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关键问题是,我们让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解决人生问题 2017-03-16

3关键问题是,我们让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原文】夫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夫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不知,则曾、史可疑于幽隐;必知,则大盗不取悬金于市。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积爱而令穷,吏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且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则欲其安利也,行身则欲其远罪也。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译文】那奸邪的,必然被知就会有戒备,必然被诛就会停止作恶;不会被知就会放肆,不会被诛就会为所欲为。如果把轻便的可以随身携带的货物陈放在幽暗隐蔽的地方,虽然是曾参、史鱼那样的廉洁之士也值得怀疑;把百金悬挂在市场上,虽然是大盗也不敢去取。不被知道,那么曾参、史鱼那样的廉洁之士就值得怀疑;必然被知道,那么惯偷大盗也不会去拿悬挂在市场上的黄金。所以明白的君主治理国家,防范措施多而惩罚重,使民众因为严格的法令受到约束而不因为品行的廉洁停止作恶。母亲对子女的爱比父亲还要加倍,但父亲之命令子女却是十个母亲都比不上的;差役对民众没有什么爱,其命令对于民众却是父亲的万倍。母亲积聚母爱而命令却行不通,差役只要一威严而民众就要听从,威严和仁爱的策略到此就可以决断了。况且父母亲对子女所企求的,在行动工作方面希望他们安全有利,在立身处世方面希望他们远离罪过。君主上级对于民众,有灾难就用他们卖命,安定太平时就使他们竭尽全力。父母亲怀着深厚的爱关切子女安全有利而子女不听从,君主凭着没有仁爱有利的办法求取民众卖命而命令却能贯彻执行。明白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不培养恩爱之心而增强威严之势。所以母亲以深厚的爱对待子女,子女多半会道德败坏,这是因为推行了爱;父亲用很少的爱管教鞭笞子女,子女多半品行善良,这是因为利用了威严。

【说明】韩非在本节又一次否定了“爱”,他认为,只要法、罚重,那么很多人就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方式;法制严密,奸邪的行为就会被知道——被觉察,法制不严密,那么谁都值得怀疑;所以法制、法治是重中之重。接着他论证说,就是在家庭里也是这样,母爱是最美好的、最伟大的,但子女们基本上都不会听母亲的话,而且母爱会使子女道德败坏,父爱因为比母爱要少许多,且父亲多持威严之势,所以子女们多会听从父亲的话。也就是说,父亲是家庭里的执法者,人们服从法制就会变得善良,人们沉溺于母爱就会道德败坏。其言下之意就是,爱,不值得提倡,只有法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韩非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很错误的,人类正因为有了爱,才建立起人类社会,人们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如果都是互相敌对,互相仇视,那么人类也就发展不到今天。而人类的发展,并不是靠有了法制才发展的,而是依靠共同的生活经验,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也就是“礼”,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人们的各种行为方式,无不受着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的约束,没有谁在任何一个行为前先考虑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人们考虑的仅是亲人、朋友、同事、上下级对这个行为的看法。而周围人们的看法其实就是“风俗习惯”。所以,一个国家的治理,最关键的就是了解人们的风俗习惯,并且根据各种原因,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法律,只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补充,一种外在形式的,一种条文形式的补充,也就是说,法律,是对违反、违抗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惩处。因为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社会行为规范,是大部分人认同的,违背了大部分人认同的东西,必然就不受欢迎,所以人们要依照法律来惩处。而国家、国家机器,是为了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的,所以必然要惩处少部分人的不符合群体利益的行为。确实,恩爱、宠爱、溺爱会使一些人放肆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执法者的这些爱会使许多人忘乎所以;而正是因为执法者凭借自己执法的权力才使被恩爱、被宠爱、被溺爱的人忘乎所以,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恩爱、宠爱、溺爱,而是执法者在施行爱的过程中不执行法制,让爱处于首位,法律处在第二位,才使得被恩爱、被宠爱、被溺爱的人忘乎所以。告子说:“食、色,性也,”饮食与爱,是人类的天性,其中男人的本性是去宠爱,女人的本性却是希望被宠爱。女人一般不会去宠爱一个男人,她只会去体贴、关怀一个男人;男人也不希望被一个女人所宠爱,他只会去怜悯、爱护、心疼一个女人。因此,爱,是存在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问题是,我们让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比韩非子略早的文子,对仁爱有很深刻的认识,他《上仁》篇提出,真正的仁爱,并不是拿东西给别人,关心别人就是仁爱,而是不打扰别人,不扰乱别人的生活生产,才是仁爱。如果父母亲非要以仁爱为借口,粗暴干涉、扰乱儿女的人生道路,那么儿女也就无法正常地行走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这还叫仁爱吗?人们已经误解、曲解了仁爱的意义,仅把仁爱理解为关心、恩惠、人际关系上,而且将仁爱作为一种负担强加于别人,我爱你,你就必须要爱我,我爱你,你就必须要有爱的回报。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不干涉、扰乱万物,不干涉、扰乱别人,给万物、给别人以足够的生存空间,才叫丰足的仁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