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基于块状经济特点,依托“全国经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构建涵盖浙江省中纺经编科技研究院、海宁市中纺经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海宁市经编职业技能鉴定站、园区实验工厂和浙江中天纺检测等完整的配套体系,打造集“线上线下并行、行业协会带头、龙头企业参与、市场力量运作”,具有强大的自生能力的经编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取得积极成效 一、线上线下系统培训。在加强日常培训的基础上,深化与中纺网络大学经编学院的合作,创办经编学院长三角分院,建立网络课堂、考评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弹性学习时间。该学院立足海宁实际,邀请国内知名教授、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录制《经编大讲堂》栏目,突出课程个性化。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学员参加网络大学培训。此外,紧抓经编园区新进职工入职培训,海宁市中纺经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面向无任何经编操作经验的学员推出三个月的实操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600余人次,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实用性人才。 二、第三方参与市场化运作。依托经编研究院,经编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建设经编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政府部门逐步归位服务职能,加强顶层设计和指导协调。研究院成立以来,强化科研配置,将园区实验工厂和中天纺检测公司纳入下属单位,拓展产业服务外延。在推进经编行业标准化评价体系过程中,由经编行业协会和研究院主导,海宁市人力社保局从中协调指导,并成立海宁市中纺经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海宁市经编职业技能鉴定站,打造一套完备的人才评价流程,培育高素质、全方位的高技能人才。 三、行业评价体系全面带动。由经编研究院致力于推广,在园区内分批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该体系编制的《经编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标准化体系》完善了经编行业国家标准,为经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配套的《经编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填补了国内经编技能实用教材的空白,为经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配合行业评价体系实施,举办经编职业技能培训班,通过技术主管带动全员参加热情。目前,首批技师培训已在10余家规模中等企业中开展,培训30余人,培育技师14人。 四、配套体系完善重点带动。深化校企合作,与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等院校合作,在师资互助、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开展了日常性的交流合作,实现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现有师资28人。如海宁万方经编有限公司与当地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合作,在公司内部设立实习基地,为定向接收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平台。同时,创设园区实验工厂,占地3000平方米,配齐专业设备,总价值达1000多万元,员工总数达30人,主要服务于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等,满足大批量职工公共实训的要求,产品中试基地和实训基地雏形初具规模。 来源:浙江省人社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