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券分析》读后感

 北极熊788 2017-03-17

《证券分析》读后感

作者:RanRan

来源:雪球

学施洛斯和巴菲特,最后自然而然,要回到格雷厄姆。以前囫囵吞枣读过一遍《证券分析》,功力不够,读完云里雾里。后来看施洛斯和巴菲特的东西,可能时代比较近,或者他们说的比较浅显,能大概看明白。但他们并没像老师格雷厄姆那样系统地讲过投资,于是最终还是要回到格雷厄姆。

Peter Cundill 曾说过:“如果本杰明·格雷厄姆还在世,今天的他在撰写投资时会写些什么。我一开始以为格雷厄姆很死板,只知道买 NetNet。其实,格雷厄姆是一个特别善于灵活变通的思考者。不信你把《证券分析》五个版本从头到尾读一遍,你就知道了,他讲的不只是 NetNet,也讲过很多别的。” 当时看到他说的话,很吃惊,他竟然把五个版本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徐复观在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读了四十多年的书,当然涉猎的范围也相当的广泛。但我现在知道,不彻底读通并熟读几步大部头的古典,仅靠泛观博览,在学问上是不会立下根基的。这即是我在回忆中所得的经验教训。”

于是,定了计划。今年本来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来读《证券分析》,如果一年能把这一件事做好,也值了。

读得比计划快一些,1934、1940、1951、1962,四个版本,已经读完一遍了。前三版都是从头读到尾,最后一版,剩200页左右,读不动了,慢慢来吧。

每次读一读,停下来,我都问自己,学到了什么。但总是回答不上来。

34、40、51、62,一个版本比一个版本写得好,只看34版太可惜了。当时为了准备读《证券分析》,找了很多固收类书,但没想到这次能完全把固收类读下来,并没觉得有太多障碍,当然我肯定没全看懂,只是能读下去。主要是格雷厄姆写得好,10多页一章,每段都有个小标题,层次条理特清晰。

再问自己,学到了什么?我还是说不出来。只能零散地写些东西。

第一,格老对投资的定义。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第二,格老好像从没大讲特讲“价值投资”,只是实事求是。甚至把价值股跑输成长股的例子也拿出来。

第三,格老用科学方法研究投资。其实,我觉得最有意义的就是学到了这一点。对我来说,从这四个版本中,最可贵的是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格老好像从来没在书里说过一句,我觉得,我认为怎么怎么样,都是严密的论证和推理。

就是因为这种科学精神,完全不动感情的理智,读了以后简直觉得是一种令人压抑和窒息的理智。几千页的书,没有一个笑点,没有一个让人感动的地方。让我有情绪波动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引用了一封公司写给股东的信,看了以后我真感动。另一个是,格老在第三版序言中写的最后一句话:

“The average analyst will probably fare about the same as the average member of any other profession. But for the outstanding man—who combines native ability, a flair for the subject, and a courageous, independent spirit—the sky is the limit.”

让我感动的就是这句,the sky is the limit

跑步选手米哈·辛格也说过,Hardwork , Willpower and Dedication - For person with these qualities , the sky is the limit。

读完了以后,也看了别的人读后感,但和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不一样。总是这样,只有自己读过,才有自己的感想,每个人的感想不一样。

理解还浅,不知道怎么说好。这就算说不来感想的读后感吧。

最后,谢谢管大 @管我财,我可能会翻一些格雷厄姆写的东西,不知道能翻几篇,也不知道能不能翻下去。

谢谢 @岗仁波齐,谢谢您和我说的几句话,彼是无偶、安时处顺、虚已待物,我也懂了一点点,明白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

谢谢 @独行者, 格老在《证券分析》中讲过投资者和投机者的一个区别,投机者是互为对手的,投资者不是,一个投资者说的,另一个投资者未必会买,但一定不会卖。

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659834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