瘤或过浅使微导管弹回载瘤动脉。在放置第一枚弹簧圈进行成篮操作时,弹簧圈进入动脉瘤腔时应非常轻柔缓慢,RoadMap技术有助于仔细观察弹簧圈在瘤腔内盘曲成篮的过程。如果弹簧栓子位置不合适可重置或替换。第1枚应为稍硬的3D弹簧圈,使其紧贴动脉瘤壁成篮。以后根据情况填塞的弹簧圈直径逐渐减少,且更柔软。这样弹簧圈即不易“顶”破动脉瘤底,也不易突出至载瘤动脉。动脉瘤填塞的过程中要全神贯注,谨慎操作,仔细分析弹簧圈缠绕的形态、观察导管的位置,特别是当动脉瘤接近致密填塞时,导管头的位置不易发现。微弹簧圈释放时,微导管应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但不宜过大,并随时调整微导管头端的位置,使弹簧圈找到更大的空隙填塞,以达到致密填塞。每当弹簧栓子释放完,随后行造影检查,以了解动脉瘤栓塞程度和载瘤动脉是否通畅。整个操作都应在最佳的工作角度下进行。这一角度可以通过血管造影3D重建后选择。

头部塑形后的微导管在同样经过塑形的微导丝引导下经动脉瘤颈进入瘤囊 第一枚弹簧栓子在瘤囊内成篮 随后进入瘤囊的弹簧栓子较软,直径和长度都有所减少。栓塞的终点是没有更合适的弹簧栓子适合动脉瘤内填塞。缠绕的密度:在透视下弹簧栓子之间没有看到缝隙



栓塞前展开释放弹簧栓子时的栓塞位置 栓塞后


究竟多小的动脉瘤可以栓塞? 2mm



究竟动脉瘤弹簧栓子填塞的终点是什么?(End-point for packing of aneurysms)


         动脉瘤弹簧栓子栓塞的目标是防止动脉瘤的破裂。这需要确定和持久的将动脉瘤的瘤囊和脑循环隔断(exclusion)。这需要动脉瘤弹簧栓子致密填塞和完全动脉瘤血栓形成。

     

        影响动脉瘤囊完全血栓的因素包括动脉瘤形态学、填塞的密度、血液流变学和弹簧栓子的特征。所谓动脉瘤的形态学包括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瘤颈的大小和动脉瘤的颈体比(dome-to-neck ratio,或 neck-to-dome)。


Neck diameter
----------------------------------           = < 0.5 = 窄颈
Largest aneurysm diameter





动脉瘤颈
Narrow ≤ 4 mm Wide ≥ 4 mm



Neck-to-dome ratio
   
   





 

Debrun GM, Aletich VA, Kehrli P, Misra M, Ausman JI, Charbel F. Selection of cerebral aneurysms for treatment using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 the prelimina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Experience. Neurosurgery 1998;43:1281–1297


        动脉瘤囊(aneurysm sack)的大小,如果≤5mm为小动脉瘤;5mm-10mm为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为>10mm。动脉瘤的形状包括简单型和复杂型。


 



      简单型(simple)是指规则的和单囊(regular,unilocular);复杂型不规则和多囊。

 
简单型脑动脉瘤 复杂型动脉瘤

                              弹簧栓子容积
        填塞密度= -------------------------

                              动脉瘤容积

        弹簧栓子的容积的计算基于弹簧栓子是圆柱(cylinders)的假设;动脉瘤容积计算基于动脉瘤是椭圆体(ellipsoid)假设。填塞密度对于小动脉瘤来说血管造影阻塞≥90%时,填塞密度30%,大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血管造影阻塞≥90%时,填塞密度15%-20%。玻璃动脉瘤模型的最大填塞密度(铂弹簧栓子尽可能致密填塞在瘤囊内)~32%。

Satoh K, Matsubara S, Hondoh H, Nagahiro S.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using interlocking detachable coils. Intervent Neuroradiol 1997;3[suppl 2]:125–128

        弹簧圈的解脱:一旦当弹簧圈位于满意位置时,直流电正极连于可分离导丝的近端部分,负极连于插入腹股沟的针或手臂上的接地贴上。由电池供电的发电机提供1毫安的电流。分离部分必须位于导管头上方以促进电解。这可由导管(距头端3厘米)和导丝(距未绝缘部分28毫米)上的标记物保证。当这两个标记物重叠时意味着分离部分位于导管头上方2-3毫米。直流电诱发铂金螺圈周围的血栓形成和未绝缘不锈钢的溶解。增加电压和减小电流可促进完全分离。在多数病例中需要不只一个螺圈以充分填塞瘤腔。需进行达到瘤腔容积35%的密集填塞以防止瘤腔因再通或螺圈向动脉瘤穹隆部移位造成瘤腔的再开放。
 

   



        目前已经发展多种弹簧圈的解脱技术,包括水解和热解脱弹簧圈。 Boston公司的GDC弹簧圈、MTI公司的Sapphire弹簧圈都是电解脱的,微电流同时能促使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Cordis公司的DCS弹簧圈、Microvention 公司的弹簧圈则是水解脱,与电解脱相比更为可靠、简便、迅速。Micrus公司的MicruSphere弹簧圈为热解脱,解脱需时不到5秒。不同的解脱方式使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更为安全。

