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文能武的梁武帝活到86岁仅次清代康熙

 骏马nanjing 2017-03-17

 
 

南京大行宫广场将安放一座萧衍的塑像,萧衍就是南北朝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梁武帝不但打仗有勇有谋,而且多才多艺,在经史诗文、音乐绘画、棋艺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晚年痴迷佛教,曾经脱下龙袍披袈裟,四度出家。他以无上皇权硬性规定,出家人不得饮酒吃肉。在中国帝王中,他在位48年,进入前十,享寿86,名列第二,仅次于清代的康熙皇帝。

  领兵打仗有勇有谋

  萧衍,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其故里在今丹阳市访仙镇萧家村,其父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现在村里仍有萧氏宗祠。萧衍因才华出众,背景过硬,仕途一向顺风顺水。他30岁时,由于协助萧鸾(齐明帝)登基立下大功,升为黄门侍郎,侍从皇帝左右,传达诏书,地位显赫。在萧鸾登基的第二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军进攻南齐,萧鸾派萧衍随主帅王广之赴前线义阳城(今河南南部)救援。快到义阳时,王广之得知北魏大军有30万之众,而且兵强马壮,于是畏缩不前。萧衍则主动请缨,率军和北魏交战。

  萧衍带领军队日夜兼程,火速赶到北魏军阵地近前的贤首山,然后命士兵漫山遍插旗帜,摆出援军无数的架势。天亮时,守城齐军看到漫山旗帜,以为重兵赶到,士气大增,立即集合军队出城攻击北魏军。

  此时,萧衍也亲自上阵出击,摇旗擂鼓助威,齐军士气高昂,个个奋勇杀敌。在齐军前后夹击下,北魏军队溃不成军,仓皇奔逃。萧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因战功显著而升任太子中庶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萧鸾死后,其子萧宝卷(东昏侯)即位。萧宝卷治国无术,暴虐无道。萧衍联合南康王萧宝融一起举兵,灭了东昏侯,拥萧宝融称帝(齐和帝)。萧衍升任大司马,当上了武装部队总司令。

  公元502年,萧宝融禅让帝位给萧衍,南齐终结,梁朝建立。

  文化贡献影响至今

  “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梁武帝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著称,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他不但在经学和史学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著述颇丰,而且在诗词歌赋方面也很有建树。

  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5~公元493年),诗坛创作风气大盛。当时文人学士中,比较著名的有谢朓、沈约等八位,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萧衍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做了皇帝后,他仍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他的诗歌创作,推动了梁代诗歌的兴盛。梁武帝的七言诗体,平仄韵互换,抑扬起伏,颇具独创性,一时仿效者四起,粉丝甚众。后来,唐朝一大批杰出诗人运用这一诗体写出了许多不朽诗篇,梁武帝无疑有开拓之功。

  在书法上,梁武帝造诣更深,行家称,除去其帝王身份,即使以书法家的标准来评判他的字,也自有可观之处。

  他的书法鉴赏独树一帜。在此之前,王羲之的名气一直不如其子王献之,他却慧眼独具,认为王羲之的成就远远大于王献之,于是大力推崇王羲之,从而兴起学习“大王”的热潮。梁武帝留下了《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四部书法理论著作,成为历代书法理论典籍中的精品。

  一心向佛四度出家

  梁武帝晚年倾注大量心血研究佛学,著有数百卷佛学著作。同时他也研究道教学说。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糅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武帝不但自己虔信佛教,而且下诏命令全民奉佛,南朝佛教因而达到全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寺庙多达2846座,座座穷极宏丽,僧尼82万之众,人人资产丰沃。梁武帝信奉佛教到痴迷程度,称帝期间,曾先后四次入庙为僧,甚至不耻舍身为奴。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每一次都是大臣们花重金把他赎回。他虽身为帝王,但因信奉佛教,严守戒律,衣食极其粗简,与苦行僧无异。

  在梁武帝之前,佛门弟子忌荤,是指禁吃葱、蒜、韭菜之类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因为口中气味强烈不利讲经传法,但对酒肉并无限制。但梁武帝认为,吃肉违反“杀生”教义,修行者必须坚持纯净素食;“酒是魔浆”,饮之“善神远离”,以致“坠入魔界”。为让修行者远离酒肉,梁武帝撰写并颁布了《断酒肉文》,罗列出116种恶因,以王法为后盾强制实行,规定僧尼必须严格遵守。此戒律一出,全国僧尼从此与酒肉绝缘。出家人只能吃素,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梁武帝晚年身体健康,80岁时还能骑马,如果不是侯景之乱饿死台城,他极有可能活过90岁,再创一个长寿皇帝之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