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破解文言文、诗词的“通关密语”,你必须知道!

 梦里碎心 2017-03-16

上周末的诗词鉴赏课上,许多同学很烦恼在文言文、诗歌鉴赏里频频失分这件事,特别是害怕在考场上读不懂或者是理解错了文言文和诗歌的意思,就会导致答题的时候大跑偏,要正确地理解文言文或者古诗词的话,就得熟悉古人说话表达的方式。


古人经常有话不直说,而偏偏要绕一个弯子,用一些典故代替自己真正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果能搞懂这些典故的话,就可以一步到位地推测出作者的主要思想感情,这就是不费力气读懂古诗文的通关密语了!

长城

 

“长城”可不是张艺谋的《长城》,在古诗文里不止会指代实体的万里长城,还会用来指代守卫边疆的将士



 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因为颇具威望和权势而被君臣所忌惮。后来宋文帝找借口要杀檀道济,除掉这个眼前的心腹大患,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举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这句诗中的陆游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自认为可以为国家收复北方失地,抵御外敌入侵,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空想,此时的陆游壮志未酬,镜中已经有了斑斑白发。

双鲤


双鲤的典故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比较盛行的一种出处是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里的“遗”是送的意思,不过意思可不是说作者把别人送的鱼给煮了结果发现里面藏着一封信,鲤鱼其实指的是古人常用来装信笺的鲤鱼形状的信封,后来就用来代指信件了


举例:清代诗人宋琬的《喜周华岑见过》中就写到了“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双鲤所代表的书信就是表达作者深厚的思念之情的载体。


再比如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作者虽然友人长期相隔遥远,但是可以得到对方的书信互通近况,内心也十分欣慰。

化碧


化碧是用来形容那些一腔忠心却不被理解、正直忠诚却蒙受冤屈被奸人所害的臣子


 这个典故来自《庄子》,苌弘是东周时期的大夫,辅佐周敬王登上王位,并一生忠于周王室,但也因为苌弘谋求周王室的复兴,引来了逐渐壮大的各个诸侯国的警惕和敌意。


于是晋国派出叔向到周敬王面前设法离间敬王和苌弘的关系,叔向用一封伪造的信件罗织了苌弘的罪名,敬王果然上当,以为苌弘怀有异心,一怒之下将他放逐到遥远的蜀地。


苌弘到了蜀地之后郁愤难解,不久就自杀了。当地的民众感怀他的中心,就把苌弘的鲜血用玉匣子盛装起来,三年以后掘土迁葬的时候,人们打开盒子一看风,发现苌弘的鲜血已经化成了碧玉。


   举例:温庭筠在《马嵬驿》一诗中,用“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替冤死马嵬坡的杨贵妃打抱不平,杨贵妃已香消玉殒,但是她含恨而死的愁绪却一直让后世人为她而叹息。


   辛弃疾的《兰陵王·恨之极》也用到了这个典故,“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这首词的基调题目里已经表达地很明确了,就是深刻入骨的怨恨之意。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闲居江西多年,一直被排挤无法实现人生志向,目睹朝廷内部党争纷乱,徒然内耗无法一致对外抗敌,辛弃疾想改变现状但是苦于有心无力失望至极,就以苌弘自比抒发胸中的一腔愤懑。


烂柯人


“柯”其实是斧头柄的意思,烂柯人指的是长久漂泊在外、刚刚回到故乡的人,或者是饱经世事风云变幻的人


 烂柯人出自于南朝梁的任昉的《述异记》的一个志怪故事,晋代的樵夫王质进山打柴的时候,看到有几位童子在下棋就在旁边围观,看了一会儿童子问他为什么还不走,王质低头一看,自己的斧头的木头柄已经朽烂了。王质回到家中一看,自己同时代的人都已经去世了。


举例:“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实这首诗最有名的应该是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感慨自己被贬谪的二十多年间光阴飞逝,曾经的青年才俊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但是人生理想还尚未实现,有一种阅尽沧桑、人生如同南柯一梦的苍凉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出自宋代词人张炎的《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张炎的祖上是宋代著名将领,出身优越所以早年人生际遇顺遂得意,但是宋朝灭亡以后就家道中落,晚年过得非常潦倒。张炎回望自己波折的人生际遇,一朝国破家亡,只觉得恍如隔世。


南山捷径


南山指的是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隐士们偏爱的隐居之地。直到近现代,《空谷幽兰》的作者到终南山里探访的时候,还是可以发现很多隐士离世索居在终南山中。这个典故很明显和终南山隐士相关,但却不是一个褒义的词汇。


古人想要求职有很多种方法,毛遂自荐也好,科举应试也好,但有一种途径是可以免掉这些麻烦的。《新唐书·卢藏用传》中记载卢藏用和哥哥卢征明一起隐居,寻机结交官场、沽名钓誉,唐高宗的车驾经常往返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卢藏用就分别在靠近两地的终南山、少室山之间奔波,因此被人讥讽为“随驾隐士”。


晚年时,卢藏用大举搬弄权术、谋求私利,名誉尽毁。道士司马承祯返回终南山之前,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讽刺:“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后世就以南山捷径一词代指沽名钓誉、投机取巧的做法


 举例:宋人范成大的《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张癸未省闱门生也》中写道:“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用以赞扬张邦达品行正直高洁,在官场上不会曲意逢迎、投机取巧,因此二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不管是文言文还是诗词鉴赏,

其实只要理解了古人这个绕弯子说话的艺术,

就能在理解上省下不少功夫。

典故的理解是考察同学们在文学常识方面的积累,

非一日之功,

大家只要平时阅读的时候多留心,

考场上出题老师不会特意刁难大家的,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嘛!

扫一扫关注“状元学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