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对孪生兄弟,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死亡!

 板桥胡同37号 2017-03-16

这是发生在湖北省某县人民医院的真实案例。一对孪生兄弟,因用药选择不当,误诊误治,在肌注青霉素后2小时发生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死亡。

孪生弟弟:7个月,5.6kg

急性支气管炎,在某医院门诊肌注青霉素60万单位青霉素皮试阴性)。

肌注后约2小时,患儿出现哭闹、出冷汗、呕吐,继而出现咳喘加重,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全身出汗,四肢冷。家长发现患儿病情危重而急送医院。

测心率180次/分,呼吸76次/分,神志不清,呼吸促,有喉鸣,双肺布满水泡音,心音低纯。在检查过程中,患儿突然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孪生哥哥:7个月,6.5kg

在胞弟死后一周,同因气管炎肌注青霉素60万单位,注射后在门诊观察半小时未发现异常后回家。2小时后出现同孪生弟弟类似的症状,其家长疑为青霉素过敏而急送医院。

接诊医生误认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均为速发型,不会在注射2小时后发生,诊断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测体温37℃,心率200次/分,呼吸76次/分,呼吸急促,面色紫绀,出冷汗,双肺散在哮鸣音及水泡音,心音低,肝脾不大,肢冷,肢端发绀。

给予吸氧,鲁米那、5%碳酸氢钠,症状无缓解;静注地塞米松、肌注非那根、静推氨茶碱、加用青霉素抗炎等无效,于入院后3小时死亡。

用药分析

1、青霉素:用药不适宜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的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引起,可使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

其中,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可引起牙齿永久性变色,抑制骨骼生长发育,8岁以下儿童禁用;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关节病变和骨/软骨病变,18岁以下儿童禁用。

2、青霉素:用药剂量偏大

青霉素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小儿肌注,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静滴,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该孪生兄弟,体重分别为5.6kg和6.5kg,肌注青霉素60万单位,给药剂量偏大。

青霉素过敏休克的特点

1、青霉素为半抗原。但在生产工艺中其降解产物(如青霉烯酸)与蛋白质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引起过敏反应;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开环后自身聚合而产生高聚物, 聚合程度越高,过敏反应越强。

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最急骤。约90%发生在首次用药后0.5小时内,甚至在刚注一瞬间发生;约10%发生在首次用药1小时后发生时间越早,后果越严重。

青霉素过敏休克的预防

1、青霉素皮试前必须认真询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决不贸然做皮试。据悉青霉素过敏的病人中有1 /4 是由皮试所至。

2、不同生产厂家、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的青霉素之间有差异。因此,市场上虽然有青霉素皮试剂供应,但皮试液以原药液为好。

3、皮试液配制:皮试液为每1ml含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

4、即使皮试阴性,患者本人及家属有过敏史,或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仍应慎用。

5、青霉素注射液要求现用现配(说明书)。30℃下放置24小时,青霉素效价下降56%;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含量增加200倍。

6、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