        2)球囊辅助技术:是指在球囊保护下将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内的技术[3]。将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并将不可脱球囊置于动脉瘤开口处;在载瘤动脉内充盈球囊封闭瘤颈,同时经微导管向瘤腔内送入可脱弹簧圈,排空球囊,若弹簧圈稳定即予解脱,若不稳定则予调整或调换;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动脉瘤填塞满意为止。再塑形技术能有效防止弹簧圈经瘤颈逸入载瘤动脉,且反复充盈球囊能使弹簧圈紧密挤压,提高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但此技术需要在一根载瘤动脉内同时操作两根微导管(球囊导管和用于输送弹簧圈的微导管),因而技术难度增加,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术中持续灌洗导管和系统肝素化是必要的。其它风险包括:(1)充盈球囊造成动脉瘤或载瘤动脉破裂;(2)载瘤动脉的暂时性闭塞引发缺血性脑卒中;(3)球囊反复充盈导致血管痉挛,或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迟发性狭窄;(4)过度填塞使动脉瘤破裂;(5)形成夹层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6)弹簧圈解脱后移位并累及载瘤动脉。熟练、谨慎的操作是规避上述风险的关键。

 

Balloon assisted coiling
   

 Guglielmi G, Vinuela F, Dion J, Duckwiler G. Electrothrombosis of saccular aneurysms via endovascular approach, part 2:
preliminary clinical experience. J Neurosurg. 1991

     

Moret J, Cognard C, Weill A, Castaings L, Rey A. [Reconstruction technic in the treatment of wide-neck intracranial aneurysms:
long-term angiographic and clinical results: apropos of 56 cases]. J Neuroradiol. 1997; 24: 30–44.
 

球囊辅助弹簧栓子瘤囊填塞技术
   
   



        3) 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4]:是指在支架保护下将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内的技术,分顺序式、平行式和分期式三种。顺序式即先骑跨动脉瘤开口放置支架,再使微导管穿过支架网眼进入动脉瘤腔,送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但支架的预置有时会阻碍微导管到位,且微导管的穿插有可能造成支架移位。平行式即先将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再骑跨动脉瘤开口放置支架,继而送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但微导管的撤出仍可能造成支架移位。分期式即支架放置1个月后再行弹簧圈栓塞,此时支架因内膜化而相对固定,但支架放置后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有可能导致待栓塞动脉瘤破裂。其它风险包括:(1)支架诱导内皮增殖,导致血管狭窄,附加放射性或药物涂层的改良支架可能有助于降低该风险;(2)支架具有潜在的致血栓性,术中正确抗凝、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但另一方面又会干扰和延迟动脉瘤内的血栓形成;(3)支架通过迂曲血管时易引起血管痉挛;(4)支架累及穿通支开口,特别是累及基底动脉两侧的穿通支,可能导致缺血或梗塞。

 

Stent assisted coiling
   

 Becske T et al. Pipeline for Uncoilable or Failed Aneurysms: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Radiology 2013, doi: 10.1148/radiol.13120099

Stent assisted coiling
     




  4) 双微导管技术:动脉瘤内放置两个微导管,交替送入弹簧圈,观察弹簧圈稳定后再解脱。交互编织的弹簧圈在动脉瘤腔内的稳定性强,不易突入载瘤动脉。由于在一根载瘤动脉内同时操作两根微导管,故技术难度增加,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术中必须注意持续灌洗导管和系统肝素化。

        弹簧栓子瘤内填塞技术上的成功意味着瘤囊内完全的血栓形成。但完全的动脉瘤血栓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1. 几何学形态
   1) 动脉瘤的大小和形状
   2).动脉瘤颈部的大小
   3).瘤颈比(dome-to-neck ratio)
2. 填塞的密度(Packing density)
3. 血液流变学(Blood rheology)
4. 弹簧栓子的特征

弹簧栓子的容积 / 动脉瘤的容积= 填塞密度(packing density)

       弹簧栓子的容积的计算是基于弹簧栓子是圆柱体;动脉瘤的容积计算是基于动脉瘤是椭圆体。在玻璃管动脉瘤模型中,用铂金微弹簧栓子动脉瘤尽可能填塞紧为~32%[1]。

       填塞密度在小动脉瘤,血管造影≥90%不显影,填塞密度-30%;血管造影大或巨大动脉瘤≥90%不显影的填塞密度15-20%。


弹簧栓子填塞的效果

完全阻塞(complete obliteration):弹簧栓子填塞之载瘤动脉(parent vessel wall)假定的边界;



不完全阻塞(incomplete obliteration):有两种。

存在残余瘤颈(residual neck),瘤颈任何部位持久存在;





残余动脉瘤,动脉瘤部分显影。





1. Satoh K, Matsubara S, Hondoh H, Nagahiro S.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using interlocking detachable coils. Intervent  Neuroradiol 1997;3 [suppl 2]:125–128 
2. Guglielmi G, Vinuela F, Dion J, Duckwiler G. Electrothrombosis of saccular aneurysms via endovascular approach, part 2: preliminary clinical experience. J Neurosurg. 1991; 75: 8–14.
3. Moret J, Cognard C, Weill A, Castaings L, Rey A. [Reconstruction technic in the treatment of wide-neck intracranial aneurysms: long-term angiographic and clinical results: apropos of 56 cases]. J Neuroradiol. 1997; 24: 30–44.
4. Becske T et al. Pipeline for Uncoilable or Failed Aneurysms: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Radiology 2013, Jun;267(3):858-68.



(责任编辑:Mr.Edito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