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最关心的第一类问题——选帖

 千岛纯野 2017-03-17

初学者最关心的第一类问题——选帖

学书法一定要临帖吗?

随性而写,不拘泥古人,这话往往被误解为可以不临帖,此大错特错。就如出门要穿衣,吃饭要用筷,你可以出门光身子,也可以用手抓饭吃,但这不是社会形态的人,不文明。学习书法,是一个文明教化的过程,不尊重基本规范,是没有出路的。

临帖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中国书法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临帖,通过临帖可以理解和掌握书法的一般规律,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意志品质和审美眼光。因此,不仅一开始要临帖,即使有的很好的基础,也还是要临帖。就算最高级的运动员,也还要进行体能训练。书法也一样。

临帖多了会不会禁锢思想脱离现代呢?

临帖能够获得的不仅仅是传统,更是在接续传统文脉的过程中,获取智慧与审美,积累自身的价值,为表达自己创造条件。因此临帖不仅不会拘泥古人,更会帮助我们成为现代人。

我没有写过毛笔字,应该选什么贴?

选帖是重点更是难点。有几个因素:

1,审美偏好。有人就喜欢颜真卿的宽博,有人就喜欢王羲之的流美,有人就喜欢欧阳询的谨严,这要看个人喜好。当然,这种偏好很多情况下会发生改变。

2,经典性。入门选帖,必须选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是指千百年以来经过反复验证是好东西的帖子。一般而言,书宗晋唐。王羲之和颜真卿中国书法的两个最经典人物,从他们入手,更能够把握最典型也最深刻的书法要点。

3,易学性。开始就接触笔法结构都比较复杂的碑帖,有可能事倍功半。所以有人建议入门可从篆隶开始,我们也赞同这一说法。小篆可以锻炼中锋笔法和结构分割,隶书可以训练基本笔法字势。两者同时练习,收效显著。

我觉得两种帖都很好看,可以同时写吗?

有的帖,相通,比如王羲之的尺牍和赵孟頫的行书,同时写,问题不大;但有的帖,无论用笔还是字势,都相克,就不宜同时临,比如同时写圣教序和争座位。

一开始,可以适当浅尝辄止,博采众家,然后确定某一家精临,再逐步拓展。总的来说,如果真的热爱书法,历史上的经典都应该有所涉猎。

中书汇一次性能选多少门课程进行学习?

中书汇书法学苑目前开设了从秦小篆到晋唐经典的13门课程,以后将逐步完善。所有课程的研修,都是免费的,独特的解析和范本,完整系统、由浅入深,每一课都配有视频演示,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一个学员,最多同时修习两门课程,且每周只能上传各一张作业,以此保障学习质量。

→点我进入选课页面

初学者如何选帖视频课:



中书汇书法学苑校训

高尚 · 认真 · 分享    

与你爱的人分享
你爱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