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

 昵称10731439 2017-03-17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属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范畴,具有使用上的排它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在公共产品领域中的有效配置。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由农民自己解决,从而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更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总量少、质量低等突出问题。本文试以长乐镇开元一村及其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为例,对这一问题谈点粗浅想法。

一、开元一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长乐镇开元一村位于嵊州市西部,距嵊州市城区26公里,离省道嵊义线500米的长乐江北岸。耕地726亩,现有人口352户,867人。2005年村级纯收入12万元。村里已建垃圾箱11处,公厕2处,敬老院1个,老年活动室1个。目前村级集体企业只有开元第三羊衫厂一家,效益不是不好。农民增收渠道单一,除劳务输出外,大部分村民收入来自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近几年来,开元一村在长乐镇政府的直接指导下,在绍兴市水利局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内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集中精力做了三件事:

一是结合开元片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近10万元,配合开元镇区片自来水工程,对全村的自来水进行了改造。目前,通村主管道已铺设完毕,预计今年春节前工程可全面完工,该村老百姓可以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过年。二是对环村公路进行了硬化,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使村内路面硬化率达98%。三是对一竖一横的村中主干道进行集中整治,拆除了多处违章搭建,并把多年来被居民私自占用堆放杂物的地方腾出来,新建了30多个带状个小花坛,并种上了各式花木。此三项工程,使开元一村村貌焕然一新。明年,开元一村还将继续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计划在村口新建一幢二层的村委办公大楼,作为老年人活动场所等。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让老百姓看到新农村建设在开元一村所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而且,也使村民对村两委会踏实的工作作风看在了眼里。

应该看到,这些工程的实施,对于一个村集体经济相对匮乏的村来说是相当不易的。除了需要村班子集体团结一致外,还需要财力支持。该村采取“三个一点”办法,即“向上争取一点、村里解决一点、向村民筹集一点”的办法进行筹集。不但调动了干部群众的参建积极性,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该村通过“一事一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各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工程监督小组,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主要负责对本村重大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质量、资金使用、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提高了群众参与自治和监督的积极性。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该说,在长乐镇开元片几个村中,一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邻村中算是卓有成效的。环顾邻近的一些村,就可看到各村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少公共设施需求反映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目前也出现了“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的现象,即一些村班子领导人活跃一点,关系广一点,能争取到的资金就多一点。这势必使资源配置随意性较大,且不符合公平原则。而许多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设施问题由于诉求渠道的匮乏,也就无法为上所知。如开元片五王庙村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全村51户146人,无集体经济,村民长期喝拉丝厂的污染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严重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最后,还是村民自发地集资资金,再向上级要了支持,最后才接通了自来水。

(二)缺少财力支持和法律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属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范畴。按照现行的财政收入体制,中央和省级财政集中了较多的财力,而留给市、县、乡政府的份额较少。尤其是县、乡两级的财政压力很大,无法拿出较多的财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村两工之后,村级组织原来承担的一些公益性职能,现在也遇到了困难。按照现行政策,一些公益性项目可以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但是在实行和操作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农村基层干部的一个普遍的反映是: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

(三)缺少规划和技术指导。村庄规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村级建设项目本身规模小、资金少,还得在招投标、规划设计等方面投入不少钱,农民对此心有不甘。如目前完成一个村庄规划需要3-5万元,一般村级集体经济无法承担。由于村庄规划滞后,一些农民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外围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土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由于农村住宅缺乏规划,给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带来了不便,少数村庄由于缺乏管理,甚至存在“晴天穿雨鞋”的现象,脏乱差的面貌始终难以改变。而且即使有了规划,有些也是墙上挂挂。原因除了村干部主观不重视之外,在客观上有的规划对村庄研究不够,规划起点不高或者衔接不够、操作性不强,且缺少公众参与,难以体现民众意志。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技术指导,也导致了一些粗放式建设,重复建设,甚至翻工现象的发生,造成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挫伤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损害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缺少相应的建后管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例。嵊州市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欠帐较多。而水费长年收缴困难,而受农业税和农村“两工”取消的影响,水费收缴更是困难了。这也导致了目前众多水库运营困难。以汉溪湾水库为例,开元一村与该片邻近几个村的农田同属该水库灌区,为小(一)型水库,每年总收入仅3.5万元左右,其中水费占2.5万元。由于水费收缴困难等原因,导致了水库管理经费的短缺,正常运行困难。还造成了8500多米的干渠长年失修,水库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

三、建议思考

新农村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较差,是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要以“百千工程”等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多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负有重要职责,市镇两级政府要继续营造政策优势,通过出台和健全倾斜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山区交通、水利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山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还要进一步营造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拓宽筹资渠道。

(二)在抓好典型示范的同时要注重适当平衡。不能因为政策支持导向,人为地拉大村与村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在做好示范村建设的同时,要真正体现其示范带动功能。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当地人大代表、老干部、老教师等的作用,畅通言路,将钱花在刀刃上。摸清各村道基础设施现状,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和用电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

(三)要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一是要加大村庄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村庄的经济水平、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全村“一盘棋”的建房观念。三是尽快拿出村庄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及建设的优惠政策,确保农村建新房,按统一规划,确定位置,并按规定的建筑模式进行修建。

(四)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考核。要本着节约原则,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加重农民负担,扎实推进村庄治理。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检查、评估和指导,并相应地进行调整。加大对效果显著的项目的支持力度,减少或者取消效果不显著的项目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建立“八郑规程”等民主管理模式,实现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民主化决策与管理。三是坚持建管并举,注重长效性。制订管理规章制度,对划拨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落实民主管理长效机制。通过民主讨论,建立公示牌制度和合同管理,明确管理范围、责任人、管理内容、具体管理办法和岗位责任,并以乡规民约的形式予以公布,提高群众参与自治和监督的积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